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江寡婦的大兒子遭雷劈了。”
“我還去瞧了呢,頭發都焦了,人像木頭,看樣子活不了了。”
“不是說壞人才會遭雷劈嗎,一個讀書的半大小子,平時看著也還孝順,怎麼遭這種報應?”
“嗤,這小子上輩子指不定是什麼惡人,要不然這麼多人雷公單單劈他?”
“江寡婦算是遭老了罪,死了男人拉扯三個小孩過日子本來就難,這下子大兒子又要保不住,老天不長眼啊。”
風言風語夾雜在冷雨凄風中撲向鎮西小竹山下的三間茅草房,黃泥糊就的竹片墻上有個尺許的開口,細雨從中吹進屋,房間里越發顯得昏暗。一床一櫥一書箱,簡陋至極,床上躺著個年,蓋著舊棉被,臉灰暗,偶爾的搐顯示著還是個活人。
房門口煙霧彌漫,黑瓦罐在泥爐上冒著霧氣,彌散著苦的藥味,一個小孩搖著爛扇,愁眉苦臉地看著火,不時地探起子向屋張一下。
已經兩天了,江安義毫無知覺。表面看似平靜,腦卻沸騰得像一鍋粥,無數畫面像塵埃般飄浮不定,有悉的也有陌生的:隨父親燈下苦讀,在烈日下舞刀弄拳,重溫過父親亡故時滿目凄惶,會了首次殺人時驚慌失措,一會兒是茶淡飯勉強渡日,油燈下細讀書上模糊不清的文字,一會兒面對無數的珍饈佳肴,燈紅酒綠中盡歡怡……
最后,歸于烏云、大雨,電閃雷鳴,自己避雨在樹下;而另一道影則在林深,奇異建筑之顛,亦是電閃雷鳴,同樣一聲霹靂,金蛇竄來。
“啊”,江安義慘出聲,腦袋被劈裂開來,子在床上猛地一震,發出聲響。跳起來,大聲地著“哥醒了”,向屋跑去。“哐當”一聲響,一個婦人腳步踉蹌地從外面搶向床邊。
聽到急切的呼喚,江安義忍著劇烈的頭痛,勉強睜開眼,兩張淚臉映眼簾,是娘和妍兒。江義安想笑笑,角搐了一下,無力地耷拉個苦笑。
“老天保佑”,江黃氏在床邊,喃喃地自語道。好半天才清醒過來,抹了抹臉上的淚,出一分笑容,起問道:“義兒你不?娘熬了湯,這就給你端去。”
兩天沒吃東西,溫熱的湯肚引得腹中一陣“咕咕”地響,逗得妍兒“咯咯”直笑。大半碗湯下肚,江安義恢復了些氣力,看著妹妹妍兒眼地盯著碗直咽口水,碗底剩下的些許再也喝不下去。江黃氏將剩下的幾勺喂給兒,替江安義掖好床單,叮囑幾句,端著碗出了屋。
妍兒“吧嗒”著小,意猶未盡地出舌頭在上了幾下,滿足地吐了口氣,趴在床頭道:“湯真甜啊,娘說等哥你考起了秀才,咱家就能像秀秀家那樣常吃了。哥,你什麼時候能考中秀才啊?”
江安義無語,六歲隨父親啟蒙,十二歲通過府試為生,也曾被人譽為“小神”,一心想著苦讀幾年考中秀才,不料父親染疾亡,下寡母和兄妹三人。原本該自己種田養家,母親卻堅持讓自己讀書,將家中十畝田租于別人,靠著編竹籃、竹帚補家用。
弟弟十歲就幫著鄉人放牛、砍柴,做些小活,能到外邊吃上一兩頓飯,減輕點家里的負擔。再看看妹妹,頭發黃疏,滿是補丁的大褂穿在上空地,快七歲了,還比不上鄰居家五歲的秀秀來得壯實。
心如刀絞,頭痛再次襲來,江安義疲憊地閉上了眼。妍兒乖巧地回到藥爐前扇扇子,哥哥已經醒了,妍兒的心歡快起來,扇子扇得飛快,爐灰被揚起來,飄飄浮浮,就像鎮上小孩放的紙鳶……
四周靜下來,江安義回想起雷擊的形:從縣城回家,路遇大雨,避雨在樹下,一道厲閃將自己劈倒。奇怪,記憶里怎麼多了些東西,高聳云的建筑、噴著煙飛跑的怪,天空中掠過大怪,這是仙宮還是地府?
聽老人們說過,古時有書生避雨于荒廟,妖狐托避于下躲雷劫,據說書生是文曲星下凡,雷神不敢傷及,妖狐得以避難。難道自己也是文曲星下凡,不過躲在樹下時沒看到什麼東西啊?
自己分明多出了什麼東西,才會有這些古怪的記憶,不過這東西不是什麼善類,經常變換著裝扮殺人,用拳、用兵,還有一種噴火的怪。苦也,故事里妖狐會報恩,而妖魔只會害人,不但要害自己怕還要連累家人,自己絕不能告訴別人有妖魔的事,要不然滅頂之災就在眼前。
………………
半個月后,江安義搖搖晃晃地在自家小院中踱步,妍兒小心翼翼地跟在旁,做哥哥的拐杖。江黃氏靠在門框上編著竹籃,見天不早,嘀咕道:“天都這般時分了,勇兒怎麼還不回來?”說著起準備晚飯。
天沉,快下雨了,大街上有人行。一個年順著街中間的青石板飛快跑來,右袖上一道破口子隨著腳步像小旗般一揚一揚在空中飄舞。
妍兒早笑著沖到籬笆門前,沖著遠的年脆聲高喊:“二哥。”
年跑到門前,習慣地手向妍兒頭上去。妍兒一偏頭,盯著江安勇胳膊上的服破口,小大人般地嗔道:“二哥不乖,又和人打架了,我要告訴娘去。”
江安勇做著鬼臉示意妍兒輕聲,忙手忙地從懷中掏出個荷葉包,討好地遞到妍兒面前。打開荷葉,里面包著個饅頭,碧綠的荷葉襯著雪白的饅頭,分外人。妍兒驚呼一聲,抓住饅頭忘記了其他。
江安義看著弟弟臉上的淤青,皺著眉頭不說話。長兄如父,江安勇對哥哥有幾分畏懼,下意識地了把腮幫子上的痛,憨憨地笑著解釋道:“二牛他們幾個說哥的壞話呢,我氣不過,和他們爭了幾句,不痛。”
看著矮小黑瘦的弟弟,江安義心頭泛起一陣酸楚,中升騰出怒火,即惱二牛無禮又恨自己無能。
“哥,你怎麼了?”妍兒驚道:“臉好難看,是不是發病了?”
“沒事”,江安義輕輕地拍拍妍兒的頭,臉上強笑著,輕聲對弟弟道:“把服下來,我幫你補補。”
松木四方桌,正中擺放著一碟水煮野薺菜,沒有油,看著發枯,一個大碗盛放著幾個煮爛的芋頭。江黃氏正中,左邊是江安義,右邊是江安勇,正下方江花妍跪坐在板凳上,每人面前一碗黍米粥,粥清如鏡,便是江家的晚餐。
江安義腦中浮現出油汪汪的大塊、焦的烤鴨、香噴噴的燒,還有尺許長的大蝦、長著長鼻的貝殼、如畫的糕點,這是妖魔的記憶,它在迷我的心境。江安義趕默念“太上老君”、“無量壽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將知道的神佛都請了個遍,那“邪念”慢慢消失了。
小口喝著粥,吃一口芋頭,想像著是燒得極爛的豬,江安義吃得津津有味,再筷子時,卻發現碗空了。
“給你,哥”,妍兒“咯咯”笑著,將手中咬過一口的遞過來,江安義紅著臉搖頭。
江黃氏停住筷子,笑道:“娘都忘記義兒、勇兒長大了,飯量也長了,明天娘多煮些。妍兒剛才吃了饅頭,義兒你就吃了吧。”
吃完飯,桌上擺上油燈,江安義照例在燈下苦讀。江黃氏在一旁編竹籃,江安勇蹲在地上將竹片破一條條竹,妍兒等他破好后將竹小心地放在娘的手邊。
油燈散發出淡淡的暈,和溫暖,一家人的影在燈下溶一團。
突然,江黃氏手一,將指頭放在里吮吸著。娘的手又被竹刺刺出了,江安義知道那雙手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口子。將燈蕊挑起些,江安義悄悄將燈往娘那邊挪了挪,屋亮堂了些。
江安義的心思再難集中,總想到娘手上那一道道的口子,淋淋地如同刺在心上,痛且抑著。好像妖魔的記憶里有不發財的法子,借來用一用?也不求豪富,只要能保證一家人食無憂,娘和弟弟不用那樣辛苦,自己能安心讀書就行。
“義兒,怎麼不讀了?”耳邊響起娘的聲音,江安義連忙低頭繼續讀書,“……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夫子告誡讀書人要安于窮困,堅守德行,只有小人才會因為窮苦而胡作非為。江安義悚然而驚,這妖魔潛在我上,無時無刻不在著我,我要堅守本心,不為妖魔所趁,不給他做惡的機會。
于是,江安義輕聲而堅定地誦著:“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在家人期待的眼神里再次靜下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