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外場在非常多的角度部署了非常多的攝像頭,黑帶的任何況都逃不過監控,哪怕是再小的異常。
在活了十幾分鍾手腳之後,塔臺批準李戰進行地面跑了。
李戰把油門桿推到半油門位置,兩臺新型渦扇發機瞬間噴出炙熱的藍尾焰,顯而易見,沒有開加力的況下黑帶是備了超音速巡航能力的。這也是四代機的標誌能之一。
兩臺發機迸發出強大的推力,發機轉速提升的速度非常之快。這一點李戰在地面試車的時候已經強烈到了。當他鬆開剎車的時候,更深刻的來了。
非常非常的有質,加速很快,但卻不是輕飄飄的那種快,而是像大排量自然吸氣D級轎車加速那樣,不知不覺的速度就上去了。有點像殲-11系列和殲-15,與殲-10系列的有明顯的不同。
機頭猛地擡了擡那一下簡直絕了。
正所謂黑帶一擡頭所有人都得低頭。
跑道比較長,李戰計算著距離留出了足夠的減速空間。他注意到,黑帶達到起飛速度僅僅需要三百米出頭的跑道長度,如果開加力的話肯定能跑進三百米。這樣的績絕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減速的時候全鴨翼和全雙垂尾都能提供強大的制力,於是給出了一個非常亮眼的減速距離。沿著行道回到起飛位置的過程中李戰一直沉浸在震撼中。
他甚至設想,如果地面保障能跟上,以黑帶這樣的起降能是完全可以部署在前線機場的,不需要很長的跑道,三五百米完全夠用了。一些雙向六車道、八車道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是完全能夠起降黑帶的。
當然,黑帶的後勤保障對現行的後勤保障系來說絕對是一枚核彈。這可是形戰機,如果有上形塗料,每飛行一次都要做一次複雜的保障,絕對是會要機務分隊命的力。
各個國家把前線戰機造得皮實耐,用盡方法簡化維護工序,正是因爲前線機場通常環境是非常惡劣的,甚至沒有鋪裝跑道。在我軍序列裡,戰機當中大概只有強-5這款低調奢華的強擊機才備野戰機場起降能力。
說強-5低調奢華是因爲那老爺子是扔過核彈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肩負著空中核打擊的重任。後來把轟-6改出來之後強-5老爺子才卸下這副重擔。
連續進行了三次跑後,李戰基本找到覺了。
時間走到了八點二十五分,李戰再一次回到了起飛位置。
塔臺上,包冠華出於慎重考慮,讓陳銘負責指揮,所以陳銘當然不讓地坐在了主指揮席上,包冠華坐在副指揮席上。
陳銘拿起紅的送話,“幺,準備好可以起飛。”
“幺明白,可以起飛。”李戰扣上氧氣面罩,因爲天灰濛濛的,所以他沒有放下護目鏡。
他再一次狂打縱桿檢查各個可控翼面,隨即踩死剎車,油門桿到底打開加力,轉速猛地飆起,速度之快讓李戰小小的吃了一驚。他迅速鬆開剎車,黑帶機頭猛地擡了一下,隨即狂奔出去。
跑了二百多米,李戰輕輕拉起機頭然後迅速改平同時收起起落架,黑帶在距離跑道約五米的高度上地極速飛行,像個鬼魂一樣。塔臺上的一衆人員早都目瞪口呆了。
都知道李戰是個猛人,但是不知道他這麼猛!
整個試飛工作停下來等的人顯然是個中高手,問題在於這位箇中高手的表現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心理預期,儘管已經很努力去發揮想象了,但似乎距離這位箇中高手的真實飛行技依然是有著一段不小的距離的。
“猛人啊!”陳銘不由的嘆一句,“我還給他當教員,他給我當教員還差不多。”
這種起飛方式此前誰飛過,沒有人。
更彩的來了。
黑帶還沒飛一公里呢,李戰突然的猛拉機頭,黑帶一下子戰後仰九十度,在超低空畫出一道弧形的九十度角,然後呼嘯著以極快的速度垂直爬升。
“這纔是真正的旱地拔蔥啊!”陳銘嘖嘖稱奇。
別以爲這是隻有表演質的起飛方式。充分利用戰機的敏捷和超機能力,在最短的時間裡離開跑道,然後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高度,在最短的時間裡進戰鬥狀態。
就好比老陸的新型火炮,從行軍狀態到作戰狀態,只需要摁下按鍵,幾秒鐘之後就能完狀態的切換。
01號黑帶很快的就垂直爬升穿過了雲層,但是李戰沒有毫停止爬升的意思,反而向塔臺報告:“各系統正常,正爬升率XXX每秒,還在提升,完畢。”
“明白,幺切關注力系統。”陳銘提醒道。
李戰回答,“明白。”
不用說,什麼適應飛行計劃全都可以扔掉了,人家直接就上升限測試任務了。要不怎麼說還是老領導瞭解李戰,包冠華就沒有什麼驚訝之。李戰這小子一旦上了天就不是你指揮他了而是他指揮你,地面所有單位都得跟著他的節奏走。
這也是他提前代做好測試幾個重要技能準備的原因。
幾百萬的老殲-7都讓他給開出幾個億的豪華三代機的氣勢來,更別說現在開的是一架四代機了。
穿過了雲層之後李戰就放下了護目鏡,雲上雲下的能見度是完全兩種況了。當高度上到了一萬四千米的時候,儘管戴著心的白勞保手套,他依然能夠敏銳地覺到了強烈的紫外線過座艙蓋照在手上的輕微。
空軍要求四代機的最大升限是1XXXX米,研發單位則是按照略高於該指標的標準來研製的。但是這裡面並不是能飛到要求高度就行,其中的前置條件非常的複雜。
比如要求升限達到18000米,那麼戰機在達到這個高度的況下是什麼狀態就非常關鍵了。部隊要求的最大升限自然是戰機依然有作戰能力的況下能夠達到的最大飛行高度。搖搖晃晃的飛都飛不利索,再高有什麼用。
再下去就是達到升限後還有多作戰能力,又會在哪些方面有所損失,等等等等,全部靠試飛員飛出來。
現在況好多了,有大量先進的監控儀可以對海量的數據進行記錄,以前全靠飛行員用腦子記。第一代第二代試飛員是功勳卓越的。
到了一萬五千米的時候,李戰開始每增加一百米就報告一次,同時報告戰機各個系統的況。
一般來說在這個高度上大多數飛機都沒有問題的,力肯定是會有所衰退。高於平流層後,空氣稀薄阻力小但是含氧量也降低了,一般的航空發機力會衰減得很厲害。
這個時候戰鬥機使用的發機的優勢就現出來了,更大的比更快的進氣速度,減緩力衰退。李戰開過的所有戰機他都飛過超過一萬五千米的高度,此時就明顯覺到黑帶的力衰退很,顯然發機是很厲害的。
但是研發團隊明確表示,這個型號的發機只是用來過渡的,專門爲黑帶研製的發機還在攻堅階段,能更先進推力更大故障率更低壽命更長,總而言之更吊。
不太好想象如果換上了配套的發機後黑帶的機能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本事黑帶採用鴨式氣佈局,馬廠通過研製殲-10獲得了大量的經驗和數據,氣四代機項目之後又用幾種主要的氣佈局做了大量的對比,最終確定採用鴨式氣佈局。
顯而易見,比F-22A,黑帶的機和敏捷更勝一籌。
這並非自嗨,事實是F-22A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立項了,首飛時間是1997年,而黑帶的首飛時間是2012年,這裡面有足足十五年的時間差。最關鍵的是,進二十一世紀後,尤其是黑帶首飛那年前後,中國的航電技突飛猛進,在不技方面已經領跑全球了。
擁有後發優勢的黑帶有了F-22A這麼一個可以著過河的參照,在長期的使用之後,F-22A有哪些設計是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哪些是欠考慮的,優缺點是早都充分暴出了的。
從氣外形的選擇也反映出來了對現代戰場趨勢理想的差異化,其中還有對的國防要求的不同。我國奉行的是防型國防政策,空軍要的戰鬥機是側重於空防的,這一點從歷代戰鬥機的側重就能看出來。
另一方面則是,黑帶比F-22A大了一圈,充分表明了人民空軍喜歡大的格。這同樣也是國防需求提出的要求。大航程、大起飛重量,大速度,實現從任何一個機場起飛都能夠在兩個小時之到達境的任何一個機場。
當初引進先進三代機的時候,一開始看的是米格-29,蘇聯方面也極力推薦米格-29,後來蘇聯解,俄羅斯方面也是大力推薦米格-29,因爲那個時候米高揚的況非常的不好,急需資金。
但是人民空軍對短的米格-29沒有興趣,反倒是對氣外形極佳擁有大航程的重型戰鬥機Su-27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恰好遇上蘇聯解,當初引進Su-27也是頗多挫折。
殲-10A是個特例,這是我國第一種完全自主研發的三代機,雖然是中型戰鬥機,作戰半徑和最大航程達不到空軍的理想要求,但是無論如何都要大力支持。
而且戰場任務的分配上,依託完善地面防空系統作戰的殲-10並不需要擁有和殲-11一樣大的航程。再一個就是後續空軍逐漸轉換了殲-10所擔負的主要責任,從側重於爭奪制空權到側重戰場支援、空中掩護,兼備了對地作戰能力之後,經過B型的小批量使用,拿出了多用途的C型。
簡單的說,殲-10的角相當於F-16在國空軍中的角。
在極佳的氣外形以及強大的推力下,01號黑帶一口氣殺到了一萬七千米的高空。在這個高度往下看會看到一個巨大的球,那個球大部分是藍的,球沿還泛著。
原來地球是圓的啊!
李戰不斷報出最新的數據,地面的檢測設備一直在對01號黑帶保持著跟蹤測量,各種數據彙總到塔臺那裡,技人員忙碌不停地記錄分析,一項項的指標變了綠,意味著這些指標在又一次測試中經住了考驗達到了要求。
“1XX!各系統正常!”李戰再一次報出最新數據。
爲了通話的簡潔,使用了百米作爲單位,只需要報出前三位數地面就知道高度了。
李戰觀察了一下發機的轉速,又一次報出數據後,道,“兩發力衰減了百分之X了,爬升率明顯下降。”
陳銘問,“各項系統況如何?”
“正常,飛機很穩定。”李戰回答。
陳銘提醒道,“幺,你馬上要接近最近一次升限實測高度了,切關注飛機況。”
“明白。”
塔臺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在顯示屏上有一組數據非常的顯眼,用於分隔的斜線右側是上次飛出來的最大高度,左側是李戰現在達到的高度數據,數字在不斷的上升,眼看著到達上次的最大高度就在頃刻之間。
陳銘低聲請示,“領導,是否考慮平飛,幺一直在垂直爬升,我擔心發機出問題。”
“不用,他心裡有數。”包冠華搖頭說。
陳銘微微點頭,想要拿起遠鏡看,可是看到厚厚的雲層當下就打消了念頭,只能盯著顯示屏上的代表著01號黑帶的小飛機標誌。
當兩組數據完全一致之後,李戰的報告同時傳過來,“高度1XX,飛機各個系統正常,力衰減得有些厲害。”
“已經超出了前次數據一百多米,幺你怎麼考慮的?是否恢復平飛?”陳銘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