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王侯 第314章 遷都之議

《大明王侯》 第314章 遷都之議

蕭凡盯著目瞪口呆的朱允炆,一字一句道:“因爲憂患!因爲他們知道自己不能懈怠,不能樂,不能掉以輕心,要消除眼皮底下的外族威脅,就必須不斷進取開拓,將眼皮底下的敵人趕走,趕得遠遠的,令自己不再於危險的境地下,這就是進取心,被危險的國都出來的進取心!這樣的進取心直接造就了漢唐盛世,致令國力強盛,萬邦臣服!”

朱允炆仍舊驚呆中……蕭凡緩緩道:“陛下,簡單的說,所謂遷都的政治需要,主要是防止陛下的子孫當中因爲曰子過得太安逸,於是出了幾個紈絝敗家子,玩玩鬧鬧的把江山丟了,這樣說你能明白吧?”

朱允炆點頭,釋然笑道:“你這麼一說,我就瞭然了。”

“至於戰略軍事需要,南京地東南沿海,臣可以這麼說,未來我大明的強敵,並非來自北方,而是來自海上,南京靠海,毫無緩衝和掩護地帶,作爲我大明的國都,其弊大於利,而遷都北方的好很多,不但能帶北方貧瘠的經濟和商業,而且北方蒙古時常犯邊,朝廷遷都有利於軍事指揮和政治威懾,對蒙古各部的控制也能在最短的時間達到先聲奪人之勢,北方諸府,最合適的國都莫過於北平,因爲北平雖然也於沿海,但北平的沿海是海,安全方面比南京強上許多,又有遼東和山東兩個半島拱衛,沿海縱有戰事,也必須先通過這兩個半島,不至於使京師震,而北平的北面,出了長城便是大寧府廣袤的千里平原,如此便給北平提供了足夠的戰略縱深地帶,縱有蒙古或真犯邊,朝廷也能從容的組織邊軍還擊……”

Advertisement

朱允炆忍不住道:“……大寧府在朵三衛手裡,他們都是蒙古人。”

蕭凡豪邁的一拍脯:“一年之,臣有把握魯忽察爾恭恭敬敬的雙手捧著將大寧府還給咱們……”

朱允炆:“…………”

“……北平曾是前元的大都,曾經的燕王府便是大都皇宮,遷都北平的話,不必大興土木再造皇宮,國庫的負擔會降到最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北平地邊境,時常與蒙古韃子戰,大明立國以來一直佈置重兵,而兵權是個很敏的東西,給誰都不放心,若是將國都定在北平,便可以由天子直接掌握兵權,不使兵權旁落,這對朝廷和天子也是大有好……”

“陛下,遷都關係著大明的國運龍脈,臣是經過深思慮才提出來的,因爲這件事只有我們這一代才能做得到,到我們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他們便沒有這種魄力去做了,甚至於我們這一代,臣也只能在陛下春秋鼎盛,年富力強之時提出來,說句實話,臣擔心陛下將來老了,失了進取開拓之心,凡事畏首畏尾,遷都之事永遠都只是一個永遠都決定不下來的空話,所以,臣只能在現在提出來。”

Advertisement

……君臣二人在文華殿商議了幾個時辰,這幾個時辰裡,蕭凡將遷都的利害說得清清楚楚,隨著一個個的字節跳,一件關係著大明未來數百年國運的大事漸漸現出雛形。

良久,朱允炆長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雖然帶著深思之,卻比剛纔輕快了許多。

不得不承認,朱允炆被蕭凡說服了。

除了那些客觀存在的經濟和軍事需要,最打朱允炆的,還是“居安思危”四個字。

是的,他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後人裡面會不會出那麼幾個昏君暴君庸君,毫無疑問,將他們放在相對危險的地方,無疑比放在溫室裡細細呵護要強上許多,一個人只有經歷了磨難,才能不糊塗。

遷都,就是把他的後代從溫室中移出來,移到和風雨並存的地方,讓子孫們普照的同時,也接雨急風驟的鍛鍊,這樣才能使他們強壯而睿智,不至於丟了洪武皇帝辛苦打下來的大明江山。

長嘆一口氣,朱允炆笑道:“蕭侍讀,爲什麼你總是站在有道理的一面呢?”

Advertisement

蕭凡也笑了:“因爲我一直都是講道理的,遷都是爲了我大明社稷,並非一己之私。”

朱允炆遲疑道:“遷都北平,可北平離蒙古太近了……”

蕭凡豪邁一拍脯:“只要國都定在北平,有充足的糧草和兵員供應,臣保證,五年,將蒙古的草原大漠納我大明的版圖!”

朱允炆眼睛一亮:“此話當真?你真能征服蒙古?”

“臣願立軍令狀!”

朱允炆欣喜之乍現即逝,苦著臉道:“就算朕答應遷都也沒用,朝中那些老頑固可不是省油的燈,這事若然提出,在他們眼裡便是大逆不道,他們真會跟你拼命的……”

蕭凡繼續豪邁的拍脯:“只要陛下答應,那些老頑固便包在臣上,臣有把握讓他們答應!”

“你打算如何說服他們?”

“陛下,臣沒打算說服,但臣能保證讓他們屈服!”

(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