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
九江郡,壽春,袁軍的遷都計劃已經進了尾聲。
可現在的紀靈,卻一點兒都高興不起來。
因爲在遷都這段時間,九江郡的形勢又發生了變化。
劉備在北,自不贅述,關鍵在於呂布與孫策兩家再度進軍。
前文曾說,呂布這人南下主在劫掠。
之前與袁戰之時,便已經劫掠過鍾離,此次南下之後,便依照舊時路徑,本直接西進陵,進軍西曲,以攻壽春。
但還未至陵,便被雷簿所阻。
呂布麾下獨有許汜、王楷等泛泛之輩,未曾看出袁軍算計。
見雷簿不接戰,便向呂布獻計繞過陵,先取西曲!
結果大將張遼聽此,卻表示繞城而去乃是兵家大忌,與其取西曲,不如先取東邊與廣陵郡界的東城,防備敵軍兵馬增援!
呂布思慮之後,同意了張遼之意,使張遼領三千兵馬突襲東城。
張遼得令之後,晝伏夜出,親至東城門下,見敵軍東邊防備薄弱,便令偏將佯攻西門。
那東城守將,名爲戚寄,乃是袁特地派來的東城守備。
見得敵軍攻西門,他即調兵增援。
結果卻被張遼抓到機會,親點二百餘人,以繩索攀附上城,一舉奪取了東門的控制權。
守將戚寄見城門被破,戰張遼不過,只得退回壽春。
而東城告破,則宣告了袁軍的九江郡與廣陵郡被分割了兩塊。
廣陵援軍要想增援九江,就要先奪回東城。
呂布那邊取了東城,孫策在南邊也沒閒著。
因爲秦瑱的蝴蝶效應,周瑜提前回到了孫策麾下,隨後便給孫策謀劃了進軍之略!
在周瑜看來,此次進軍九江,對孫策意義重大!
這不僅意味著孫策能出袁束縛,正式爲一家諸侯,也關乎著孫策能否在江北奪取一塊進軍基地!
故而面對三家同進的狀態,周瑜對孫策表示。
當前兩家在北,北地他們鞭長莫及。
不如緩進壽春,先取九江南部諸縣,以歷爲基,取阜陵、全椒、浚道等地站穩腳跟。
再奪取合,以合爲基,最後北進奪取壽春。
不得不說,周瑜的戰略眼極爲獨道。
即便現在孫策還未奪取江東,他卻已經在幫孫策規劃北進之路。
而九江郡的城池分佈也很有特點,不像其他郡縣均勻分佈。
北部以淮水爲線,分佈了大量主要城池。
南部以兩湖爲源,城池分佈於兩湖周邊。
而合,正是南北分界的戰略要地。
依照周瑜的說法:“此戰之利,不在於取壽春,而在於合,只要合手,來日進可逐鹿中原,退可再取廬江,雄踞江南!”
面對周瑜提出的戰略構想,孫策自然沒有意見,奪取歷之後,便相繼取了阜陵、全椒等地,正在向浚道城進攻之中!
如此兩家進攻之下,饒是紀靈也覺頭疼不已。
想著自己沒有什麼辦法,索將袁渙找來商議道:
“現在我軍錢糧皆去,已無後顧之憂。”
“先生可否思慮一破敵之策,擊敗來犯之敵?”
然則袁渙這人頗爲耿直,一聽就搖頭道:
“將軍,眼下商議破敵之策,實屬空談誤事!”
“我軍兵馬本就不夠,防守尚且有失,何談主進攻?”
他意思很直白,現在兵馬不夠,守我都難守,你讓我破敵?
見自己提議被袁渙否決,紀靈也不生氣,直接反問道:
“那先生可有何堅守之策?”
而這個問題,恰好問道了袁渙的點子,他這個人智謀不差,雖不善謀詭計,卻也能看出敵軍戰略,直接便對紀靈道:
“當前敵軍三路前來,劉備、呂布各有萬衆,雖近壽春,我軍卻可堅守!”
“唯有孫策在南,兵馬足有兩萬,背靠長江,若讓其站穩腳跟,我軍日後便無力驅逐。”
“而如今孫策自歷渡江,並不北上,可見其心在南岸,必取合等地。”
“故我軍不妨先增兵合,斷其所念,再派細作南下,散播流言,言說劉表與劉繇舊部聯合進攻丹,則孫策必去!”
“孫策若去,劉呂兩家不足爲患,我軍自可堅守!”
紀靈聞言,想著這也有道理,現在他手上兵馬還有三萬,只要孫策不北上,那憑劉備和呂布兩家對他造不威脅。
可想了一會兒,他又對袁渙苦道:
“可如今我軍已經分兵抵兩家,還有何可增援合?”
他手上攏共就這點兵馬,現在派出去一萬三千餘,還剩一萬多在城,總不能拿這點兵馬增援合。
同樣,廬江劉勳雖然有兵馬,但鞭長莫及,上前要防備孫策西進廬江,也沒有兵馬可派。
不過顯然早已考慮過此事,便對紀靈道:
“將軍可調六安秦翊所部,他所部尚有七千在外防備賊寇。”
“如今外敵爲患,些許賊可先不顧,當以外敵爲主。”
“現在合有兵馬兩千,加上秦翊所部七千,足以讓孫策難以奪取。”
秦翊亦是袁麾下舊將,本爲南人,後袁失了南,便將秦翊任命爲校尉。
又因廬江、九江水脈縱橫,賊衆多,有陳策在廬江北部擁衆數萬,鄭寶、許幹、張多等人在巢湖等地盤踞。
爲了防止這兩賊聯合一,袁便讓秦翊帶領七千士卒屯駐於兩湖之間的六安縣。
聽著袁渙要調秦翊,紀靈不由眉頭一皺,似陳策等賊皆不是小賊,輕易調駐防兵馬,並非上策。
可他一想,要是合守不住,六安早晚要落敵手。
與其猶豫,不如先把孫策這邊穩住!
想了一會兒之後,紀靈便同意了袁渙的建議,急忙下達將令調兵馬。
可沒想到他調兵馬的使者剛離去,便見一士卒來報道:
“將軍,禍事了,我軍陳蘭、萇奴所部已被劉備所破!”
“現在當塗、下蔡等地均已敵軍之手!”
一聽到這個消息,紀靈便如雷擊,袁渙也是怔在當場,不敢置信道:
“陳蘭、萇奴兩者皆敗於劉備之手?此事當真?”
即便劉備對他有提拔之恩,可聽到這個消息,他還是忍不住直呼出了劉備之名。
無他,實在是因爲這個消息太過勁了一些。
就他們報顯示,劉備總兵力頂天也就一萬多一點。
而陳蘭、萇奴兩軍加起來足有八千人之多!
而且,更重要的是,劉備軍是攻城戰,而他們是守城戰!
就算排著隊在城上讓劉備砍,那也不可能敗得這麼快!
袁渙的質問之言,也讓紀靈反應了過來,瞪眼死死盯著小卒道:
“爾敢謊報軍?”
那小卒本是前來報信,那想這兩人竟會如此,嚇得腳發,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道:
“還請將軍明鑑,小人哪敢謊報軍!”
“若將軍不信,陳蘭將軍現在就在城外,將軍自可喚來問話!”
一聽陳蘭都到了城外,紀靈雙眼幾乎要冒出火來,大怒道:
“陳蘭匹夫,丟了城池,還敢回來?”
“來人,與我去城外拿了陳蘭,城來見!”
他一聲說罷,左右便急衝衝朝外行去。
袁渙則是揹著手來回踱步,想不清楚問題到底出在了何。
而與此同時,陳蘭正在城外等候,雖然騎在馬上,卻有些侷促不安。
他也知道自己犯了大錯,多半會被懲戒。
可到底紀靈會如何反應,他也想不出來。
正在焦急等待呢,忽見城門轟然開,從中行出了一支人馬,當先一人形容冷肅道:
“陳蘭何在?”
陳蘭不見紀靈影,還以爲紀靈不在,忙上前道:
“末將便在此!”
可他話一說出,便見那人冷喝道:
“來人,與我拿進城去,與將軍問罪!”
不等陳蘭反抗,幾個士卒上前便將陳蘭拉下馬來縛城。
陳蘭見狀,心知紀靈怕是要將他斬首。
於是一路喊冤,直到郡府之,不等紀靈問話,便高呼道:
“將軍,末將冤枉,末將冤枉啊!”
此時紀靈坐在堂上,一聽便瞠目怒喝道:
“汝失城陷地而來,某尚未論罪,汝有何冤?”
陳蘭也是個能屈能之人,聞言即大哭道:
“末將知辜負將軍重託,將軍必要問罪!”
“然則此番失城,並非末將之過,若將軍便此殺我,便是冤枉了末將,末將便是做鬼亦有怨氣!”
紀靈一聽這話,自是惱怒不已,心想此人無理至極,丟了城池還在此狡辯,自是越想越氣,高呼道:
“便隨汝意,先斬了你,即是有冤,化鬼前來尋吾便是!”
陳蘭哪裡能想到自己反應會激起紀靈殺心,頓時哭天搶地,連道饒命。
還是袁渙看不過去,上前對紀靈勸道:
“今大敵當前,先斬家人,不利於軍。”
“即其言說有冤,不妨聽之,若果有冤,酌置,若無冤,再行問罪!”
“如此,日後陛下知曉,也不好責將軍之罪!”
見袁渙提起袁,紀靈這才鬆口道:
“也罷,即是先生相勸,我便先留他命!”
說著,他輕蔑的看向陳蘭道:
“汝有何冤,先行道來,若是胡言語,某必不容!”
陳蘭見自己能活,忙連聲道謝,又對袁渙稱謝,隨之便跪倒在地,泣聲道:
“將軍,此戰末將兵敗,並非末將輕敵冒進,實是敵軍智謀之士太過了得!”
聽得這話,紀靈不由和袁渙對視了一眼。
敵軍智謀之士太過了得?
這開什麼玩笑!
劉備從丟徐州至今,哪裡有過什麼智謀之士!
ps:上一章寫的時候眼花,把下蔡城寫了上蔡城,已在章更改
女主超級強大,冷酷腹黑,回眸一笑,天下風雲亂!她,長公主府唯一的嫡女,卻是舉國皆知的廢物!當清冷的眸子睜開,她已是21世紀最危險的天才殺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當病秧子小姐展露鋒芒,驚才絕艷,天下無數男女為之傾倒……他是絕色的暗夜之王,冷血無情,亂世中和她相逢,一曲琴簫合奏,自此天上地下,生死相隨。
傅胭穿越後當了十二年丫鬟,總算等到能出府了!可是,想順利出府先得找個相公?要不,這個鐵憨憨先湊活下……農家小子蕭烈心裡有個神仙白月光,不敢肖想,遠遠望見一次便能激動難眠。有一天,白月光主動找上門,說要嫁給他?娶!馬上娶!敢嫁我就拿命寵她一輩子!
貞觀大唐,江山如畫;長安風流,美人傾城。 妖孽與英雄相惜,才子共佳人起舞。 香閨羅帳,金戈鐵馬,聞琵琶驚弦寂動九天。 …… 這其實是一個,哥拐攜整個時代私奔的故事。
21世紀的暗夜組織有個全能型殺手叫安雪棠,但她穿越了。穿越第一天就被賣給了一個殘障人士當妻子,傳聞那人不僅雙腿殘疾還兇殘暴戾。可作為聲控顏控的安雪棠一進門就被那人的聲音和俊美的容貌蠱惑住了。雙腿殘疾?冇事,我能治。中毒活不過半年?冇事,我能解。需要養個小包子?冇事,我養的起。想要當攝政王?冇事,我助你一臂之力。想要生個小包子?呃…那…那也不是不行。
她身懷絕技,一朝穿越,竟成了人人可欺的癡傻公主。秉著只要馬屁拍的好,沒有大腿抱不到,機智的她成功貼上了獨攬大權的攝政王!被人欺負了?皇叔來報仇!想做生意了?皇叔來出資!從此,過上了耀武揚威,被皇叔偏愛的日子看著滿屋子的綾羅綢緞,奇珍異寶,云音音無比感動,“皇叔,你對我真好,你有什麼愿望?我替你實現。”“本王想要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