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嬌養 第60章

《嬌養》 第60章

第60章

秦知宜有了孕後,沒多久就進了夏。

蟬鳴螽嘶,日長夜短。

今年天氣不算熱,但是有孕的婦人溫高。

尤其七月伊始,其他人尚且適宜的時候,秦知宜已經到了不用冰,夜裏就睡不著的狀況。

謝晏不曾料想,他夫人冬日怕冷,黏他黏的像離不開暖爐一樣。

他做了三四個月的專屬暖爐,一進夏就被擱置一邊,恨不得收到箱籠裏去,箱底放在庫房中。

他第一次大其傷的時候,是六月末。

那一日,謝晏自行洗了幹淨。窗外涼風,床帳馨香。

他上床來,如同往常一樣將秦知宜摟懷中,抱著預備舒適睡。

雲苓剛想上前秦知宜的額頭看是不是發燒了,餘瞥見什麽,立刻恭敬的福了福認真道,“大姑娘說的對,是奴婢狹隘了。”

這下換秦知宜想雲苓的額頭了。

雲苓又轉頭朝後行禮,“見過侯爺。”

秦知宜一愣,回頭就看見站在不遠梧桐苑的岔道口站著的謝晏和小六,不知道是剛來,還是已經站那兒一會兒了。

不過就算站了一會兒,剛剛的話也很得,嗯,問心無愧說的就是現在的

秦知宜理直氣壯的脊背,行禮,“見過侯爺。”

謝晏慢悠悠走過來在面前站定,“秦大姑娘要怎麽讓本侯栽跟頭?”

秦知宜:……

好話你是一句不聽是吧?

擺出疑的表,“侯爺在說什麽?什麽栽跟頭?”又恍然道,“哦,剛雲苓說不知誰讓您栽了這麽大一個跟頭得娶我,想來您是聽錯了。”

“我已經教訓過了,”秦知宜煞有介事道,“既然是栽了跟頭,那麽提親時不出現也有可原,我們就算被嘲笑也不應該有怨言。”

Advertisement

掃了眼他上緋飛魚曳撒工作服,秦知宜突然恭敬道,“侯爺此時前來,可是有什麽吩咐?”

謝晏:……

小六都忍不住想掩面,雖說這親事對侯爺是辱,但人家姑娘好像也不太願意,結果提親時侯爺不來就算了,來了卻還是為了公事,這麽一看,他家侯爺確實有些過分。

偏在此時,還有人人未到聲先道,“大姑娘,鎮北侯府來提親,太太您去見見人,就算侯爺不喜您,您也是未來侯府的主人,還是要見見謝大夫人,畢竟以後手裏的中饋要到您手上,了解一下總歸沒錯。”

地位不高,口氣不小,任誰都能聽出來這是明晃晃的嘲諷,而說這話的,還只是沈氏邊的一個二等的嬤嬤。

那嬤嬤轉過彎後,雙方都看到了人,隔著十幾步的距離,那嬤嬤立刻驚聲起來,“你們是何人?怎麽會在我秦家後院?”

“大姑娘,不是老奴說您,您平時恣意妄為就也罷了,這鎮北侯府的人還在前頭呢,您竟然會見外男!”說著,竟然轉人,“來人,快將這兩人趕走,別前頭察覺了。”

話雖然這樣說,但那嗓門大得卻仿佛不得所有人都聽到。

小六皺眉,“可算知道大姑娘的壞名聲怎麽來的,這簡直是見針的潑髒水啊。”隨即冷聲喝道,“侯爺在此,膽敢放肆!住口!”

多年詔獄浸出來的氣勢人,那嬤嬤尖利的聲音戛然而止,仿若掐住脖子的公鴨,這才注意到謝晏和小六的服,尤其對上謝晏的視線,控制的跪下去,“侯,侯爺饒命。”

謝晏自然沒有理,而秦知宜仿佛已經習以為常,只是對著謝晏歉意一笑,“下人無狀,請侯爺見諒。”

Advertisement

比起剛剛伶牙俐齒的暗諷,此時這真心實意的歉疚和難堪,倒是讓人清晰的到了的委屈。

小六不由看向謝晏,這好像都是因為他家侯爺?

卻見謝晏想了想,“聽謝地說,你對婚事的要求就是門第高,不用伺候夫君,但能狐假虎威,是嗎?”

秦知宜:……

這就是傳說中的鐵石心腸嗎?見識到了!真可惡啊!!!

秦知宜掛起假笑,“只是和丫鬟的戲言而已,您偶爾不會跟朋友開個玩笑嘛?”

謝晏道,“不會。”

秦知宜:……

謝晏看了一眼,“只要你不做出格的事,即便是戲言也都可以滿足你,侯府的中饋雖不能予你,但除了規定的月例外,其他花銷只要合理,你都可以從賬房自由支取。”

這是在談薪資待遇?秦知宜抿著防止喜悅的緒洩。果然不能片面的定義一個人,再可惡的人也有一些可取之不是?比如謝晏,雖然別的不行,但很大方。

謝晏看著支棱起的耳朵,不知怎的就想到了山野間的貍奴,警惕又狡猾。

“我平日較忙,沒有時間和力關注你的事,比如今日這樣非必要出席的場合,我可能沒辦法幫你撐面子。能接嗎?”

怎麽不能,非常能,秦知宜深吸一口氣,面上卻依舊做出一副“不由己”的小可憐模樣,委委屈屈的道,“但憑侯爺安排。”

謝晏垂眸看著,“用不著勉強,若無法接的話,現在想退婚還來得及。”

秦知宜輕咳一聲,語氣堅定了許多,“不必,能為侯爺分憂是民的榮幸,民雖為商戶,但也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

謝晏不置可否,顯然并不信的鬼話,“放心,為國分憂的事不會給你。”

Advertisement

秦知宜臉上的笑容頓時真切了不,“那侯爺有什麽事,盡管吩咐。”

謝晏道,“是有些事要問你。”說罷擡腳往梧桐苑的方向走。

秦知宜沒急著跟上,而是看向跪在地上的嬤嬤無奈的道,“嬤嬤一直只是個二等是不是因為老眼昏花啊,侯爺都敢罵?侯爺不喜我,我也沒辦法為嬤嬤求,嬤嬤就在這兒跪到侯爺消氣吧。”

嬤嬤聞言不由擡起頭,大概謝晏已經走遠,的膽子又回來了一點,“大姑娘這是在蓄意報複老奴嗎?謝大夫人還等著老奴您過去呢。”

秦知宜嗤笑一聲,謝大夫人會想見才怪,按照規矩,提親時男雙方本不用出面,單獨見禮那是表示重視,秦知宜可不覺得謝府會重視,不然也不會隨便請個上門提親,明顯就是走個過場而已。

是沈氏這個假冒僞劣品上了真正書香門第出宦夫人相形見絀,頂不住力,才想秦知宜過去,既能轉移力,還能看出醜,傻子才去。

對嬤嬤笑道,“謝大夫人那裏,侯爺一會兒替我解釋就行,但嬤嬤你冒犯侯爺的事,不知道太太會怎麽發落。”

嬤嬤頓時白了臉,之所以敢嘲諷秦知宜也是因為今日謝府的敷衍,雖說大姑娘嫁的門第更高,但侯府卻不會替出頭,一個空有名頭的侯夫人當然比不上握有實權的忠勇伯府六太太,卻怎麽也沒想到鎮北侯竟然來了!

嬤嬤絞盡腦,“侯爺看著呢,大姑娘不怕侯爺覺得您心狹窄……”

道德綁架我,”秦知宜道,“你冒犯侯爺,我卻跟他唱反調要放了你,你真是好大的膽子,竟然覺得侯爺比不上你一個嬤嬤重要!”

嬤嬤終于意識到在秦知宜這裏討不了好,趕趴下認錯,“老奴知錯,求姑娘饒命。”

Advertisement

秦知宜轉離開,“知錯就罰,乖乖跪著吧。”

前頭耳聰目明的小六嘖嘖道,“還適應的快,這就狐假虎威上了。”又反應過來,“剛剛的可憐是裝的吧,我們是不是被騙了?”

謝晏糾正,“是你。”

小六還要再說話,擡眼卻口道,“好熱鬧。”

後雲苓還以為院子裏有人,急忙上前,“誰來了?什麽熱鬧?”

被這麽一問,小六也不知道該怎麽形容,這院子裏并沒有人,但卻一點都不冷清。

看的出來,秦知宜在秦家地位不低,梧桐苑占地不輸家主的院子,三面圍牆都爬滿了各鮮花,有名貴品種,也有野外不出名字的野花,挨挨卻又錯落有致的湊在一起,的生機。

院子的西面有一個涼亭,從正房到涼亭搭了一路葡萄架,能看到不剛剛果的小葡萄串,讓人不自覺的想到秋天時累累碩果掛一路時會多麽幸福。

東南角是個不大的魚池,魚池邊上有個半人高的流水風車,旁邊推風車的卻不是一般常見的竹制小人,而是一只胖貓,前爪推著風車,腦袋卻扭頭看向魚池,臉上的饞樣兒畫的惟妙惟肖,促狹的讓人忍不住想笑。

北面的則是一小塊藥田,旁邊還有一架別一格的秋千架,像個蛋殼似的,裏面鋪滿了墊,還放著幾個枕,看著就知道躺上去一定很舒服。

小六想了想道,“你們大姑娘一個人日子也過的很熱鬧。”看來秦大姑娘好玩樂這一點倒是名副其實。

謝晏只是掃了一眼,開門見山的對秦知宜道,“我要跟你確認一下牛馬令。”

秦知宜一愣,“牛馬令?”

謝晏道,“牛馬令其實是邊軍押送糧草的令牌,但三年前嵐城之戰有糧草被劫,三枚牛馬令全都不知所蹤。”

秦知宜嚴肅起來,嵐城之戰是大郢朝堂的結果,謝家兵之所以全軍覆沒,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糧草告罄。當初謝晏歸來上京一片腥風雨,秦知宜還當他已經查清楚了,沒想到還有後續。

“我需要確認你手中的令牌是不是真的為你母親所有,如果是,你母親是否知道些什麽?有沒有留下什麽線索。”

秦知宜并不含糊,“侯爺稍等。”天興九年春,二月十五,花朝節。

春和景明,杏雨梨雲,絡繹不絕的寶馬香車與行人從皇城北門通行離開,前往郊外鷲峰山。在綠蓋如雲的山腳下,順著兩行蔥翠新的銀杏西行,登幾步寬闊平緩的石階,便能看到花神廟疊的飛檐。

慶朝最熱鬧的節日,當屬花朝、端午、中秋、新年,四大節日。今日踏青游園,悠閑放松,是沉寂了一個冬之後,萬複蘇的伊始。因此凡是無事的京城人士,今日都會出城來走一走,城也有各裝扮慶祝的場所。

因為出城的人太多,道路擁,秦知宜們出門的馬車在路上走走停停。為了打發時間,秦知宜了丫鬟陪和母親打葉子牌。

幾人玩得正開心,車簾外忽然傳來輕輕的,颯的一聲。隨即,層的帷裳洇開一大團水漬,很快擴散開,并且將布料與花紋染髒。有人潑水潑到秦知宜們馬車上來了,看秦,還是茶水漬。

如果是潑到馬車上,落在木頭上,也就罷了,幹了也不會留痕。偏偏正對車窗,染髒了層的布簾。這水量,恐怕起碼有大半碗的茶水。

桑荷當下就把牌撂下,掀簾沖外面揚聲,不地問:“誰潑的水,將我們的布簾打了一大片。”

怕發生誤會得罪了人,桑荷才平了語氣。讓看,這人朝們潑水是故意的,不然誰隨意潑水能潑得這樣高?難道在京中,這些宦人家就是這樣仗著權勢隨意折辱人的嗎?這也太憋屈了。

挨著秦家的這輛馬車,辨外觀,并非尋常人家,但也不是多高的門第,何故這樣?

桑荷發問之後,那邊的車簾立馬就打開了。坐在窗邊的也是名丫鬟,眼睛上下一掃量,皮笑不笑道:“沒看見!”

秦知宜察覺到對方明顯針對的惡意,坐到桑荷旁邊,越過看了眼。過對面丫鬟的肩膀,秦知宜看見一副臉的面孔。

對方也看向秦知宜,角噙著的淡淡微笑并不友好。那子大概以為秦知宜不認識,所以沖撞了人後,還是一副裝不知看熱鬧的臉。然而不巧的是,秦知宜的記,不說過目不忘,幾天之見過的人還是能記得的。

此人是上次跟在秦相宜邊的一名子,不知是哪家的姑娘,當時并沒有出面起沖突,秦知宜甚至沒聽說過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