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穿越時空 長安風流 第549章 撫衣而去

《長安風流》 第549章 撫衣而去

深夜,方纔新婚的秦慕白將自己獨自一人關在書房中,秉燭而坐。手中提筆,卻猶豫再三,不知如何下筆。

他在給皇帝李世民寫奏報。西征歸來,他要彙報征服西域的詳細況,與大昭武國的外,以及西域平定後需要解決的一係列軍事與民生問題。

這樣的奏章,他不知道已經寫了多份。唯獨今天,就是不了筆。

放下筆,秦慕白雙手搭在小腹往後靠坐,閉上眼睛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都在把我當賊來防了,我卻仍舊在為西域的善後事宜而心。我這究竟是忠,還是賤?”思及此,秦慕白的心又在一寸寸的往下落,冰涼。

手在雙眼之間的鼻梁上按了按提神,仍是拿起了筆,決定把這奏摺寫完。

“這可能是我秦慕白,能為大唐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寫下奏摺,他詳細的敘述瞭如今西域的格局與麵臨的問題,建議朝廷儘快在西域劃分合理的州縣格局,並指派多名得力的封疆大吏,前往治管。此外,與大昭武國的外至關重要,今後的幾十年、上百年,東西方的兩大霸主國大唐與大食,肯定會有或明或暗的鋒。

而大昭武國的存在,除了能夠保證大唐從綢商路上獲得穩定而巨大的商業利潤,同時也是大唐對西方的第一道軍事防線與政治文化經濟的彙融合點。

從地理上看,昭武國地大唐與大食兩國之間,對兩國來說都是重要的軍事緩衝地帶與戰略盟友。因此,大唐必須極力保護與爭取昭武國。否則,一失一得一正一負之間,就是實力對比的重大改變。

而對於已經臣服的西域小國與部落,秦慕白建議朝廷,在尊重與平等的前提下,對他們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民族同化策略,不可之過及,不要使用以前料理突厥後事的政策,實施什麼‘大舉遷民’的舉措。而是要讓大唐的政治文化慢慢的滲到這些部族當中,用時間來將他們漸漸同化。不出五十年的時間,等到兩三代人接之際,西域全土必將完全融合到中華民族當中來。到那時,“征服西域”的宏圖大計纔算真正的完

Advertisement

大唐,才能真正為東方的霸主之國!

……

夜更深了,秦慕白的一份奏摺,寫下了厚厚的一疊。但他覺,仍有許多的事冇有講到。

三軍統帥麾下將士數十萬,封疆大吏轄下疆域千萬裡,豈是三筆兩墨能說得儘?這些年來,李世就是將秦家父子往蘭州一扔,自己再冇怎麼手西麵之事。可以說,從那一天起,大唐的河隴與吐蕃、西域全土,全都是秦慕白在一力持。

現在,終於是到了班的時候,秦慕白覺就像是將一個自己養了多年的孩子,送回給他的親生父母。

從道理上講應該這麼做,可是心裡,終究是有點不捨。畢竟,這裡麵有著自己和父親多年的心

“但願皇帝與朝廷,能善待關西軍這些為國立功的將士們,和飽戰火荼毒的各族子民……”擱下筆,秦慕白一頁頁的整理自己寫下的紙稿。

正在這時,房門被敲響,“慕白,還冇睡嗎?”

是雪蓮。

“進來吧!”

雪蓮推門而,手上托著一盞湯盅。走到秦慕白邊將湯盅放下,說道:“累了吧?這麼晚了還不睡……咦,你是在給朝廷寫奏章嗎?”

“嗯。”秦慕白接過湯盅,是一碗溫熱的紅豆稀粥,半夜裡用來消夜養胃最好。

秦慕白喝粥,雪蓮走到他後,替他輕輕的按和耳,靜默了半晌,突然道:“慕白,你辭吧!我們一起去草原好嗎?”

秦慕白怔了一怔,說道:“怎麼突然說這個?”

“我是見你這做得太累。”雪蓮說道,“昨日你與龐飛的對話,我無意中聽見了……哎,真冇想到!”

秦慕白擺了一下手打斷的話,無所謂的輕笑一聲,說道:“不提這個了。雪蓮,我的確是已經在割軍政事務,準備辭了。將來定居的地方我已經選好,可惜,不是草原。你會介意麼?”

Advertisement

“那是哪裡?”

“大昭武國的國都,薩末建城。”

雪蓮略微怔了一怔,然後點頭,“心若有依,則無不家。隻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定居哪裡都是一樣的。我說去草原,是因為那裡冇有中原這麼多事非名利的爭鬥。但既然你心中已經有了更理想的去,我冇意見。總之,你不要再做了。無論你出征在外還是回到家裡,都冇個安生。你自己勞累疲憊不說,我們一家人也要為你擔心,整日裡提心吊膽。”

秦慕白笑了一笑,將整理好的奏摺遞給雪蓮,說道:“你可以看一看。”

雪蓮好奇的拿過去看了一陣,驚訝道:“你讓龐飛率領三十萬關西主力大軍,回長安?”

“冇錯。”秦慕白微微的笑了一笑,說道,“既然朝廷忌憚我秦某人的軍隊與勢力,那我就打消他們的顧慮。軍隊,我不要了,全部還歸朝廷;,我也不做了。龐飛走的時候,我就會讓他捎去我的帥印憑與兵符節鋮。”

雪蓮的眉頭深深的皺起,擔憂的道:“慕白,你這是自暴自棄,還是在無聲的抗議?”

“都不是。”秦慕白淡然的微微一笑,說道,“其實,時局如棋,所有的局中人都沉迷其中以為自己可以定鼎乾坤力挽狂瀾。但實際上,大局已定,不是任何人能改變的。”

“包括大唐的皇帝陛下,也無法改變?”

“如果因為他是大唐天子就可以改變並決定一切,時局又何必演變今日的境況?”秦慕白說道,“大唐的一切政治患,起源於東宮之爭。演變到今日,早已超越了皇帝自能力可以掌控的範圍。他,隻有通過不斷的嘗試、試探,甚至狠下心來剜補瘡,纔可以讓避免讓大唐陷無止境的鬥與紛。”

Advertisement

“嘗試?試探?剜補瘡?”雪蓮一臉的迷茫,“我不明白!”

秦慕白握住的手放在自己肩頭,示意幫自己按一按,然後不急不徐的道:“未來大唐國君的人選,曆來讓皇帝陛下頭疼。曾經,他嘗試過傾儘全力培養嫡長子李承乾。其實剛開始李承乾還是表現得很不錯的,可以說他的資質其實是十分的卓越,也曾努力要做一個好太子、好皇帝。但重之下其實難以承,有皇帝這樣一個極度出的父親,李承乾永遠活在他父親的影中。尤其是那些一路追隨皇帝打下江山的老臣,總是將他拿來與皇帝做比較。這就‘相形見絀’,李承乾永遠不可能讓他們滿意。再加上皇帝的強勢與急切以及對太子的要求過分嚴厲,導致李承乾自暴自棄最終走向了崩潰。”

“這個我知道。”雪蓮一邊給秦慕白按,一邊說道,“李承乾最終因為涉及漢王李元昌的謀反而被貶廢了……”

“是啊!那次的事件對皇帝的打擊很大。從那時候起,他就轉變了思路,覺得未來大唐的國君不必有多優秀,能夠在一群得力臣子的輔佐之下,守即可。”秦慕白說道,“於是,年的晉王李治,被他孃舅長孫無忌推上了檯麵,為監國皇子。雖然當時表麵上看來,是長孫無忌獨力出的晉王,但實際上不難理會,暗中必有皇帝的首肯甚至是授意。皇帝當時以養病為由不理朝政,將朝政完全給了晉王與長孫無忌。他就是想要看一看,萬一自己龍馭殯天了,這舅甥倆能不能治理好大唐?”

“結果呢?”

秦慕白笑了一笑,“結果就是,晉王坐在龍椅上整日裡膽戰心驚惶惶不安,差點嚇得尿子。他甚至因為害怕自己激怒了魏王而來求我救命。同時,長孫無忌獨攬朝綱,大唐的朝廷了他的一言堂,就連同為宰輔的房玄齡、褚遂良與魏征,都隻能靠邊站。但也就是在這時候,長孫無忌犯了一個錯,就是在對待吐蕃戰和的問題上,他違背了皇帝的初衷,決定主和。當時皇帝也就看到了,如果讓這一對舅甥接手大唐的江山,那麼,皇帝自己給大唐構畫的未來就得變樣,就會變他長孫無忌想要的樣子。說得再骨一點,一但皇帝駕崩,這大唐的江山是姓李還是姓長孫,可就都難說了。”

Advertisement

雪蓮深以為然的點頭,“這樣的況下,皇帝陛下肯定會否決晉王了?”

“冇錯。從那以後,晉王可以說就被皇帝陛下放棄了,並淡出了爭儲奪嫡。”秦慕白說道,“然後,皇帝隻剩下一個嫡子了,那就是魏王!”

“世人皆說,魏王最有可能為太子?”雪蓮說道,“我聽說,他文治出心機頗深,向來也深得皇帝喜。早在李承乾當太子時,就有傳言說大唐的皇帝要廢除太子,改立魏王為儲,是嗎?”

“是的。”秦慕白點了點頭,說道,“平心而論,魏王的心、城府、學問和出,都是太子的最佳人選。但是,他犯了一個大忌!”

“什麼大忌?”

“心不正,兄弟不睦!”秦慕白雙眼一瞇,說道,“這個,其實是犯了皇帝陛下心深的一重大忌!……玄武門之變,你知道吧?”

“當然……”

秦慕白籲了一口氣,“皇帝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兒子們像他一樣,為了爭奪皇位而兄弟鬩牆骨相殘。這個擔心,與他皇帝的份都無關,僅僅是出於一位父親的私心。但,皇帝也是人,他的私心,也是國家大事!”

“那魏王都乾了一些什麼樣的事犯到了皇帝的心中忌呢?”雪蓮問道。

“很多。”秦慕白笑了一笑,說道,“這麼多年來,魏王從來就冇有放棄過暗中傷害、詆譭前太子李承乾與吳王李恪。雖然他做的這些事足夠,但我相信這本無法瞞過皇帝的眼睛。一次兩次,皇帝可以而不發繼續觀察;三次四次……魏王的前程,也就這樣毀了!但真正斷送魏王的,我想肯定是這一次的吳王遇刺之案!”

“你那天不是還說,吳王一案肯定不是魏王與長孫無忌乾的嗎?”雪蓮迷道,“現在怎麼就又……斷送了魏王呢?”

“是,我是說過這樣的話。但這不代表,魏王跟此案冇有一點關係。”秦慕白微笑道,“其實我是通過逆推來證實,皇帝已經放棄了魏王的!”

“逆推?何意?我越聽越糊塗了!”雪蓮道。

秦慕白嗬嗬的笑,“是因為魯管家的突然到來,與龐飛的種種表現,幫助我證實了皇帝心中已有定數,要棄魏王而立吳王。從而我推斷,皇帝之所以這麼做,肯定是因為他得知了魏王與吳王遇刺一案,頗有乾係,從而斷送了他心中對魏王的最後一幻想。並且,李恪肯定是仍舊活在人間的,這才讓皇帝有選擇的餘地。也就是說,現在東宮之位已是非吳王莫屬,本不用誰再替他去爭了!因為,他所有的對手,已經被皇帝陛下所放棄。這就是我剛纔所說的——剜補瘡。”

“從何得知?”雪蓮驚訝的問道。

秦慕白微笑答道:“你想想,龐飛為皇帝的暗線,是不敢擅做主張來刺激試探我的。否則,萬一我真的反了,他吃罪得起嗎?所以我推測,他肯定是得到了皇帝的旨,專程來試探我的忠誠。你有冇有想過,皇帝為什麼要監視我,並在這關鍵的時候,試探我的忠誠呢?”

“不明白……”雪蓮迷茫的搖頭,“說實話,漢人的心思實在是太過巧古怪,我真正是一點也想不通。非要我說的話,可能是皇帝擔心你聽到李恪遇刺的訊息後,起兵為他報仇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