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穿越時空 奸臣之女 200福利與教育

《奸臣之女》 200福利與教育

—————————————————————————————————————————

鄭琰又恢復了原來的工作,依舊是五天進一次宮,上完課從宮中出來的時常會與一些從徐瑩那裡出來的貴婦們遇上了一道出宮。徐瑩的生活過得越發像是一個熱鬧的老太后了,鄭琰已經沒有心力去管了,在想另一件事,這件事需要鄭靖業的支持。

聽說兒又有想法,鄭靖業就知道這丫頭滿復活了,對於兒走出傷痛,鄭靖業只有歡迎。池家水榭,一壺清茶三隻杯子,鄭琰與鄭靖業、顧益純圍坐在桌前。

“有件事,想請阿爹全。”

鄭靖業道:“修橋鋪路的事?那些事你只管放心,我們已經安排好了。賬目不會,也不會擾民失了本意。”

“是另外一件。”

“嗯?”

“經此一事,我方想起來要做些善事積積德。京中原有濟病坊,爲照顧貧苦疾病無所依者。我尋思著,這治病的地方兒有了,是不是辦一收養孤兒的所在?”鄭琰也在反省,穿越這些年,一直威風著沒接過什麼社會底層,竟沒想過這些事兒,直到偶然遇到了棄嬰,纔有了些想法。

鄭靖業皺眉道:“你現在哪有神辦這個?且不說房舍、人手,你要養多人?是一時半會兒鬧著玩呢還是想長長久久地開下去?養到多大就丟開手去?養大了又要怎麼置他們?養作家奴忠僕就不用單設一所在,不作奴僕養,養出來了他們將何去何從?你就一直出錢?你可以這樣做,後來者呢?要從哪裡出這一筆錢?要荒廢嗎?”

顧益純本以這是善舉,想大力支持,等鄭靖業這個專業人士提出了一系列疑問,把贊同的話又咽了回去——心裡還是對鄭琰的想法加以肯定的。

Advertisement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鄭琰想了許久來了這麼一句,“我是想,我可以出錢,作個引子,次後可以把事給朝廷來辦,總比靠我一個人能持久。”

鄭靖業嘆道:“不妥,我若還有二十年時間,必助兒完心願,現在,”搖搖頭,“沒人撐著,前頭又要打仗,朝廷怎麼撥得出這筆錢來?撥出了錢來,怎麼能保證不被貪污?沒有錢,怎麼能夠繼續下去?”

鄭靖業的問題纔是直指核心。

政府有兩個基本職能,一、階級迫職能;二、社會服務職能。即收了保護費就要外抗侵略平盜賊,同時做一些管理工作。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後者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這一變化是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協調的。倉廩實而知禮節,食足而知榮辱。

說直白一點,統治階級吃得足足的了,全社會生活比較富足了,纔會在懲罰職能之外有餘力做善事。整個社會發展也是如此,此時不是沒有富足人家不定期修橋鋪路,又或者一時高興施捨些米糧,再或者路遇個老人賞套壽棺材。

現在社會就發展到了這個階段,不定期的、展現自己仁的事會做,但是把幫助弱勢羣所有人責任的事,覺悟還沒有這麼高。雖然也有不先賢著書立說鼓吹,朝廷現在能做的也就是在京城這樣的大城市裡市個濟病坊,裡面條件還不怎麼地道,是窮人迫不得已的選擇。

養孤兒這種事兒,還未曾出現,或者說,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沒有達到能夠支持這種現象出現的程度。

但是,有些時候、有些事,只有做了才知道能不能,凡事總要有一個開始,發展源於突破。

Advertisement

鄭琰近來憋屈得厲害,就是想任一回,總是束手束腳生活還有什麼趣味?現在迫切地想做這件事:“會有人家想□的,”不孕不育的肯定想,“實在不行,編爲百姓屯田實邊也是出路,我先做著,這些孩子長了,我總死不了,總有事給他們做。養些孩子,費不了幾把米,簡單教些字,會有出路的。賬目公開就行!賬多,又花費了多,一筆一筆記得分明,每季核一次賬……”

鄭琰把能想到的關於孤兒院的要點都說出來了。知道,這個類似於中古時期的時空裡有著類似的仁思想,毫不誇張地說有責任心的讀書人是以全人類的幸福爲己任的。哪怕在鄉村之中,也有照顧鄉鄰的思想。當然,鄭靖業時的親戚是略極品了點,卻也包含著把孤兒寡母分配消化的意思在裡面。

鄭靖業仍然不看好鄭琰這個瘋狂的想法,他看重政策的延續,像鄭琰這樣開始很簡單,但是後續需要很大投與規範作的想法,至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鄭靖業自己的計劃是明、後年一場大戰,他再掃個尾就要退休了。如果鄭琰是想給什麼人謀個職位,別說一個,就是三個五個,看在他的面子上,或者不用看他的面子只以鄭琰的辦法都能辦到。可政策,難!

不忍心在這個時候打擊兒的積極,鄭靖業在思考一個兩全其的辦法。

顧益純一直在聽,此時道:“阿琰可以先辦著,辦得小一些,試出了果,也好說服衆人。等辦得大了些,就可本上奏。眼下錢也不一定要用國家出,我就願也出些錢盡一份心。要打仗了,恐怕要有孤兒,國家也是要卹的,不如就這樣收了來養,他們大了可以編行伍。小孩子長大了,孩子沒有出路的也可以留下來幫忙照看小孩子嘛!哪怕不,至試了!”顧益純還是有些浪漫主義的想法。

Advertisement

鄭靖業咳嗽一聲:“既然這樣,賬目就更要清爽。”

鄭琰接口道:“每月一公佈,可以查賬!”頓了一頓,“如果這個法子有用,我就上本,請朝廷主持。以前沒有例子,我就做出個例子來!”

超前不要,每一樣新興事出現的時候,都是以前沒有過的!鄭琰甚至在想,可以給這些孤兒一些簡單的培訓,這樣他們就可以涉足各行各業,可以給他們實習的機會,讓他們選擇合適的職業,退一萬步一說,做些技培訓,技工還是吃香的。唔,從現在懸賞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解放出更多的勞力來如何?

“這個先放一放,春華都五歲了,長生也三歲了,學校,該辦了!明年現開就來不及了。”

“房舍已經建好了。”

“人呢?”

“先生也請了。”

“學生呢?”沒有生源你開個P的學校啊?!

————————————————————————————————————————

鄭琰現在要辦兩件事:一、學校;二、孤兒院。學校被顧益純題名爲“崇道堂”,孤兒院被稱爲“慈局”,勒石爲記,皆是鄭琰所書。長條石豎在門側,碑之後沒三天,已經漆黑一片——是爭相拓印留下的痕跡。

出乎鄭琰意料的是,京中的慈局還沒開張,只選了一地址正在蓋房子,已經有許多人蔘與其中了。顧益純不消說,各世家聞風而,都很願意參與其中,而勳貴更樂意在生日或是節日的時候施粥贏得好名聲。因此世家更看不起勳貴,覺得他們“沒涵養,沒遠見,有私心,無大”。

袁曼道此時也摻了一腳,認爲這件事很好,朝廷才應該出面擔起責任來——這是有理論支持的,長久以來就不先賢提出了。但是由於對於國家開辦孤兒院缺乏經驗,也暫時拿不出錢來,只好擱置。

Advertisement

鄭琰恰於此時上書,請求先民間試點,做得好了再推廣經驗。

虧得討論是在熙山,否則說不定這慈局的工地上就已經出現一二棄嬰了。慈局還沒開辦名聲先響,後世提到完整的社會救濟系的時候,就繞不開鄭琰這濃墨重彩的一筆。饒是如此,此時的勳貴依舊對慈局持謹慎的態度。當然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慈局也只是在京城這樣比較大的城市裡才辦得比較正規,小些的地方人們寧可用傳統的方式來理。

與此相反的是學校,幾乎沒有世家願意把子弟送過來讀書,想來的都是土鱉。羣衆緒太過熱切,不消幾日已經把名額都給報滿了,陸續還有想走後門的。土鱉們的想法非常樸實“名師,有背景的同學,有背景的校長,看得見的關係網”,鄭琰許諾親教幾堂書法,這也算是與蕭復禮做了同門。

出乎意料的是,是有一位不按牌理出牌的世家名士把孫子給送了過來,此君姓李名俊,鄭琰的師叔一枚。李俊好書法,但是楷書不及鄭靖業,衆所周知的原因,他跟鄭靖業不對付,拉不下臉來讓子孫拜到鄭靖業門下。現在鄭靖業他閨開學校,還要授課,李俊的心思就活了起來。領著孫子到了池家,一點也不認生地道:“丫頭,我給你送學生來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