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25章 本初以為如何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25章 本初以為如何

後世製造宣紙耗費的時間還是久的,輒一兩個月才能出貨。

不過最主要的耗時環節,還是原料的浸泡。充分浸泡的目的,是儘量去除乾淨原料中的蛋白質和澱、儘量隻留下纖維素。

因為澱類多糖和蛋白質是很容易變質的,不除乾淨就影響紙張的壽命。而纖維素的化學質就要穩定得多,隻要不遇到蛀蟲、白蟻和專門分解纖維素的微生菌群,就不用怕。

如果把充分浸泡的環節省略一些,整生產時間就能短一大半,因為碎打漿攤紙其實花不了多久。

而漢朝的造紙,浸泡時間本來就比較隨,如今是紙張的萌芽期,這個時代造出來的紙壽命本來就不長。蔡侯紙那種雜七雜八的原料來源,每次用的料都不一樣,也冇法統一浸泡時長。

後世經典的宣紙,號稱儲存得當可以做到“紙壽千年”,所以故宮博院裡可以看到的最古老的紙質書法藏品,基本上也就到唐朝。而漢朝的紙據運氣,就算乾燥、妥善儲存,差的幾十年就徹底爛了,好的也不過百年。

甄家的工坊敢跟李素報十天半個月就出貨,也是基於這個時代的一般工藝經驗。這樣造出來的紙,耐久度肯定也會比較短。

但是,紙張是否容易滲水滲墨、能不能用來印刷,這方麵的效能,跟浸泡時間是不影響的。所以這種紙依然可以拿來雕文版印書,隻是印出來的書壽命短點。

而第一批的試產品,李素本來就冇打算用來印那些傳家的經典書籍,而是給劉備搞宣傳用。

比如,李素打算等劉備“棄救叔”之後,就刻印一批《孝行錄》或者《孝義錄》,記載一些本朝的經典名人孝廉事蹟,然後在雒廉價賣一賣。

Advertisement

這種類似於傳單廣告的作品,隻要賣得便宜,紙差一點、看幾年就爛也冇什麼關係,反正宣傳效果也達到了。

趁著印這批作品的過程,把用楮樹皮的新式造紙再完善磨合一下、總結出一套工藝,將來印其他傳世經典時再用真正耐用的好紙,也來得及。

至於這套《孝義錄》怎麼寫,比如可以先把如今已經名滿天下的劉繇劉正禮“喬裝潛賊巢、殺賊救叔”的事蹟,就擺在前麵。(劉繇在和年間就已經先後舉了孝廉和茂才,如今已經是朝中比兩千石的清流高了,擔任“侍史”。)

然後再列一堆其他各郡的俠義孝行典範,也都要是已經被朝廷表彰過、當事人已經舉過孝廉,甚至後來也因為為政績卓著又舉過茂才的。

最後,再把劉備即將要做的好人好事蹭熱度擺在最後,跟那些本朝先賢義舉擺在一起,蹭一波流量。

這揚名的事兒,可不就辦了麼?

當然了,實際作過程中,肯定冇那麼簡單。你還得想辦法找名人大v、公知名士幫你吹捧賣書。得以利之,讓那些名士也意識到推廣這書對他們也有好,但李素相信,隻要先把書弄出來,後麵的發行環節他肯定有辦法搞定。

搞宣發工作,漢朝的人怎麼跟後世的人比?後世那些寫書的拍網劇的拍電影的,發行工作經驗那麼多,李素上輩子好歹也算賣皮子謀生的人,稍微見識一點娛樂圈發行炒作的經驗,就夠漢朝人喝一壺了。

……

搞定了造楮皮紙的訂單後,李素回到家就開始琢磨後續的“項目時間表”。

造出來的紙要用於印刷,那至是半個月之後的事兒了。

這半個月裡,他首先需要弄一批適合雕刻的木板,然後在上麵把要宣傳的故事都寫好,再找木匠雕刻出來。

Advertisement

雕刻的方法,就直接用文雕刻,也就是把他寫字的部分刻掉,刻凹下去。到時候印出來就是黑底白字。

文雕刻的好是方便,要刻掉的木頭部分比較,刻起來也就快。另外,不需要複雜的倒模作,直接寫直接刻,不用木匠識字。

至於將來雕版印刷真要是了,再搞白底黑字的文當然更好,但目前這兩年犯不著這麼折騰,先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再說。

那些完善的攀科技,等將來漢靈帝駕崩了,自己也跟著劉備找到了一塊據地,天下進爭霸模式,再攀也不遲。

這也避免了早年就攀科技、結果立功後被朝廷調來調去,增加技的風險——

就比如,現在要是劉備回到幽州後,李素就攀出幾項牛科技,在當地也培養人才、建造工坊。可要是將來因為立功太快,被朝廷猜忌,靈帝死前又把劉備調離幽州呢?

你把幽州那些不能搬走的工坊再徹底拆了?那吃相多難看。如果有培養出來的匠人安土重遷不肯跟著劉備搬走,也不能全部把人殺了滅口呀。

畢竟如今朝廷還是有威的,要是為了技而濫殺無辜,肯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韙。

所以最穩的做法,還是等朝廷無法再把軍閥調離後,找一塊雷打不據地茍起來,再慢慢攀那些永久科技,而目前隻攀一些過渡科技。

過渡科技隻要吃到螃蟹,稍微沾兩三年便宜,也就賺夠了。哪怕將來擴散了,就當是造福全人類唄,也犯不著吃相太難看永遠敝帚自珍。

“造紙晾紙算它半個月,我同期把書寫了木板刻好,算20天後開印……倒也來得及。找朝廷述職、讓劉備在京城名人麵前個臉,這至還要三四天的時間。

Advertisement

按目前朝廷的辦事效率,對劉備的封賞敕命下來,至是五六天之後了。到時候,我讓劉備在混完臉彙報完工作、但封賞敕命還冇下來的時間差裡,‘棄回去率領鄉勇殺賊’,這樣的話,算上趕路回涿郡的時間,起碼七天,那就是12天後回到涿郡帶兵。

哪怕立刻跟張純打出一點小戰功小名聲,那也是15天或者20天之後了。那些小捷報要傳回雒、並且有一定的知名度,起碼再加10天,那就是一個月之後要開始賣書……

我現在要做的是,在這幾天裡,也儘量跟京城的名人要人混一些臉,最好找到一個肯征辟我的,七天之就把我從賈琮的下屬征,這樣我纔好有藉口在京城滯留一個月以上,居中理這些宣傳工作。

不然的話,最多十天之後,我就得跟著沮授回鄴城了,那就得繼續給賈琮打工,冇法實施我的計劃了。”

李素心中細細盤算,把整個時間表要求大致算明白了。

千頭萬緒,形勢還真是迫啊。

明天就要跟劉備一起,被何進召見了,按說今晚要好好休息養足神,可他卻連覺都有點睡不著。

“晚點再睡吧,寫點東西,讓心裡踏實一下。”李素翻來覆去了一會兒,決定用前世養的習慣,睡前寫點東西,把注意力分散一下,有助睡眠。

於是他翻下床,在屋裡找了塊木質適合雕刻的木牘,決定今晚就先把《孝義錄》裡的第一章故事、也就是劉繇潛賊巢殺賊救叔的事兒,給寫雜記故事。

“伯雅,怎得都二更天了還不睡?”隔壁的關羽看他把油燈燈芯重新挑亮了些,迷迷糊糊中被明暗反差晃到了,不由有些起床氣。

“兄先睡吧,我想起還有封書函急著寫,可能對大哥有用。”李素一邊著筆一邊解釋。

Advertisement

聽說是劉備要用,關羽立刻閉了,轉朝裡繼續睡。

李素便洋洋灑灑,把他記得的故事寫了下來,還略微潤了一些驚心魄的造細節,都是想當然的。寫完之後,對自己的故事還滿意。

漢朝人寫雜記都是很簡略的,因為竹簡木牘刻寫困難,抄寫也慢,要惜字如金。如果一個故事字太多,彆人就懶得抄了。

但李素本來就是打算印刷的,所以不怕細節富不願抄,故事的可讀就比同時代的作品高多了。

不過,他審視了一遍之後,還是發現了一個問題。

自己的書法還是太醜了!要是直接讓木雕師傅按他的字跡雕刻,印出來恐怕也賣不出去。

“做點事真是麻煩啊,看來隻能是我先把故事寫出來,然後花錢找個書法好的人幫我抄一遍,再讓木雕師傅按照那個書法好的版本刻。罷了,這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搞定的,還是先睡覺吧。明天覲見何進之後,再從長計議慢慢找書法名家。”

……

一夜忐忑無話。

第二天清晨,卯時三刻。

距離李素、劉備等人被召見的時間,還有一個時辰。

不過大將軍府上,已經忙碌起來了。

在召見外使之前,何進的幾個心腹幕僚,已經被提前招來議事,準備就幽州新發的賊,商討出一個初步的對策來。

邀的賓客一共有四人——確切地說,是袁紹、曹、鮑鴻等三個賓客,加上一個自己人,大將軍主簿陳琳。

何進位居中樞,他當然知道皇帝如今已經有些不好,開始謀劃籌建西園八校尉、以分外戚何氏兵權,好給並非何皇後所出的二皇子劉協鋪路。

西園八校尉的大致人選,何進也參與了博弈,基本上能料到。

設立西園軍何進是冇法阻止的,但往八校尉裡摻沙子還是做得到的。

今天請來的袁鮑曹三人,加上因為昨晚喝醉酒冇的淳於瓊,就是定八校尉中親何的一派。

其中曹的“親何”屬還比較蔽,因為他是宦之後,漢靈帝如今還不知道曹親何,以為他是宦派,至是中間派。

而另一排反何的四校尉,自然是以宦蹇碩為首,另有宦曹節的婿馮芳,還有與何進不太對付的趙融、夏牟。

所以,從年初八校尉的風聲傳出開始,何進就開始有意籠絡袁鮑曹淳於,有軍事方麵的決策,都跟他們四人商量。

此時此刻,眾人分賓主坐定後,何進就開口了:

“本初,河北起,蔓延二州,你以為當如何置?該全力進剿,還是剿、並用?對於牽扯其中的胡人,又該如何申斥懲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