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都市爽文 醫路官途 第1601章 至公無私親

《醫路官途》 第1601章 至公無私親

宋景學聞言道了聲謝,隨即趕忙在秦老一旁,靠近門邊的那張沙發上正襟危坐著半側看向老書記。

老書記又看了兩眼手裡的書,隨即細心用一張書籤將書仔仔細細的放在了桌上,然後抬頭看向了宋景學問道:「你,之前做過教師?」

宋景學聞言眼睛都瞪大了幾分,他在沒有恢復高考時,的確是在農村,為村裡的孩子辦過一個小學堂,說是老師,不過就是一個傳統的教書先生一般,十幾個孩子,今天因為農忙來三個,明天因為秋收來五個,零零散散的教了兩年,不過這兩年,也的確是讓村中的孩子,學到了一些基礎的識字算數。

宋景學張的著拳頭,看著老書記那副瘦弱的軀,他卻覺得,比秦老那種猛虎般的氣場還要令他生畏。

隨後就聽宋景學點頭道:「老書記,算是做過吧。」

秦老扭頭看了一眼宋景學,呵呵一笑道:「做過就是做過,什麼算是呢。」

秦老也調查過宋景學,但是沒有調查到這個底細,所以他先開口,也是在提醒宋景學,好好答話。

宋景學聞言便解釋道:「當年在村子里,為村中以及附近幾個村子的小孩子們,辦過一個小課堂,說起來,無證經營的草臺班子罷了,不值當一提的。」

Advertisement

老書記聞言卻道:「教書解,對於那幾個小孩子而言,你,就是他們的老師,這並非什麼不彩的事,反而,說明你對於教育的看重。」

宋景學也不知道老書記這究竟算不算誇讚,但還是虛心的笑了笑。

隨即,老書記便將剛剛他放在桌上的書拿了起來,示意給宋景學看:「這本書,不知道你看過沒有?」

宋景學仔細看了一下,隨即便答道:「看過,是唐代史學家吳兢所著的貞觀政要,記錄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們,在治政時遇到的問題記錄。」

老書記看向宋景學點了點頭:「那你今天,就把我和衛山同志,當做你的學生,為我們兩個,講一講這本書。」

宋景學一聽,頓時額頭都滲出了細汗,這書,他還是十年前看過的,對其中的容,所記無幾了,他沒想到,老書記竟然會用這書給自己考試。

老書記見到宋景學的狀態,便呵呵一笑道:「我給你兩分鐘時間,你先備備課。」

說罷,老書記便看向秦老說道:「嘗嘗這茶。」

秦老聞言一笑,端起茶杯,可卻擔憂的又瞥了一眼宋景學。

在心裡回憶琢磨了一番,宋景學便開口說道:「老書記,秦老,我準備好了。」

Advertisement

老書記哦?了一聲,便認真的看向宋景學。

就聽宋景學說道:「我記得,當年歷史書中,對於貞觀政要,最著名的一句話,便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講的就是要以民為本,那我就從這一段手吧。」

老書記饒有興趣的點點頭,沒有話。

接著,宋景學便將貞觀政要中的幾名句,進行了剖析,從從政為民,講到思想見地,他對這書,記著的不多,所以只能以這種方式手。

聽過宋景學的講述之後,老書記便開始了提問:「就當下雲海的民,結合貞觀政要中的記錄,你有什麼見解?」

宋景學思忖了一下便答道:「貞觀政要中講,凡營食,以不失時為本,國家啊,要以人民為,人民,則是以食溫飽為本,雲海不是農業省,那是因為地理問題的原因,不如河東或者吉山那邊,有著沃的土地資源,於是雲海這些年,走的都是重工業的道路,但通過時間的印證,雲海雖然群山環繞,但是可開發採集的自然資源卻又太了,走重工業道路,是不及其他幾個重工業省份的,始終在吊車尾的位置,所以我覺得,雲海要發展,就要依託於雲海的優勢,打破曾經慣有的思維,著重發展輕工業,這樣,才能做到不失時為本。」

Advertisement

老書記沒有做什麼回應,接著又問:「那你對於這幾年中,雲海幫的問題,有什麼想法呢?」

宋景學聽到這個,則是極其嚴肅認真的回道:「必須要除。」

聽到這話,老書記的眉頭微微一皺,因為這幾個字的答案,不是他想聽到的,除這件事,通過幾年的調查和努力,現在只剩收網的階段了,就算不用你宋景學,張景學李景學也能做到,又何必用你宋景學呢。

但宋景學隨即卻接話道:「可是除的前提是,不能大張旗鼓,要悄無聲息,要一塊石頭扔下去,砸死萬千臭魚爛蝦,可卻激不起一點水花。」

頓了一下,宋景學又道:「畢竟,雲海經不起太大的風浪了,要考慮政治影響。」

這話一出口,老書記便看了一眼秦老,與秦老對視了一眼之後,老書記微微笑了笑。

「你舉薦的人,算是人才。」老書記對秦老說道。

說罷,老書記卻又突然試探道:「景學同志,也是你衛山同志的兵?」這話,說著像是開玩笑,可秦老聽在耳朵里,卻覺得充斥著陷阱。

於是,就聽秦老笑著回道:「大明無偏照,至公無私親。」

這句話一出口,老書記便哈哈一笑,秦老也跟著笑了起來。

宋景學此時聽著二老的笑聲,卻是不對秦老到敬佩,心說果然姜還是老的辣啊。

Advertisement

秦老這話,也出自老書記考問自己的貞觀政要,其含義是,明察秋毫的人,不會只偏察一隅,公正的人辦事,也不會偏袒自己的親屬。

這話,既回應了老書記的問話,又不離今天的主題,也算是將剛剛的這個話題,畫了一個完的句號。

又坐了大概半個小時,老書記先後又問了宋景學幾個問題,宋景學也適應了這個狀態,回答的很是自然流暢。

在要離開的時候,老書記對宋景學說道:「明天早上,兆祥會帶你去見一個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