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想,道:“你不怕自立了門戶,將來你想再收回來便收不回了?”
若嬋不以爲意:“收不回便收不回,便是從頭再來,經營伎館也無人能比得過我。”
我識相地閉。是若嬋,怎麼說話都能佔理。
“下回再見,你怕是就不在魏府中了。”若嬋忽然道。這話提過多次,我知道指的是什麼,無奈地笑笑。
“下回再見,你們二人要帶回一個小人才是。”我說。
若嬋看著我,抿脣笑笑。
敘話別過,公羊劌和若嬋終於登車啓程。
我立在道路旁,著若嬋在車簾後探出來的頭,朝揮揮袂。
若嬋出笑容,未幾,被後面跟著的行人車馬擋去了影。
我不喜歡離別,這二字在我的心底總會引起傷的回憶。看著他們遠去,我的眼眶倏而有些發。
一隻手按在我的肩上。我回頭,魏郯看著我,雙目溫和。
“回去吧。”他說。我頷首,輕輕反握他的手。
公羊劌的親友還未離去,魏郯與他們說了好一會話,才終於命馭者啓程。
“馬……馬馬……”阿謐看到魏慈的坐騎,一個勁把子朝車外探去。
“不可吵父親。”我說著,便要把幃簾放下。
不料,魏郯卻騎馬過了來。
“來,上馬。”他出手。
阿謐高興地張開手臂,我連忙制止,瞪向魏郯:“阿謐怎能騎馬?”
魏郯不以爲然:“我抱著,不會有事。”說罷,把阿謐接過去,抱在懷裡。
一路上,我坐在車裡,不放心地一直盯著他們。這兩人卻很高興,一個馭著馬跑過這邊又跑過那邊,一個手舞足蹈“咯咯”笑。
回到魏府,魏郯沒有進門,又匆匆往朝中去了。我知道大軍歸朝的事必定還未完,只叮囑他勿誤了用膳。
他這一去便是大半日,爲了給歸來的大軍接風,魏郯在璧臺設宴,晚膳沒有回來。我以爲他會很晚回來,跟阿謐玩了一會,正打算哄睡覺,家人卻來稟報,說魏郯帶了貴客回來,請我到堂上去。
我訝然,只得將阿謐與母,對鏡收拾一番,走出門去。還未到堂上,我已聽得有話語之聲傳來,待得,只見魏郯坐在上首,下首上坐著的人,卻正是貴客——賈昱。
賈昱是我父親的恩師,兩個月前,他終於從塞外輾轉回到中原,魏郯以國士之禮相待,賜以屋舍、土地和奴婢,並請賈昱主持重開太學。
這在天下的士人之中是一件鼓舞振的大事。自長安毀壞之後,太學沒落,雍都更是未作此設。重開太學,是不人的心願,可惜毀壞太重,主持的人選,亦一直未有著落。
魏郯之請,賈昱欣然應承,重新擔任博士之職。他親自將典籍丹書於碑石之上,讓工匠鐫刻,立於太學門外。賈昱的學問蠻聲天下,聽說,第一塊石碑立起的那日,前往觀的士人便已多達千餘。
魏郯對賈昱敬重有加,雖事務繁忙,卻也時常到他府上拜訪。而今日賈昱登門到魏府,還是頭一回。
賈昱今年已經七十,鬢髮全白。我曾以爲他這般年紀,又要從塞外長途跋涉,來到雍都也該準備後事了。可是出乎意料,他的竟十分朗,無論講學還是會客,從無疲憊之態。
“拜見先生。”我規規矩矩地走到賈昱面前,向他行禮。
“夫人。”賈昱還禮,聲音悠然,神和藹。
“今日行宴之時,我與先生相談甚歡,散席仍意猶未盡,故而請先生到府中小坐。”魏郯微笑著對我道,“夫人近來不是得了新茶?”
“正是。”我亦莞爾,命阿元去取茶。
賈昱嗜茶,天下聞名。據說他當年遠走塞外時,隨行的是兩車書和一車茶,逃亡也逃得甚是風雅,一時竟在世傳爲佳話。
我來烹茶,其實有些不好意思。從前,父親不肯喝我的茶,而父親的刁鑽口味,是賈昱一手帶出來的。我看著賈昱架勢老道地低頭品茶,心底正有些發虛,魏郯卻開口了:“今日奉常呈了博士人選名冊,先生舉薦之人,皆棟樑之才。”
賈昱將茶盞放下,道:“大司馬過譽,可惜太學新立,堪爲博士之人還是太。”
“哦?”魏郯微笑,接過我遞過去的茶,道,“明年察舉,先生可親自策試。”
賈昱笑笑,卻不立刻接話。
“夫人烹的是晉陵霑霧青?”他抿一口茶,看向我。
我頷首答道:“正是。”
賈昱眉目平和,道:“霑霧青,烹不可過久,水沸即起,方可得其芳香只味。”
這老叟果然比父親刁鑽。我心下汗,謙虛地一禮:“如此,妾謹記。”
賈昱又看向魏郯,緩緩道:“餘聽聞,今年舉薦的秀才和孝廉,大司馬皆親自問對。”
魏郯道:“正是。”
“不知大司馬可有眼之才?”
魏郯直言道:“州郡舉薦之人皆出士族,可遴選者本是不多。”
賈昱須:“如此,大司馬便是年年親自問對,可得之才亦寥寥無幾。”
魏郯看著他,眼中閃過些微的亮,隨即一揖:“願聞先生高見。”
“餘愚鈍,不過些許淺議。”賈昱笑而搖頭,神卻是認真,“察舉之制,興盛之時,乃在前朝。文皇帝詔令州郡舉薦秀才孝廉,由天子親自策試。彼時朝中秩千石以上者,十有二三乃經察舉而遷。而本朝用士之制不及前朝,究其因由,乃在於察舉由州郡把持,舉薦憑據空泛,全憑己喜好,而舉士唯門第是論,是以上品無寒門,庶族則無立錐之地。此制積弊已深,餘以爲,州郡舉薦之時便可由朝廷策試,無論士庶,即便無人舉薦亦可參試。如此,仕之路疏通,則人才雲集。”
我靜靜地聽著,他的話不長,卻句句教我心底震撼。毫無疑問,若是照此言施行,則無疑將舊制全然顛覆,至於好壞,我無從評斷。
再看向魏郯,他手裡握著茶盞,燭在微微搖曳,在他的臉上投下深邃的影子。
“策試。”他緩緩道,似在細細咀嚼,片刻,看向賈昱,“某聞先帝時,先生曾奏請在將太學中的士庶合教。”
賈昱苦笑,道:“先帝亦有意革新,只是當時朝中阻力太大,故而不曾採納。”
回到院子裡的時候,阿謐已經睡著了。
我洗漱完畢之後,發現魏郯穿著單,饒有興趣地坐在阿謐的小榻旁看。
走過去,只見阿謐躺在小榻上睡得正香,角彎著,似夢到了什麼高興的事。
我和魏郯皆忍俊不,將觀察了一會,我扯扯魏郯的袖子。他看看我,給捂好薄被,輕手輕腳地走出來。
“夫君歇息吧。”我將明日要穿的服掛到椸上,對魏郯說。
魏郯應了一聲,卻在案前坐下。
室中很安靜,魏郯四下裡看看,從榻上拿起一隻小鐃。
“阿謐又弄壞了?”他挑眉問。
“嗯。”我走過去,無奈道,“近來越發多。”
“孩麼,誰不如此。”魏郯不以爲意地笑笑,竟似有些驕傲。他將銅鐃看了看,片刻,將燈臺移前,慢慢修起來。
我坐在一旁,目落在他的側臉上。近來,他雖一直在雍都,奔波卻仍然不了,被太曬得黝黑的皮,卻愈加顯得眉峰筆直遒勁,鼻樑拔,脣形亦是恰到好。
我忽然覺得好笑。新婚之時,自己怎會覺得他長相不眼?
思緒正神遊,冷不丁,魏郯擡起頭來。
“垂涎麼?”他問。
我愣了一下。不待開口,他手過來,將我攬到膝上。
“夫人方纔一直在看爲夫。”他的脣蹭蹭我的脖子,低低道。
我笑起來,沒有否認。
呼吸起伏,意在耳鬢廝磨間流淌。不過僅此而已,我沒有讓他更進一步。魏郯近來很忙,明天說不定要多早出門,夜裡好好歇息纔是。這樣二人獨的空當,也是不錯。
溫存了一會,我靜靜靠在魏郯的懷裡,他的手臂環抱著我,繼續修阿謐的小鐃。
“夫君當真有意要改察舉之制?”片刻,我輕聲問。
“嗯?”魏郯瞥我一眼,“夫人有異議?”
“並非異議。”我想了想,道,“只是覺得朝臣們大多不會答應。”
魏郯笑笑,緩緩道:“若丈人還在,只怕亦是不會答應。”
我愣住。
魏郯停下手中的活,看著我:“事關利益,若我家仍是朝臣,同樣不會答應。先帝之時,士族架空皇權,故而先帝有心無力。如今萬事皆改,百廢待興,正是變革之時。舊制沉痾累及新政,此時不改,將來則更是艱難。”
我看著魏郯,心撞著。
“夫君……”我的聲音有些不定,“夫君有意問鼎麼?”魏郯注視著我,沒有答話,卻手往案上,起一卷長長的紙來。
我訝然,看著他將圖在面前緩緩展開。只見那是一張城圖,方有足有五六尺,上面,街市、城牆、宮室等等都描畫清晰,而右上,“長安”二字讓我的目瞬間凝滯。
“這是……”我轉向魏郯。
“長安該重建了。”魏郯道,脣角彎了彎,“只是眼下國庫吃,要建這般,至還要十年。”
我張張口,不知道該說什麼,又看向城圖。目往北尋找,未幾,就看到了傅府所在之。出乎意料,那一小塊地方什麼也沒畫,空空如也。
“重建之乃是街市、署及宮室,私宅之地則仍歸原主。”魏郯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我的頭髮,“傅府還有夫人,如何置,自當由夫人做主。”
我看著魏郯,忽然,意泛起,眼前一陣模糊。
“怎又來哭?”魏郯無奈地用手指去我眼角的淚水,又認真地看著我,“阿嫤,重建長安,乃你我夙願。可長安爲何而建?長治久安,四方來朝,方有長安之興盛。此事,我可擔當,豈讓與他人?”
我點點頭,深吸口氣:“嗯。”
“‘嗯’是何意?”魏郯似乎不滿,用手指輕輕住我的下,“還打算挖了側室金子,捲了李尚的錢逃走麼?”
我握住他的手指,眨眨眼:“夫君曾說過妾留下離去,皆可隨意。”
“那是從前說的,從前不懂事,收回了。”魏郯一副流氓相。
“哦?”我看著他的眼睛,輕聲道,“買賣總要公平,夫君不許妾走,卻何以補償。”
“長安。”魏郯立刻道。
我往他手臂上一下:“不夠。”
“加一個梅瓶。”
“那本就是我的。”
“再買一隻給你。”
我啼笑皆非,嗔怒地抓他腰下。魏郯笑起來,抓住我的手,翻將我下。
燭搖紅,魏郯的雙眸近而幽深,氣息拂在我的鼻間。
“夫人想要什麼?”他聲音沙啞。
我看著他,一笑,低低道:“你說呢?”
那雙眸深深,亮灼人,未幾,隨著溫熱的呼吸朝我籠來,纏間,與氤氳燭化作一室甜……
宋書綺重生了,在一切悲劇未發生之前。斗庶妹,打登徒,復仇之路不亦樂乎。只是為什麼又會遇見前世臨死那個來救她的冤家?這冤家還未卜先知,算無遺策?“上官錦,你到底從哪來?”“從夫人來的地方來,往夫人去的地方去。”…
薛寧一睜眼發現自己重生回到上輩子。她本是侯府嫡女,卻在十二歲那年被告知自己其實是被人與真正的侯府嫡女惡意相換的農家女。上輩子,身份揭穿后她以養女身份繼續留在侯府,卻因與嫡女爭寵下場凄慘。這輩子,她爽快請辭,卻發現親生父母住在牛棚不說,親生父親還癱瘓在床。開局就是人生低谷,幸好她有異能在手:賺銀子,建房子,治父親……眼看著日子越過越紅火,惦記她的人越來越多,某世子坐不住了……
嫡姐嫁到衛國公府,一連三年無所出,鬱郁成疾。 庶出的阿縈低眉順眼,隨着幾位嫡出的姊妹入府爲嫡姐侍疾。 嫡姐溫柔可親,勸說阿縈給丈夫做妾,姊妹共侍一夫,並許以重利。 爲了弟弟前程,阿縈咬牙應了。 哪知夜裏飲下嫡姐賞的果子酒,卻倒在床上神志不清,渾身似火燒灼。 恍惚間瞧見高大俊朗的姐夫負手立於床榻邊,神色淡漠而譏諷地看着她,擡手揮落了帳子。 …… 當晚阿縈便做了個夢。 夢中嫡姐面善心毒,將親妹妹送上了丈夫的床榻——大周朝最年輕的權臣衛國公來借腹生子,在嫡姐的哄騙與脅迫下,阿縈答應幫她生下國公府世子來固寵。 不久之後她果真成功懷有身孕,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嫡姐抱着懷中的男娃終於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 可憐的阿縈孩子被奪,鬱鬱而終,衛國公卻很快又納美妾,不光鬥倒了嫡姐被扶正,還圖謀要將她的一雙寶貝兒女養廢…… 倏然自夢中驚醒,一切不該發生的都已發生了,看着身邊沉睡着的成熟俊美的男人,阿縈面色慘白。 不甘心就這般不明不白地死去,待男人穿好衣衫漠然離去時,阿縈一咬牙,柔若無骨的小手勾住了男人的衣帶。 “姐夫……” 嗓音沙啞綿軟,梨花帶雨地小聲嗚咽,“你,你別走,阿縈怕。” 後來嫡姐飲鴆自盡,嫡母罪行昭彰天下,已成爲衛國公夫人的阿縈再也不必刻意討好誰,哄好了剛出生的兒子哄女兒。 形單影隻的丈夫立在軒窗下看着母慈子孝的三人,幽幽嘆道:“阿縈,今夜你還要趕我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