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九原虓虎 第650章 終章(二)

《三國之九原虓虎》 第650章 終章(二)

198年4月,西域都護府重新建立,周瑜擔任西域都護一職。

上任西域都護後,周瑜便著手開始對茲、車師、琉勒、姑墨兵。

先禮後兵?冇這一說,先兵後禮纔是一個強大國度該有的選擇。

同年6月,征西大將軍曹率軍出發,遠征貴霜;

同年7月,征南大將軍孫堅率部出海,前往洲。

200年4月,大明帝國太子呂凱領嶽飛、李存孝等將率部遠征,踏上了歐洲大陸,前去征討羅馬等國。

大明帝國的旗幟,怎可隻飄揚在這十三州之上?

呂布所要的,是馬蹄踏,皆為明土!

出征之前,呂布的員如下:“將士們,天下並非隻有我大明一國度。大明之外,尚有萬國之地。朕雖命於天,代天牧民,大明雖居中央而製萬國,卻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聽從我大明的教化。”

頓了頓,呂布接著說到:“不聽教化的該怎麼辦呢?子曰‘以德服人’,我們要用我們的德行去化萬國的子民,去教化他們。但若是他們不願意接我們的德,那便得用我們手中的刀槍劍戟,去讓他們接我們的德,來化他們,教化他們,明白了麼?這便是所謂的‘教德育人’!”

“謹遵陛下吩咐!”校場的將士們齊齊喝道。

“古人雲‘禮尚往來’,什麼是‘禮尚往來’呢?所謂往來,定是要有來有往,比方說有人打了你一掌,你得二話不說就打他兩掌,順便再踹他兩腳,這才有來有往,捱揍了不吭聲那能有來有往麼?”呂布一本正經的說到。

Advertisement

“哈哈哈!”校場上的將士們鬨堂大笑。

“先前,在朕尚未登基的時候,就已經貫徹的執行了這‘禮尚往來’。爾等也都知道,早年朕在幷州鎮守邊陲,異族騎兵肆,肆意屠殺百姓,這氣能就這麼嚥下?異族殺了一個百姓,朕便殺他三個五個百姓,不要和朕說什麼百姓是無辜的,他們若是無辜的,那異族的兵刃戰馬和糧食都是從哪來的?就算他們不是主謀,幫兇的罪名也一定跑不了!”

“咱們說完了禮尚往來,朕再跟爾等說說仁恕之道。子曰‘以德服人’,什麼是以德服人呢?當初朕在剿滅烏桓之時,烏桓老老實實的投降了朕,這樣一來,這些烏桓族人便都了朕的子民,這時候再寬恕他們,那就挑不出什麼病了。”

呂布後的賈詡滿臉黑線,以德服人還能這麼解釋?真是長見識了。

以德服人明明出自於《孟子·公孫醜》:“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但壞就壞在這句話的“力不贍也”,呂布的說法在一定程度上倒也解釋的通。

力不贍也,說白了就是打不過,所以口服心不服。

呂布的想法就是,老子不僅要讓你口服,還得打到你全都服!

就在這時,呂布接著說到:“朕心裡也明白,爾等中的有些人可能會想,朕是個窮兵黔武、好大喜功的帝王,不拿將士們的命當回事。許多文臣都盼著朕做一個明君、仁君。仁義之道固然有其可取之,但這仁,並非適用於所有人。”

Advertisement

“比如說匈奴,比如說先前的鮮卑,你能對他們講究‘仁’麼?隻怕你願意講,他們也未必願意聽。孔聖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這話什麼意思呢?孔聖人這話的意思便是夷狄即使有國君,但不明禮義,還不如即便國君亡了但仍保有禮義的諸夏。”

“還有這麼一句話,作‘戎狄人麵心,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呂布接著說到。

聽了呂布的話,一旁的賈詡又懵了,先前那句自己倒是聽過,但這句話是哪個爹說的?

若是得知了賈詡的心理活,呂布定會啞然失笑,這話賈詡冇聽過是正常的,因為這話出自唐太宗!

呂布的確是穿越者,但賈詡並不是,所以冇聽過這話一點也不奇怪。

“所以說嘛,仁義道德是一定要講的,但這講仁卻得有個範圍,大明的百姓自然屬於這個範圍之。但未經教化的戎狄,這仁就用不著跟他們講了。當然了,也不能一輩子都不對他們講,等到他們了教化,徹底融了大明、為了大明的子民後,這仁才能對他們講。”呂布開口道。

“至於如何讓他們接教化,為大明的子民,這個重任便得落在爾等的肩上了。先給朕狠狠的打,隻有他們打的心服口服了,才能他們更好更快的接教化,融我大明!”呂布殺氣騰騰道。

Advertisement

“謹遵陛下聖諭!”如同打了般的眾將士齊齊喝道。

呂布的這番員,給校場的眾將士造了很大影響,直到許久之後,已是垂暮的老兵仍記得那天太祖在校場上做的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講。

呂布的這番員並非是隨意為之,而是深思慮後才下的決定。

天子代天牧民,對治下百姓講仁義,是個明君都會這麼做,因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天底下的百姓賦納稅讓天子和百有錢花,耕種糧食讓天子和百有飯吃。

養兒育雖是為了傳宗接代,但有多百姓家中的兒子伍征戰沙場,為國家拋頭顱灑熱?有多百姓家中的宮充作宮,侍候後宮嬪妃?

如此可又可敬的百姓,當天子的不對他們講仁義,那可真是良心狗給吃了!

可異族的百姓,天子憑什麼要對他們講仁義?異族百姓可曾納過一分錢?可曾繳納過一粒糧食?

他們倒是也養兒育,但他們的兒子同樣為國拋頭顱灑熱的,但卻是為敵人效力的!

他們的兒就算會侍奉達貴人,也是被賣來的或是俘虜來的,哪個子是自願來的?

這樣的異族,你對他們講仁義?腦子冇什麼病吧?

遠隔重洋的國度,那些土著居民,通都通不了,怎麼對他們講仁義?

所以呂布的想法很是簡單暴,先打一頓,打到服為止,一定要心服口服,這樣再講道理就容易的多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