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兒笑笑,“是啊,這位大嫂。我家主子從北方遷回來老家,我們是他們在北方買的仆人,口音不是這邊的,讓大嫂見笑了。”
“哦,原來這樣啊!”這位大嫂眼神有幾分自得,是良民,比奴仆高人一等。
不過一想到對方有主子,那可是大戶人家,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不能欺負,說話還得客氣點。
就在排隊的工夫,這位大嫂跟柳盼兒聊了很多。
柳盼兒打聽到很多事,比如買蔬菜種子,買油鹽醬醋,要去不遠的那家雜貨鋪子;想買賣糧食,牛羊,要去東市;要買布,要去西市。
跟這位趙大嫂聊天的時候,柳盼兒也發現南方的百姓真的很富庶,就算普通的農戶家里只要有幾畝地,就夠生活,還有盈余。家里勤快點,養蠶,家里就能多一筆收,過得頗為富足。
柳盼兒語言能力很強,基本上能夠聽懂趙大嫂的話。又跟著打聽種植水稻和各種蔬菜的方法。
趙大嫂買了幾斤糧種,離開。
柳盼兒仔細觀察當地人在購買糧種的時候,說的那幾句當地話,小聲練習。
李大寶看著娘親認真地學習當地的語言,居然學得很像。
更讓李大寶到吃驚的事發生了,等到到他們買糧種的時候,娘親已經能夠練地用當地的語言購買糧種。
小伙計很忙,還以為柳盼兒是當地人,不敢欺負,也不敢斤短兩,足額稱了一千斤的良種,裝在十個大麻袋里。
牛車上放了六個大麻袋,地上放了四袋,等著李村長和李大山過來。
李大寶豎起大拇指,“娘,你真厲害,這麼快就會說當地話了。”
柳盼兒笑笑,“咱們想要留在當地,就必須學當地說話,否則永遠都不能融這里,被當地人排斥。你們還小,更好學,可別懶。”
李大寶點頭,用當地話跟柳盼兒說話,“娘,我知道了。”
柳盼兒稱贊,“也不錯,咱們趁著村長還沒來,仔細聽,跟著學。”
母子二人,都是聰明好學之人,很快就學到了很多句子,兩個人還互相對話。
李村長和李大山趕著牛車回來,兩個人都有些生氣,覺得買貴了,但又不得不買。
李大山跟李村長一邊把糧種搬到那車上,一邊嘆息一聲,“村長,咱們不會說當地話,吃虧了。”
李大寶點頭,“村長爺爺,咱們不會說當地的話,的確不好,以后咱們要經常學。對了,我娘有個好辦法,就算你們不會說當地話,但也不會被人欺負。”
李村長好奇,看向李大寶,問:“你娘有什麼好辦法?”
“我娘說,咱們是跟著主子一起南下的仆人,不會說當地話。當地人看在大戶人家的份上,也不敢明著欺負咱們。”李大寶回答,他從母親跟那個趙大嫂的對話,聽出來了。
李村長恍然大悟,“對,以后就這麼說。”
柳盼兒笑笑,“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得已為之。咱們在當地安家落戶,就必須學當地的話。好了,大叔,你們看著牛車,我去買點蔬菜種子,再買點鹽。”
村里人讓捎東西,來縣城一次,能買的,全部都買。
因為柳盼兒從趙大嫂那邊學到了當地一些話,再加上各種油鹽醬醋和蔬菜種子的名稱,在雜貨店購買種子的時候,沒有被歧視,也沒被欺負。
李大山不由稱贊,“這元青家的,就是聰明,來縣城這麼短的時間,就能說當地話了。”
李村長也慨,“這一路上,多虧了元青家的。識字又會算,而且還會武功,出一定不簡單,元青好運道,娶了這麼一個好媳婦。”
“只是這元青家的以前壞的,特別兇,對孩子也不好。”李大山小聲說,很好奇柳盼兒的改變。
雖然李村長以前對柳盼兒做的事有所耳聞,但畢竟很親眼看到,“元青家的,這麼年輕就做了后娘,換誰,都不樂意。再加上元青的父母,苛待人家。
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還要種地,可難了。你看看現在能把孩子養好,一路逃荒,孩子都保住了,就不容易。以前怎麼樣,咱們不苛求,就看以后。”
李大山也點了點頭,“村長說的是,元青家的已經買好了,咱們快點回去。”
柳盼兒把一大麻袋的東西放在牛車上,親自趕著牛車跟在李村長的牛車后面出城。
因為牛車上拉著好幾百斤的東西,再加上還坐著人,速度很慢。
老黃牛累的張著著氣,李村長不得不停下來,讓黃牛吃點草喝點水。
柳盼兒趁著休息的時間,在路邊采集很多五六的花朵,編織幾個花環。
因為今天忙著趕路,柳盼兒沒有時間去另一條街買紅頭繩,對兒阿蓉食言,所以用花環代替。
休息一會之后,李村長再一次上路。
為了減輕重量,除了趕車的人坐在牛車上,另外一個人只能下來走路。
就這樣替換著,終于在天黑之前回到李家村安的地方。
周翠花放心不下催著大兒子來村口等著。
“爹,你們可回來了!”李元嘉連忙激喊道,跑過來幫忙推著牛車。
老黃牛今天很累,現在已經疲憊不堪。
李元嘉這一嗓子喊過來,村里人紛紛過來幫忙。
牛車上的裝稻種的麻袋,被抬到竹棚里。
李楠和李小寶看到娘親回來之后非常開心,爭先恐后跑向柳盼兒,“娘,娘!”
柳盼兒手里拿著花環,戴在李楠的頭上,“今天忙著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逛街,只給你們做了花環。等以后再去縣城,一定給你和你姐姐買紅頭繩。”
李楠戴著花環在柳盼兒的面前轉了轉,“娘,花環就很漂亮了。這些是給姐姐們的嗎?”
柳盼兒點頭,“是的,拿給姐姐戴上吧!”
孩子懂事,柳盼兒非常高興,但也有點心酸。
要努力掙錢,改善生活。不僅吃飽,還要買新的布料做服,給兒們買好看的頭花首飾,讓兒子們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