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貴公子 第二十三章:封爵

《唐朝貴公子》 第二十三章:封爵

(4, 0);

  陳正泰被喝斥聲嚇到,有點懵。

  自己說錯了什麼嗎?

  沒什麼不對呀,唐太宗本來就推崇的是君輕民貴,所謂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可此時,陳正泰卻發現,殿中的氣氛竟一下子張起來。

  厲聲斥責陳正泰的乃是李世民邊的一個老宦,老宦漲的通紅,一副厭惡的樣子,死死的盯著陳正泰。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𝕤𝕥𝕠𝟝𝟝.𝕔𝕠𝕞

  陳正泰哪裡知道。

  民貴君輕,尤其是這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番話,雖是古已有之,可實際上,當著皇帝喊出這句話,其實還是大逆不道的,現在不過是貞觀三年,此時李世民還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自己的這一番主張。

  這得在數年之後,魏徵在諫言中提出這個思想,而後李世民虛心的接

  也即是……對於當下這老宦而言,陳正泰這個小子,居然當著皇帝的面,說什麼百姓比社稷,比皇帝還要要,這還了得,這傢伙要反了天不

  老宦乃是常侍,名張千,張千倒不是厭惡陳正泰,只是覺得這個小子實在是口無遮攔,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也敢在陛下面前造次。

  在他心裡,這天底下誰能比皇帝陛下要,至於那些小民,不過草芥而已,陳正泰這番話,往重了說,就是大逆不道。

  大唐皇族自稱自己是老子的後人,所以推崇的更多是老莊之學。

  當然,儒臣們依然也有自己的主張,可是當下的儒臣們,更多的提倡君臣之道,卻很拿孟子的君貴民輕來說事,畢竟……這等同是故意給皇帝臉看。

Advertisement

  常侍張千板著臉,呵斥了陳正泰一句之後,面上殺氣騰騰,繼續尖的嗓子大喝道:「什麼君輕民貴,皇帝陛下是九五至尊,貴不可言,你再敢胡說,難道不怕治罪嗎?」

  陳正泰一臉懵,臥槽……

  難道……我特麼的又說早了?

  這就是對歷史半生不的壞啊。

  不過這個宦討厭的,有點沒有眼,我陳正泰拍一下自己恩師的馬屁,那是為了生活。

  你特麼的一個宦,也想騎在我的頭上。

  陳正泰於是肅然正道:「你一個閹人,又懂什麼?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這樣的道理,你豈會明白。」

  君貴民輕這個道理,李世民不是不懂,畢竟,這是孟子的主張。

  陳正泰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世民並不介意,甚至他覺得陳正泰很識大

  當宦張千站出來呵斥陳正泰的時候,李世民卻依舊冷眼旁觀,他倒是想借張千來殺一殺這個小子的銳氣。

  畢竟年輕人銳氣太盛,不是好事。

  可當陳正泰說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時,這一番話就好似是箭矢一般,直扎李世民的心臟。

  李世民虎軀一震,他的虎目之中,猛地閃出了彩。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豈不正是數千年來治興亡的道理嗎?

  這道理看似是樸素,可實際上,卻是一語切中要害的啊。

  是至理啊!

  不,某種程度而言,這幾乎是李世民的一張王牌。

  同樣的話,在其他的時代,可能效果並不明顯。

  可現在...卻是在貞觀年間。

  歷史上的李世民虛心接這番話,甚至將這一番話提到了如雲端一般的高度,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

Advertisement

  這牽涉到的,其實是整個法理問題。

  何謂法理?

  即為何李唐能坐江山,李世民能做天子。

  譬如大漢皇朝,它提倡的乃是天命。

  可是...經過了百年的戰之後,天命之說其實已經漸漸沒落了,這百年來,不知幾人稱王,更不知道多人稱帝,你李唐自稱自己天命所歸,那麼隋煬帝又何嘗不是天命所歸呢,那些稱帝的草頭王們,不也曾黃袍加

  連年的戰,使人們對天命嗤之以鼻,深信的卻是「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當為之」這樣的道理。(5,0);

  既然天命不再管用,也無法讓人承認李唐的法理,李世民就必須尋找新的法理基礎。

  可搜腸刮肚下來,卻依然是左右為難,難道李唐要提倡忠孝嗎?

  只是這樣的孝治天下,卻又有了一個致命的問題,即當今皇帝,是靠玄武門之變,誅殺了自己的兄弟,迫自己的父親退位,才得來的天下,若是提倡忠孝,那麼當今皇帝自的污點就無法讓人信服。

  此時此刻的李世民,一直都在尋找一個合理合法的統治基礎,必須得讓天下人信服。

  可現在....

  李世民軀微微抖,猶如在歷史上,當他到了君輕民貴這番道理一下,以舟船來比喻君主的口號,太人心了。

  這就是朕苦苦搜尋的法理啊。

  什麼天命。

  怎麼忠孝。

  真的能讓天下長治久安嗎?

  天下興亡之道,不在此,朕能做天子,是因為這萬民化作汪洋大海,將朕這一艘舟船承載起來。

  朕是民心所歸!

  李世民不抑著自己心的激....

  一旁的常侍張千沒有察覺到李世民的異樣,見陳正泰當面頂撞自己,他倒是角勾起,笑了,自己是常侍,時刻侍候著皇帝陛下,自是得寵的,何況這陳正泰口出大逆不道之言,自個兒正好趁此機會,在陛下面前邀功,於是他嚴詞厲道:「亦能覆舟,你這是要造反嗎?陛下,老奴以為,這陳正泰……」

Advertisement

  「住口!」李世民豁然而起,殺氣騰騰,只是這住口……讓張千子哆嗦了一下,這好似是衝著自己來的。

  「陛……陛下……」張千忙是拜倒在地。

  李世民此刻渾上下已散發出了殺機。

  這等曾經屠盡千萬人的人雄在這一刻,卻有一種讓人說不出的窒息

  張千從未見過皇帝如此龍大怒,竟覺得魂飛魄散。

  「來人!」李世民不屑的盯著張千,發出冷冽的笑:「將張千拿下,鞭打二十。」

  一聲號令,外頭的衛聽罷,已是如狼似虎的衝進來拿人。

  張千卻是懵了,陛下……老奴這是在維護您哪,陛下咋不識老奴的好心?

  可此時,他整個人卻似癱了似的,整個人竟覺得毫無氣力,萬念俱灰,只磕頭如搗蒜:「老奴萬死!」

  衛已將張千拉了下去,不多久,便傳出了張千的哀嚎。

  李世民不為所,眼睛卻是凝視著陳正泰:「你真是膽大。」

  陳正泰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帝心難測了,立即道:「學生……是大膽了,還請恩師恕罪。」

  「你何罪之有呢……」李世民突然臉緩和下來,目中終於掠過了欣賞之:「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這是千古興亡的源啊。君若視民為草芥,則民生怨,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離。水能載船也能翻船,所以應該高度謹慎才是。梁師都敗亡,何嘗不是這樣的原因呢,朕正該引以為戒,切切不可如張千這等惡奴一般,自以為貴,而惹民生怨。陳正泰,你到底師從何人,這些道理是從誰那裡學來的。」

Advertisement

  李世民凝視著陳正泰,他心裡已經翻江倒海,此時已經開始盤算,將這一番話傳抄天下了。

  陳正泰鬆了口氣,果然,李世民不愧是李世民,看來,只要我陳正泰不在他面前作《沁園春,雪》,念一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再來一句俱往矣的話,以李世民的肚量,是絕不會加罪自己的。

  陳正泰眨眨眼,看著李世民:「咳咳……我師從的難道不是恩師您嗎?」

  李世民一愣……

  對呀!

  他是朕的弟子。

  他說出這番至理之言,在天下人看來,豈不就等於是朕說出來的。

  李世民居然發現,好像有這麼個弟子,並不是壞事!

  眼前這個陳正泰越來越不簡單起來。

  恩師……

  雖覺得陳正泰油舌,可這左一句恩師,右一句恩師,聽著卻令李世民心裡生出了幾分暖意。

  他呼了口氣,心裡又想,此人頗有才幹,又明大事理,孺子可教,或許……可以大用。(5,0);

  只是...

  他心裡了念頭,沉片刻:「你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見識,真是令朕沒有想到,當初你舉薦了馬周,而今又預言了梁師都的敗亡。憑此,討伐梁師都,朕便算你一樁軍功,朕敕你為縣男,授你五百永業田,食邑三百,如何?」

  封……封爵……

  不是有軍功才能封爵嗎?

  或者是……恩師真的看上了我?

  雖說縣男幾乎是最低級的爵位,可畢竟是爵位啊,正兒八經的鐵飯碗,何況還給五百畝地,還有食邑呢,當然,唐朝的食邑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可說出去還是很唬人的。

  哥們以後也是爵了,淡定,不要激,陳正泰心裡有一點疑

  大唐是有規矩的,也即是非軍功不封爵。

  顯然,陳正泰並沒有軍功。

  可皇帝為什麼要給自己封爵呢?

  陳正泰努力的平復了心,道:「敢問恩師,這五百永業田,要授在哪裡?」

  李世民萬萬料不到,這傢伙好似腦子有點不對,這個時候的腦筋竟是田的事,李世民道:「你要授在何?」

  陳正泰想了想:「長安城以西十數里,有一二皮,不妨將這裡的地,賜予學生。」

  那二皮附近,正是鹽池的所在。

  雖說地陳家算是買了下來,可將來這個地方鹽大量的煉了出來,誰曉得其他人會不會惦記上,可一旦為了永業田就完全不同了,這是朝廷欽賜的,乃是陳家子子孫孫所有,誰敢侵占?

  李世民沉默片刻,他通兵法,而對兵法有研究的人,最擅長的卻是悉地理,李二郎平時無事的時候,就研究長安附近的地形,哪裡可以藏兵,哪裡是制高點,他都瞭然於

  一聽二皮這地方,李世民不了起來,此地乃是鹽鹼地,幾乎種不出莊稼,朕賜你五百永業田,你不選沃的土地,卻偏偏選了不之地,這……

  難道是這個小子……以自己是皇帝門生自詡,還想高風亮節,免得讓別人說朕閒話,有好只給自己的門生不

  李世民本對陳正泰各種恩師的套近乎頗有幾分反,可此時,卻不由得心念一,這個小子……倒還算是知所進退。

  不過……李世民抬眸,見陳正泰歡天喜地的樣子,李世民眉一沉,雖說這個小子很有見識,學問也是不差,倒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人也懂得謙讓,不過此子畢竟年輕,朕豈能一味縱容他,需要好好敲打敲打,絕不可讓他驕橫起來。

  李世民跪坐在案以後,不,只是虎目之中,的掠過了幾分冷意。

  想到敲打二字,李世民濃眉之下,幾分嚴厲之現出來,隨即道:「朕賞罰分明,你有功勞,自然當賞,可你若有過失,這也當罰,前幾日,你讓馬周送來了一部食譜,可還記得嗎?」

  陳正泰道:「學生當然記得,噢,學生真是該死,見了恩師,一時喜不自勝,竟是忘了問一問……恩師,你吃了嗎?」

  一聽到吃,李世民就想起上一次喝那湯時令人作嘔的滋味,頓時牙一咬,厲聲道:「那湯形同泔水,惡臭無比,你竟敢獻給朕,你是何居心?」

  陳正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