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裝修公司馬總,陳勇回到了地下室,開始整理第一個保險櫃,這個保險櫃有2米寬,3米高,米厚,這麼大的保險櫃,裡面的的東西一定不了。
開啟保險櫃,保險櫃分三層,最上一層櫃框上有一張標籤,上面寫著唐朝字畫。
第二層標籤寫著宋朝字畫。
第一層標籤寫著元朝字畫。
陳勇心翻江倒海,激的無以復加。
他沒有馬上拿出畫卷檢視,而是開啟第二個保險櫃。
第二個保險櫃也分三層,最上一層是明朝字畫。
第二層是清朝字畫。
第一層是近現代字畫。
陳勇這時雙眼通紅,好想仰天大笑,高聲吶喊,讓聲音穿破蒼穹,讓世人都知道老子又撿了,撿到天大的。
如果這些字畫都是真的,那簡直就是富可敵國,普天之下,誰人有陳勇這麼多字畫?譚國華地下室裡還有三百名幅,而這裡也有多幾百幅,過是什麼概念?
陳勇慢慢的平復一下心,陳遠和黃東找紙和筆過來,陳勇要做好登記,接價值高低來分類。
陳勇先從唐朝開始,唐朝的字畫能儲存到現在,實在是難言可貴,不管是哪個名人的字和畫,那可老值錢老值錢了,哪怕就是一個字帖,都有可能是天價。
陳勇首先拿在手上的是一卷卷軸,陳勇慢慢解開兩條綢帶,右手輕輕按著卷軸,左手慢慢拉下。
出現在面前的是一個面目猙獰的畫像,陳勇到心中一驚,這也畫的太真了,人畫的栩栩如生,彩鮮豔。
這不是鍾馗嗎?這是鍾馗人畫像,再看印章和題跋,陳勇大吃一驚,這是畫聖吳道子的真跡!天啊!黃川修復大師這樣的絕世之品是怎麼得來的?
吳道子可是畫聖,唐代最著名的畫家。
時孤貧,初學書後轉習繪畫,二十歲才嶄頭角。曾做過兗州瑕丘(今山東兗州)縣尉。浪跡時,玄宗李隆基聞其名,任以教博士,改名道玄。
他擅長畫道士人,亦擅長畫鳥、草木、臺閣,筆跡落落,氣勢雄峻。
曾作壁畫三百餘間,“奇蹟異狀,無一同者”。
畫佛像圓、屋宇柱樑、彎弓刃、皆一筆揮就。
早年間行筆較細,風格稠,中年時候雄放,變為遒勁,線條富有運,細互變,線型圓潤似“蓴菜條”,點劃之間,時見缺落,有筆不周而意周之妙。
後人把他與張僧繇並稱“疏”,以別於顧愷之、陸探微勁聯綿較為古拙的“”。
所寫褶,有飄舉之勢,與曹仲達所作外國佛像,紋窄。
喜用焦墨勾線,略敷淡彩於墨痕中,足顯意態,又稱“吳裝”。壁畫名作有《地獄變相圖》。
他兼工山水,描繪蜀道怪石崩灘很有名氣。張彥遠認為“山水之變,始於吳,於二李”。
蘇軾認為“畫至吳道子,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吳是“畫塑兼工”,善於掌握“守其神,專其一”的藝法則,千餘年來被奉為“畫聖”;民間畫工尊之為“祖師”。
他的畫作有《明皇篆圖》《十指鍾馗圖》,《歷代名畫記》;《孔雀明王像》《托塔天王圖》《大護法神像》等九十三件,《宣和畫譜》。
傳世作品有《天王送子圖》,又名《釋迦降生圖》卷,為淨飯王之子釋迦出生故事。現藏日本大阪市立館。《釋迦圖》藏日本京都東福寺。還有50幅藏於德國。
再看下去,陳勇有點怕自己的心臟不了,好東西肯定不止這一幅。
果然 第二個卷軸開啟,是唐朝赫赫有名的大畫家閻立本的《異國來朝圖》。
閻立本,生活於7世紀,約卒於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是唐朝初年的著名畫家.他出生在一個藝氣氛濃郁的家庭,父親和兄長均是宮廷藝家,擅長繪畫和設計。
在兄長去世後,閻立本接替他繼續在宮中供職。
據現有的文字記載可知,閻立本的藝活與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李世民切相關。閻立本年輕時,即在尚為秦王的李世民府中任職,並於唐武德九年(626年)繪製了為李世民奪取天下立過大功的18個謀士的肖像。唐貞觀十七年(643年),閻立本又奉已即帝位的李世民之命,畫了24 位唐朝開國功臣的肖像,並懸掛在宮廷的主要殿堂凌煙閣,稱為《凌煙閣功臣像》。
這組肖像畫群充分展示了閻立本的繪畫才能。閻立本在宮廷的地位日益重要,最終擔任職很高的右相。
與他同時的左相為武將,曾在邊庭屢立戰功,所以當時人們稱讚道:“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
第三卷是李思訓的《明皇幸蜀圖》拓片,李思訓出唐宗室,唐高祖從弟長平王李叔良孫、李孝斌子。
唐玄宗開元年間,至左武衛大將軍,任左羽林大將,晉封彭國公,畫史上稱他為“大李將軍”。
他的世是顯赫的,仕途是暢達的,但他卻以傑出畫家的份名垂青史。
李思訓善畫山水、樓閣、佛道、花木、鳥,尤以金碧山水著稱。
他算是皇室員,自然有貴族階層的審趣味和生活理想,其山水畫主要師承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青綠山水畫風並加以發展,形意境雋偉、筆格遒勁、風骨峻峭、澤勻淨而典雅並有裝飾味的工整富麗的金碧山水畫風格。
作品多描繪富麗堂皇的宮殿樓閣和奇異秀麗的自然山川,還結合神仙題材,創造出一種理想的山水畫境界。
人據說天寶中唐明皇召李思訓在大同殿畫壁的屏障,晚上會聽見有水聲。唐明皇評價他為“通神之佳手”,認為他“技進乎道,而不為富貴所埋沒”,所以才能“得此荒遠閒暇之趣”。
自唐代王維、張璪創水墨淡彩山水畫一派以後,工細整的青綠山水和水墨寫意山水就為後世山水畫的兩大派別。明代董其昌、莫世龍等倡山水畫的“南北宗”論,以李思訓為“北宗”山水之祖。他的畫風,對宋代以後院畫派的影響非常大。
第四卷是李昭道《海岸圖》,這幅《海岸圖》應該是仿製的,但不是新仿,從畫功和紙張來看,應該是舊仿。
李昭道是李思訓之子,至太子中舍人。
唐宗室唐代畫家,在繪畫上繼承其父畫法而稍變,時人有“變父之勢,妙有過之”的評論。他的畫法更加細纖麗。李昭道雖未為將軍,但後世因其父爵而以“小李將軍”名之。
“二李”目前已無畫跡存世,今傳為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和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圖》雖均出自宋人手筆,但畫法細,風格工巧繁縟,從中亦可看出“二李”畫法之端倪。但目前有學者認為“二李”本沒有作過“金碧山水”,因此對他們的藝尚有待更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