陶氏在家中團團轉,王復捎信過來催促,那定然是十二分的急躁了,可是青州府那邊,鄔陶氏沒有消息傳過來,事不的,怎麼能知道?!又該怎麼答復王復?!
陶母過來看,見揪著帕子在屋里轉,問又出了何事。
陶母真是被兒嚇到了,沒想到這個自來懦弱的兒,竟然敢自己拿主意,設下這麼大的計謀,要把那葛香蘭套回家中。
這下東窗事發,葛香蘭跑了,被半個縣的人都看見葛香蘭從王府逃出來,知縣直接將王復下了獄,他們當時聽說,全倒冷氣。
陶母又問了陶氏一回,見魂不守舍,將攔了下來,“到底怎麼了?!”
陶氏這才回了神,“娘!姑母的信兒來了嗎?!”
“沒有,怎麼?難道姑爺從牢里傳信催了?”陶母知道陶氏最怕王復,一定是王復催了。
果然,陶氏點頭不迭。
陶母嘆了口氣,“你姑母能答應幫忙就不錯了,要不是看在你爹是一母同胞兄弟的份上,怎麼肯輕易答應?你可別使人去催,若是不高興了,撒手不管,咱們可就沒轍了!”
鄔陶氏是個強勢的子,既強勢又有本事,陶家幾位老爺沒有一個人能比的上,能從安丘一個商戶,嫁到青州大族鄔氏做嫡長媳,靠家族是行不通的,靠得是自己本事。
更有如今,是鄔氏當家主母,鄔氏的宗婦,在宅是說一不二的人,在外更是結宦富商,把鄔大老爺挑不起來的擔子都挑了起來。鄔家先開始也不甚滿意,后來膝下有子,明強干,也不再多說什麼了。
王復當時找上陶家要結親,鄔陶氏是同意的。
娘家是商賈,兄弟侄兒沒有一個讀出好出來。但凡是個舉人,都能拉起來,偏偏一個沒有。想把這個窟窿補上,只能盯住家中兩個侄的婚事。
王復當初求娶陶大老爺的兒,鄔陶氏立時就點頭道好,但是陶大老爺不同意,覺得王復行事狠,還是續弦,兒生慣養,不忍給他做婦。
鄔陶氏這才把消息給了陶四老爺,陶四老爺當即就同意了。
對于鄔陶氏而言,都是親侄,沒兩樣,王復也猶豫著答應了,這親事也就了。
這樣的鄔陶氏和王復,是利益切相關的同盟伙伴,鄔陶氏靠陶家和王復,將生意在安丘做大,而王復需要的金錢和權勢,也有鄔陶氏保證。王復出事,對鄔陶氏無甚好,當然要把王復拉出來。
不過,王復在鄔陶氏眼里,不過是便利的工,丟了或許不方便,但要是盡全力去保,也沒有太大必要。
所以陶氏想要營救王復,就看鄔陶氏給不給面子了,現下鄔陶氏答應下來,們只有等著聽信的份兒,沒有催促的道理。
但陶氏就是急,“知縣不讓傳消息,他都能讓人過來催,可見是多急!他肯定都怨在我頭上了,娘,他要是休了我怎麼辦?!”
這個問題陶母沒法回答,只能讓陶氏不要胡思想。
就在這時,陶平來了。
“娘,姐,姑母那邊傳話來了!”
“啊!”陶氏尖一聲,“怎麼說?!怎麼說?!”
陶平笑道:“了!了!姑母說,知府已經下了令,讓李帆放人,把人提到府衙去審!到時候再運作一番,姐夫就算不能無罪釋放,罰兩年俸祿也無妨啊!”
能花錢消災的事,都不是大事,王復不缺這兩年俸祿。
或許是驚喜來的太快,陶氏還有些不信,“真能行嗎?就罰兩年俸祿,這事就過去了?!”
陶氏還記得王家被圍的時候,外邊的人嚷的話,他們可說王復是要被抄家流放,甚至殺頭的!
這一轉眼,就罰兩年俸祿就能放人了?
其實,陶平也就是信口這麼一說,他見自家老爹看了信拍著口道沒事了,這才覺得頂多就是出點錢罷了。
他道:“姑母是什麼人?!據說找的可是府臺臉前最得力的刑名師爺!府臺只管學政不管刑名,都是師爺說了算,師爺肯定向著姐夫啊!”
他這麼說,陶母也道:“你們姑父是個閑散的子,都是你們姑母替他管著外邊的事!都說了,就是了!菩薩保佑,沒事了!沒事了!”
陶氏被娘和弟弟這麼一說,眼淚都流了下來。
這回王復應該不會太過責怪了,不敢停留,趕忙讓人拿了銀錠子,去給王復傳信。
王復在牢里聽到信的時候,整個人都松懈下來了。
李帆算什麼?
李帆就是個知縣,一味的孤芳自賞,不知道結紳,不知道打點上峰,自以為有一點政績了不得。
他雖然職不流,但他通著鄔家,那鄔陶氏最是厲害不過,在府衙里都能得上話!
知府迂腐只好學問,刑名錢糧全部給師爺代管,鄔陶氏可是算得上那位刑名師爺的紅知己,要保他,還不是抬手的事?!
只要他離了安丘縣,李帆給他按的罪名,那就是兒戲!
王復心輕松,只等著府衙的人將他領走。
而消息傳到知縣李帆,李帆立時了苗品過來,苗品得了他的話,往葛家走了一趟。
葛先生和葛青見他來了,又驚又喜,只是苗品這邊把形說了,父子倆臉全都青了。
“怎麼會這樣?府衙怎麼能把人提走?!”
苗品嘆了口氣,“縣尊到底是和王復同衙門共事,即便巡按已經把案子發了過來,但是府衙住縣尊和王復共事日久,以唯恐縣尊借機包庇或者伺機報復為由,讓縣尊回避,縣尊也無話可說。”
不得不說青州知府衙門,這個理由給的不錯,李帆是挑不出破綻的,而且知府口氣嚴厲,明擺了不讓李帆辯駁。
這必然是那位師爺的手筆了,以知府的糊涂風格,怎麼會特特跳出來管事?
葛家父子臉更加難看,葛青問:“那眼下怎麼辦?難道就讓王復這麼被提走了?!府衙定然不會嚴懲的!”
苗品答道:“縣尊的意思,由你父子親自去巡按告王復,這樣一來,巡按必得親自提審,不得委派。”
“如此,我們父子這便去呀!”葛先生立時道。
“唉——”苗品又嘆一氣,“只是巡按尚在濟南,你父子前去濟南告發,不論是巡按還是按察司,接案審案前后要許多日子,這一來一去,府衙那邊的判罰就下來了。如果青州府沒有太過包庇,上面未必會駁了府臺的面子,重新審理。這樣一來,王復若是耍的好手段,還是能僥幸逃,最多蹉跎兩年,又能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