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軍事歷史 揚明 第1694章 應對(中)

《揚明》 第1694章 應對(中)

"爾等的意思,是打算強到底?"

    不知過了多久,鄭柞聽不出息怒的聲音終是於大殿悠悠響起,引得前桌案擺放的燭火都是為之一,將其臉映襯的愈發晦不定。

    "王爺,今次明國不宣而戰,擺明了是打算重現永樂年間舊事,恢複趾布政司,滅我安南國。"

    "還請王爺,切勿心存僥幸。"

    撲通一聲,殿的文們便是跪倒一地,爭先恐後的朝著上首的鄭柞呼喝道,唯有幾名對"鄭氏"忠心耿耿的武將茫然無措的楞在原地,似是不懂殿氣氛為何突然如此劍拔弩張。

    "嗬,永樂年間的舊事?!"

    對於眼前朝臣的苦口婆心,鄭柞並未予以理會,而是麵帶不屑的譏笑一聲,眸子中滿是嘲弄。

    永樂年間,因彼時的胡朝皇帝胡季犛擅殺陳氏後人,並伏擊明廷軍隊,明廷祖皇帝遂下定決心,派遣大軍征剿安南,並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攻克安南全境,生擒胡朝皇帝,將其押解回京。

    但胡季犛終究是"安南之主",地位不同尋常,盡管被押送回明廷京師,卻得到了明祖的寬恕,被賜予職,允其在南京居住。

    可是隨同胡季犛一並被押解進京的胡朝大臣們便沒有這般走運,皆是由昔日的權貴淪為了階下囚,有的更是直接被刀劍加

Advertisement

    眼下這群朝臣們此時重提永樂年間的舊事,與其說是擔憂安南恐有滅國之危,倒不如說是擔心自己及後家族的命運。

    "王爺,還請三思吶。"

    興許是覺得眼前的鄭柞依舊不為所,幾名份顯赫的文在彼此對視了一眼過後,猛然將聲音提高了不,再次重複。

    倘若此時立於皇位旁邊的是,是掌權許久的鄭梉,他們這些人縱使心中百般不願,但也不敢"仗義執言"。

    但如今鄭梉已是死於軍之中,鄭柞雖是其生前欽點的繼承人,卻也不住他們。

    "罷了。"

    "就聽你們的吧。"

    對峙半晌,鄭柞的氣氛突然一滯,在幾名武將不可思議的眼神中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眼前這幾名白發蒼蒼的老臣可是曾經輔佐其父祖數十年的肱骨,手中皆是握著莫大的權柄,就連他也不敢等閑視之。

    若是執意堅持與明廷"和談",誰也不敢保證這些朝臣是否會做出某種過激之事。

    畢竟,他幾名異母弟可是一直對他的位置,虎視眈眈。

    "王爺英明。"

    聽得鄭柞終是放棄與明國"和談"的念想,殿中文紛紛出言恭維,唯有幾名武將麵

    明廷大軍來勢洶洶,他們真的能守得住嗎?

Advertisement

    ...

    ...

    待到心思各異的朝臣們告退之後,著蟒袍的鄭柞微微瞇起眼睛,若有所思的旁的龍椅,作很是遲緩。

    "你喜歡這位置,那便讓給你坐。"

    良久,一道有些沙啞的聲音於幽靜的大殿響起,使得鄭柞手上的作為之一僵,但很快又恢複如常。

    "燙手的山芋罷了。"

    對於這有些沙啞的聲音,鄭柞好似並不陌生,又是一聲慨之後,便緩緩坐在了那張鎏金龍椅,居高臨下的盯著緩緩於左側偏殿走出來的男子。

    "本王聽說,前些時日明廷大軍抵達高平府城的時候,那莫敬寬特意換上了明國的袍,親自領著城中文武向大明紫城方向行臣子禮。"

    "陛下您也是明廷冊封的安南都統使,卻依舊著龍袍,這可是逾越大罪啊。"

    著眼前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後黎皇帝黎維祺,鄭柞臉上好似有無盡慨,略有些嘲弄的譏諷道。

    "朕還以為你死於軍之中了。"

    麵對著鄭柞的嘲諷,後黎皇帝黎維祺臉上沒有半點異樣,反倒是自顧自的尋了把座椅,將其搬至大殿中央之後,方才不輕不淡的回應道。

    "陛下很希我死?"著眼前昔日由其父親手扶持的傀儡皇帝,鄭柞聲音中的慨更甚。

Advertisement

    曾幾何時,他和他的祖父,從未將有名無實的後黎皇帝放眼心中,因為在安南國人人皆知,所謂的後黎皇帝不過是他們鄭氏家族扶持的傀儡,這安南國真正掌權的,乃是"鄭主"。

    縱使是現在,隻需要他一聲令下,於宮殿外值守的侍衛便會闖進來。

    而明日,宮便會傳出皇帝黎維祺因病暴斃的消息。

    "或許吧。"

    "倘若你死於軍之中,朕便可順理章的向明國投降。"

    "但是如今你回來了,朕便沒有選擇的權利了。"

    一聲長歎過後,後黎皇帝黎維祺略有些複雜的低喃道。

    在安南國,世人皆知他黎維祺是由上任"鄭主"鄭鬆所扶持的傀儡皇帝,但卻有人知曉,他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全靠著眼前的鄭柞。

    萬曆四十七年,彼時的後黎皇帝黎維新不甘大權旁落,遂聯合鄭鬆次子,準備暗殺鄭鬆,奪回大權。

    但因為考慮不周,於安南國權勢滔天的鄭鬆提前一步收到消息,並當機立斷的"廢黜"後黎皇帝黎維新,迫其禪位。

    出於對自權柄和安危的考慮,鄭鬆本打算擁立黎維新的子登基,從而更好掌控安南。

    但因為鄭柞與黎維新的長子黎維祺年紀相仿,乃是年玩伴的緣故,鄭柞遂勸說自己的父親,最終擁立了黎維祺登基稱帝。

Advertisement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黎維祺全靠鄭柞方才能夠登上帝位。

    可因為二人份立場的不同,在黎維祺登基為帝之後,也是不可避免的與權臣鄭鬆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矛盾,使得兩位年時的玩伴也是漸行漸遠。

    "陛下有些天真了。"

    "外朝的那些大臣,不會允準你投降的。"對於黎維祺的回答,鄭柞並沒有太多意外,甚至十分理解。

    畢竟眼前的年玩伴雖然在名義上是後黎皇帝,但實際上卻毫無自由可言,一舉一都被人所監控,與牢獄中的犯人並沒有什麽不同。

    如若明國真的占領了安南,重新恢複"趾布政司",對於眼前的後黎皇帝黎維祺而言,未嚐不是一種解

    "是啊,朕知曉。"像是被旁人中心事一般,後黎皇帝黎維祺的神突然黯淡下來,滿臉苦的盯著上首的鄭柞。

    幽靜的大殿,兩位年玩伴四目而視,遲遲不發一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