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魏征一臉正經的從眾人之中站了出來,看向李世民。
拱手道:“陛下~自去冬以來,關中地區遭遇百年以來的大旱,導致今夏顆粒無收。
目前,關中地區的旱雖然得到了緩解,但實際上是將江南府庫中的存糧全都調來了關中,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多月以后,朝廷種下的紅薯不能夠大收,那麼將會面臨全國的荒問題。
現在突厥與薛延陀之所以會南犯我大唐邊境,也是因為這次旱給了他們機會。
一旦戰事一起,在各方面的消耗都是極大的,首當其沖的便是我大唐目前缺的糧食!
依照大唐律,雖然有專門的軍糧供應軍隊,可此去邊關路途遙遠,為十萬大軍提供補給,就需要征發近十萬民夫為他們運送軍糧。
算上沿途的消耗,真正能夠送到戰場大軍手里的糧食怕是要減一半還多,而且還要給民夫們準備沿途返回的糧食。
不僅如此,運送軍糧的路程中的,沿途的匪患也是一個大問題,若是軍糧被搶,前方將士不能吃飽飯,只怕會搖軍心。
古兵法有云“兵馬未,糧草先行。”。
現在正是我大唐糧食缺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與突厥和吐谷渾全面開戰,一旦陷戰爭的泥淖里面,各方面供應不及時的話,將會引發極大的社會問題。
因此,臣不同意現在與突厥和吐谷渾全面開戰,戰爭,是一件極為勞民傷財的事。
特別是現在我大唐陷荒的況下,開戰絕對不是最合理的選擇,還請陛下三思!”
魏征這人,是歷史上有名的諍臣,常常以敢說真話,不畏強權而聞名,幾乎所有事,魏征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天下百姓。
因此,魏征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與突厥和全面開戰,給李世民扣了一個勞民傷財的帽子。
也的確,現在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哪里還有多余的錢糧用來打仗呢。
聽見這話,長孫無忌和杜如晦等人也都沉默了下來,最為李世民的心腹之臣,他們當然最清楚現在大唐的國力是什麼樣子。
若是沒有今年關中的這場旱災的話,大唐或許還能擺出架勢與突厥、吐谷渾大戰一場。
可因為這場旱災,一旦打起全面戰爭,那錢和糧食就跟水一樣嘩嘩的往外流,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是本打不贏這場戰爭的。
而薛延陀和突厥他們就不同了,游牧民族本來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對國家則個概念很弱,贏了就搶東西,輸了跑就是了,本不會考慮那麼多。
聽完魏征的那番話,看著朝堂上沉默下來的大臣們,李世民也沉默了。
在薛家村待的這段時間,老百姓們過的怎麼樣,他是最清楚的。
一旦戰爭打響,勢必會加重老百姓們的負擔,再加上現在的旱,民間的老百姓可真就是苦不堪言了。
“陛下~剛才魏大人所言,主要是擔心軍糧的問題,據臣所知,這次旱災并沒有用朝廷的軍糧。
若是運輸得當,朝廷的軍糧能夠及時的送到邊關,也是能夠支撐和突厥與吐谷渾一戰的。
現在只需要解決軍糧的運輸問題,減沿途的消耗,或許就能解決魏大人的擔憂了。”房玄齡這時候也站了出來,拱手道。
“有道理,要是真能減運輸軍糧的消耗,打一個突厥和吐谷渾又算的了什麼?”
“不錯,早知道這些,當初在邊關多建幾座糧庫就好了~”
……
房玄齡那話說出來,立馬就得到了幾位大臣的同意,紛紛覺得現在關鍵的問題是要解決軍糧運輸的損耗問題。
聽見這話,李世民坐在龍椅上面突然想起薛海正在修建的那條水泥路,如果真按薛海說的那樣,水泥路能夠大大短兩地通行的時間,如果現在有一條從長安通行到邊關的水泥路,那麼軍糧運輸的問題豈不是就迎刃而解了?
可惜,現在薛海的那條路都還沒有修起來,一切都只能是想想罷了。
面對魏征提出來的議和方略,一眾大臣們雖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但都不是解決問題之道,糧食短缺的問題還是不能很好的解決。
而自古以來,吃飯就是頭等大事。
“唉~難道朕才登基第二年,就又要去向那突厥人乞和麼~”見一眾大臣們都束手無策,李世民不在心里哀嘆了一聲。
“陛下!臣有辦法了!”
正在這時,長孫無忌突然在人群中驚呼了一聲,像是想到了什麼絕妙的辦法一般。
聞言,李世民立馬來了神,道:“卿速速講來~”
“陛下,剛剛房大人已經說了,朝廷儲備的軍糧是足夠的,現在要解決的是負責運送軍糧的民夫們的口糧問題。
十萬大軍的口糧需要征發十萬民夫運輸糧草,陛下可還記得薛家村的紅薯?
當初那薛海一畝地能夠挖出一千多斤的紅薯,他薛海說種了有一百多畝的紅薯,全挖出來,也就是十萬多斤紅薯。
而且這紅薯的飽腹非常強,配合以小米煮粥,亦或是烤紅薯讓人吃了以后都能十分頂。
若是朝廷能夠將薛家村那一白多畝地的紅薯征收了充作軍糧,這樣算去沿途民夫們的損耗,送到大軍手中的糧食也足夠支撐他們與突厥和吐谷渾進行作戰了。
陛下,不知以為如何啊?”
就在一眾大臣們因為這糧食問題一籌莫展的時候,長孫無忌突然想到了薛家村那片綠油油的紅薯地。
一想到薛海坑了自己八萬多錢,長孫無忌就計從中來,想讓李世民下旨去征收了那些紅薯,以解自己當初的怨恨。
而且還可以順便解決了魏征所擔心的民夫們在沿途的損耗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李世民在聽見長孫無忌的建議之后,眉微皺了起來,征收薛海手里的紅薯充作軍糧,這個問題他不是沒有想過,只是~
總之一句話,張大少爺確實是一位非常非常難得的好人,謙謙君子,絕對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當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張大少爺兼張大探花再是好人,總有一批心胸狹窄、心理變態、居心叵測、缺乏教養的宵小鼠輩對他是百般詆毀、萬般污衊——至少建奴們和包衣奴才們就沒一個能看張大少爺順眼的。為什麼呢?因為咱們的張大少爺活生生的毀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毀了康乾盛世!惡狠狠的毀了被包衣奴才無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純架空古代日常+無系統+歷史種田文+爭霸蘇牧一朝穿越到了大魏,成了一戶商賈家的養婿,發現贅婿在大魏沒人權,自己竟然是最下等的民,地位也就比家奴稍微好點,想要逃走,但他又怎知,妻子早已將他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又豈會讓他輕易逃走。經歷一番掙扎逐漸發現岳父和妻子其實一直未曾薄待他,這才逐漸接受贅婿的身份。蘇牧:“茅房衛生環境太差....做個馬桶改善生活。”馬桶做出來的那天,妻子直接將圖紙搶走。沈云初:“你人都是屬于我的,你的東西自然也是我的。”蘇牧無語問天:“如此妖孽的妻子,為何讓我給她當贅婿,我要離家出...
一個千門高手,因為一道閃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大唐永徽四年。自此,一個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都為他起舞。不管是剛剛即位不久的唐高宗,還是當下權傾一時的長孫無忌,又或者是未來將會成為千古第一女皇的武則天。 “真相是痛苦的,現實是殘酷的,誠實是傷人的,於是我試著讓他們永遠都活在我那美麗的謊言下。”----韓藝。
一個雇傭兵附身在大明萬歷年間的勛貴次子身上,他會給大明朝帶來怎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