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朝上客, 今日階下囚,這樣的事在京城里多得是! 京城的百姓都對此見怪不怪了。
吉祥街的餛飩攤主陳平看得很明白,這皇城與其說是那些權貴們的皇城, 還不如說是他們老陳家的皇城。
多權貴煙消云散, 偏他們老陳家穩穩當當延續了幾代。
不過話是這麼說沒錯,但陳平私心里還是盼著如今的這位皇帝能夠長長久久。
百姓雖然命如草芥, 仿佛什麼苦都能、什麼災都能扛,但有機會能過更好的日子,誰不愿意過好日子呢?自打這位皇帝即位, 百姓實打實地過朝廷幾分恩澤。
故而去年春夏時,先是月當空,又是天狗食日, 不知怎麼就開始打仗了, 當時陳平真實地為當今皇上祈過幾天福,盼著皇帝能把京城守住, 把逆黨都打掉。
那會兒, 陳平他爹還說:“要不然先關了餛飩攤, 咱們繼續躲回鄉下去。”
在鄉下躲了十來天,發現這仗似乎打不到京城,陳平跑出去打探消息, 聽說是皇上出大軍, 往逆黨家里打過去了,京城這邊完全不影響,陳家人的膽子頓時又大了起來。
六月還不到, 他們的餛飩攤就重新支起來了, 然后順順利利地擺到現在。
托皇上武運昌隆的福,餛飩攤的生意毫沒影響。
“哎, 你們聽說了嗎!就留山的那個北堂,你知道他們縣里藏了多戶?”有位老客家里是做生意的,雖然和權貴們比,這老客的生意不算大,但比起尋常百姓又強了很多。
這位老客和不走南闖北的小行商有,故而消息總比一般人靈通許多。
陳平立馬豎起了耳朵。
老客道:“不算老,只論青壯,就有戶足足二十萬人!” 陳平已經不再是當年只知話本、不知天下事的他了,聞言倒吸一口氣:“這竟是比那種貧困的縣,一整個縣的人口都要多了!就這,還只是戶?沒有算上佃戶?” 被陳平這麼一搭話,老客談興更甚,義憤填膺道:“可不是麼!佃戶好歹還在戶籍上記了一筆,這些戶本就是查無此人的,從生到死都為人奴役。
早三十年,我們京城郊區不是有不農人被征去給前朝皇室修陵墓嗎?那些征民的日子過得多慘,大家都是聽說過的吧?但是和這些個戶一比,征民的日子竟然還算是好過的了。”
當即便有人說:“難怪皇上要打北堂!果真是該打!” 餛飩攤上有不人是祖祖輩輩生活在京城禮的。
以前聽祖上講古時,每次朝廷一打仗,就會有讀書人跳出來說什麼有違天和。
哪怕是發兵打蠻夷,蠻夷多可怕啊,聽說他們吃人呢,讀書人也要說:“以戰止暴不可取,我泱泱大國應該以德育人……” 但這一次攻打北堂,愣是沒有幾個讀書人跳出來。
百姓們對朝堂上的事知道得不多,不清楚其他世家為求自保轉移了矛盾,更不清楚皇上在重新洗牌。
他們私底下議論時就覺得很疑,難道這個北堂比蠻夷還要可怕嗎?讀書人都不為他們說話了? 因為前期輿論鋪得好,也有百姓說:“你們以為前朝皇室那種奢靡就到頂了?本不是!世家比他們更奢靡。
反正北堂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
世家都不是好東西。”
此刻聽說戶的存在,大家對北堂就更厭棄了。
老客見有人附和,臉上表更生了,又說:“嘿,留山那邊的地勢和我們這邊不一樣,那邊多山多水,有些地段只要派一個人守好,幾十人上百人都打不過去。”
有人嗤笑一聲:“真有這麼難打?我可是聽說了,咱們這邊幾乎沒吃過敗仗!”一個王朝是不是真有民心,要看百姓隨口說出來的話。
這一句“咱們”勝過了千言萬言。
老客道:“你只知道咱沒吃敗仗,那為什麼沒吃敗仗呢,你說不出來了吧?我知道!嘿嘿,因為那些個佃戶、戶里有不英雄好漢,他們從里面把門打開了……” 這邊聊得正熱鬧,那邊一個老嬤嬤領著孫兒要了一碗素餛飩,然后額外多要了一碗湯。
老嬤嬤拉著陳平問:“陳小哥啊,我聽說水香丈夫找到了,是不是啊?” 陳平道:“確實找著了!雖說人已經不在了,但生前遇到好心人,幫忙收斂了尸骨,好歹知道葬在什麼地方。
等侯爺出了孝,侯爺會親自去那地幫著把人接回來。”
老嬤嬤聽了這話,立刻松了一口氣,里不住地念著:“找到就好!找到就好!” 陳平說:“是啊!找到就好。”
世里多人生而無名、死后無墳,哪怕《詹水香傳》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但能不能幫詹水香和的丈夫團圓,這還需要一些運道。
萬幸最終的結果是好的。
哪怕人確實是不在了,但有好心人幫忙,得了一張草席裹著下葬,沒有被野啃食了。
時人非常看重后事。
陳平安老嬤嬤:“您只管放心吧!姑母是母,姑父也是父。
我聽說等侯爺出了孝,他會行親子之禮,姑母姑父重新安葬。
日后也會按照親子之禮給他們祭祀。”
老嬤嬤應當是把《詹水香傳》翻來覆去地聽過很多遍了,將里面的不節記于心,聽了陳平這話,不住地點頭說:“合該如此!不過也是太夫人為人大氣……” 行親子之禮去送別姑母一家,真說起來呢,這都是私事,不到外人說。
不過確實也是太夫人大氣,若上小氣了,就得說:“你親娘我還活著呢,你要給誰當孝子去?”別笑,因為時人非常重視后事,所以這種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大家頓時覺得安信侯一家果然都是有有義之人。
忽然有人說:“哎?算算日子,安信侯就是這兩日出孝吧?” 此言一出,餛飩攤上的客人們紛紛低頭數手指。
好像是哎,侯爺要出孝了。
詹木寶確實要出孝了。
不過,府中的人且顧不上他呢。
現在府里眾人第一關心的是詹權。
因為皇上決定對北堂用兵后,詹權也被派去了戰場。
雖說皇后會時不時請萬商宮,對著萬商一點戰場的況,知道詹權沒出事。
但一日沒打完仗,詹權一日沒平安回到京城,大家就會替他擔一日的心。
府里眾人第二關心的是詹木舒,因為詹木舒馬上要下場考試了。
朝中新出一條政策,所有在國子監求學的讀書人可以直接在京城參加縣試、府試,不需要回到原籍去考。
當然如果考生個人更喜歡回原籍考,那也可以回原籍。
詹木舒打算在京城考。
這麼著的,詹木寶出孝就算不上是什麼大事了。
不過萬商最擅長的就是一碗水端平,不會真就忽略了詹木寶,了空還是把他到跟前,好好說了一會兒話。
萬商道:“你出孝這個事,咱們府上就不大辦了。
不過你放心,我給你保證,等你和江姑娘親時,那絕對辦得漂漂亮亮熱熱鬧鬧!” 萬商的便宜親家江大人在之前的江府疫病中不幸病逝。
家主都沒了,江姑娘的外祖一家索找了江家族人來,他們主持著幫幾個孩子把江家分了,江姑娘只拿了生母的嫁妝,其他的東西一概不要。
江家族人過意不去,非要給江姑娘備一份嫁妝。
江姑娘的外祖一家做主把這份江家給的嫁妝捐給江家族里,給他們置辦族田、族學。
如今整個江家誰不念一句大姑娘好?之后,江姑娘回到外祖家守了一年父孝。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江姑娘現在也出孝了。
所以和詹木寶的婚事真的可以辦起來了。
詹木寶紅著臉說:“娘,世人常說家立業,可見家和立業是該放在一塊兒說的。
我雖然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哪怕什麼事都不干,也照樣有俸祿。
但我不能真的什麼事都不干吧?等江……江姑娘嫁過來,還要出門際,總不能人看不起。”
萬商哈哈大笑。
詹木寶的臉越發紅了。
萬商問:“那你想過要做什麼了不?” 詹木寶說:“就是沒想好,所以需要娘幫著參謀參謀。”
府里的這些個男丁,不算年紀尚小的只知道傻吃傻樂的小四,老二正在戰場上拼殺,老三馬上要下場一試,就他這個老大沒有正經事干。
哦,連表哥萬平安現在也不得了啦!表哥弄的那個石子田,已經有所效,所以表哥去了西北那邊出公差了! 表哥這也算是吃上公家飯了。
詹木寶清楚地記得,朝廷的任命下達時,舅舅舅母跑到侯府來表哥給母親磕頭,說是沒有母親的提攜,表哥萬萬不會這麼有出息。
表哥沒有獨占功勞,對外總說石子田是母親想出來的,他不過幫著母親把這個想法實現了而已。
所以哪怕安信侯府已經就活字印刷澄清過好多回,權貴都清楚母親并無仙緣,但還是有不百姓覺得母親是神仙轉世,要不然石子里怎麼能長莊稼? 想到這些,詹木寶忍不住笑了出來。
萬商不知道傻大兒又在樂呵什麼,笑道:“行!那我幫你好好想一想。”
……不需要萬商使力氣了。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詹木寶出孝的這一日清晨,朝廷來了圣旨,皇上直接提了詹木寶為都察院僉都史。
按照詹木寶上的爵位來說,皇上賜他正四品實職,這一點都不離譜。
要知道《紅樓夢》里的賈政,還是次子呢,上什麼功名都沒有,就因為老父親一封折,都能做一個六品京。
但想想詹木寶在鄉下長大……一出孝竟然直接就是四品了。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多人嫉妒得眼珠子都要紅了。
憑什麼啊!安信侯府到底是怎麼了皇上的眼,怎麼就榮寵不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