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和離后,她被渣王叔叔嬌寵了 第498章 誰是幕後之人?

《和離后,她被渣王叔叔嬌寵了》 第498章 誰是幕後之人?

「陛下,微臣已將戲班子裏的人全都分開審問了一遍,他們在宴會上唱的那齣戲,的確是外人給他們的戲本,他們並不知道那人姓甚名誰。」

書房,楊景赫朝皇帝彙報審訊結果。

原本戲班子是由太后親自審的,哪知審到一半太后回了寢宮,之後皇帝便派人傳來消息,說是太后要歇息了,讓他繼續審。

「戲班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排幾齣新的戲,班主會花錢請文人來寫戲本,而就在三天前,有個青年找上門,班主看了他的戲本之後,認為故事寫得好,便買下來了,那青年還對班主說,至親相鬥的戲碼最能引起熱議,班主便按照戲本排了一出,效果的確不錯,所以他們就拿到宴會上唱了。」

聽完楊景赫的講述,皇帝詢問道:「那人有什麼樣的特徵?」

「聽說相貌普通,個子高,他賣的戲本價格低,班主只當他是急著用錢,買賣過後便再也沒有見過他了。」

皇帝垂眸思索。

那一齣戲唱完之後,淑太妃便忽然瘋言瘋語,將德妃與婉妃的事當眾說出來,他並不認為僅憑一齣戲就能夠將刺激到如此程度。

宴會結束之後,他去醫院看了,那時的神志分明就是清醒的。

所以——在宴會上必定還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影響了的神志。

楊景赫見皇帝一言不發,下意識詢問道:「陛下可是想到了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朕只是覺得,這幕後之人的心思真是不簡單。此刻回想起整件事的經過,此人算計的可不僅僅是淑太妃與母后,就連朕都是被牽著鼻子走的。」

「陛下何出此言?」

「先是由戲班子引發出淑太妃發瘋一事,之後淑太妃被送往醫院,朕在宴會結束后想去那裏詢問況,剛好就聽見了出當年德妃與婉妃死去的真相,就連林家人犯事,也是出來的。」

Advertisement

皇帝說到這,目漸涼,「朕自然會現問個明白,提議讓朕嚴審母後邊的人,朕依照這個方法辦了,果然揪出林家那些愚蠢的混賬東西,你說,朕是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了?」

「這……」楊景赫略一思索,回答道,「可見這幕後之人了解陛下的脾氣,他知道陛下絕不會袖手旁觀,哪怕林家人是太后的娘家,您也不會對他們心慈手。您說,這幕後之人會不會只是想除掉這些擾社稷安定的罪人,可自己又不想現,唯恐得罪太后,這才會指引著陛下,讓陛下去收拾他們,此舉也算是為民除害了。」

「恐怕沒有這麼簡單。」皇帝搖了搖頭,「你總是把事想得太樂觀,可不能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若此人真的只是想為民除害,又不想因此而得罪了太后,大可直接來找朕,他有什麼好顧慮的呢?你剛才也說了,此人知道朕的脾氣,絕不會因為孝心便包庇太后的家人,他若是私下找朕告狀,朕也會重視。」

「所以陛下還是懷疑這幕後之人別有居心。」

「當然。」皇帝繼續講述著自己的猜測,「此人想必是咱們邊的面孔,他想讓事順利進行,那麼他必然也得出現在宴會上,他既然要指引朕,那麼事發期間,出現在朕邊的人,便都很有嫌疑了。」

「陛下懷疑誰?」

「元祁不會傷害自己的母親。恭王叔是個心思簡單的人,不會有這麼深的城府來籌劃這些,雖然戲班子是他帶進來的,但他極有可能真的毫不知。那麼就剩下元良和寧王夫婦了,因為就在淑太妃和朕坦白的時候,他們三人也是都在場的。」

皇帝說到此,眸冷冽,「元良帶著朕去找淑太妃,淑太妃原本是在昏迷中,卻被寧王府的司徒彥提前弄醒,且在醒來之後,有一碗下了毒的葯被端到面前,司徒彥下意識用銀針檢查,發現那葯有毒,淑太妃正是被此事嚇得將真相全都袒出來,其實朕原本也以為,那碗葯是母後派人熬的,畢竟淑太妃在宴會上說了太多不該說的話,可如今仔細一想,或許這件事是朕誤解了母后。」

Advertisement

「也許那碗葯是幕後之人安排的?」楊景赫接過話,「這葯並不是真的用來毒太妃娘娘的,若太妃娘娘死在醫院,陛下您也就不會從口中知道那麼多事了,這葯興許是用來恐嚇太妃娘娘的,讓誤以為是太後娘娘要殺人滅口,為了活命,便只能將自己所知道的事全吐出來。」

「朕的確是這麼猜測的。」皇帝沉聲道,「此事必定與六弟,或者十三皇叔有關係。」

「梁王殿下不像是會有這麼多心眼的人。」楊景赫道,「寧王殿下似是更可疑些。」

「可提出要去探淑太妃,並且邀請朕一同前往醫院的人是六弟。若是沒有這麼一茬,朕或許不會懷疑到他頭上去。」

「那麼陛下可曾想過,在淑太妃說出實之前,您與梁王殿下都是不知真相的,梁王殿下與祁王殿下關係向來要好,梁王殿下又早早地失去了母親,太妃娘娘平日裏對他關懷有加,那麼他擔心太妃娘娘的病,前去探也是合合理。」

楊景赫頓了頓,道,「反觀寧王殿下與寧王妃,他們出現在醫院才是有些不合理,他們與太妃娘娘相看兩厭,為何要關心太妃娘娘?且還專門了司徒大夫過去醫治,那碗有毒的葯,也是司徒大夫驗出來的,這著實有些刻意,如果說這一切是他們安排的,是不是就解釋得通?」

「的確解釋得通,可他們似乎並沒有策劃這一切的理由。母后與他們之間並無私人恩怨,他們討厭淑太妃倒是真的,可這整件事針對的是母后,淑太妃不過就是一顆棋子罷了。你難道不覺得,比起他們,梁王更有機嗎?畢竟婉妃的死是由母后造的,如果他早就知道了這件事……」

Advertisement

「可是,婉妃娘娘已過世十一年了。」楊景赫道,「梁王殿下那時還小,他是如何知曉生母死亡的真相呢?難道陛下覺得他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偽裝?他在您面前時,可曾做出過什麼破綻?」

「破綻倒是沒有,他總是遊手好閒的,就連他功夫差也不是裝出來的。」皇帝沉片刻,道,「說來說去,也都只是我們的猜測罷了。」

二人說話間,忽聽書房外響起一陣腳步聲。

下一刻,宮急躁的聲音傳了進來,「陛下,不好了,太後娘娘著涼了,額頭滾燙,如今起不來了。」

皇帝聞言,頓時蹙起眉頭,「怎麼回事?一個時辰前朕才從的寢宮走開,那會兒還好好的,怎麼忽然就著涼了?」

「許是因為泡了個冷水澡。聽太後娘娘邊的宮人說,陛下您離開之後,太後娘娘便去沐浴了,可偏偏就不要熱水,在冷水裏邊泡久了,寒氣,一下子就著涼倒下了。」

皇帝手扶了扶額頭。

這個母后,真是不讓他省心。

分明就是故意去泡冷水,故意生病,為的就是讓他去見一面,好在他的面前給的娘家人求

「陛下切勿怒。」楊景赫猜到皇帝的心,在一旁嘆息道,「您還是去一趟吧,畢竟您發落的是太後娘娘的家人,也沒法無於衷。」

皇帝定了定心神,而後起去往青鏡宮。

見到太后時,太后一臉蒼白地躺在床榻上,無力而憔悴的模樣,讓他既氣憤又無奈。

「母后就一定要跟兒臣如此作對嗎?他們是您的家人,兒臣難道就不是您的至親了嗎?為了保住他們,您連自己的子都可以不顧慮。」

「皇帝多心了,哀家只是自己心不好,頭昏腦脹便想要泡冷水來醒醒神,卻沒想到這麼一泡,竟然把自己弄出風寒來了,可見哀家這格果然是比不上從前了。」

Advertisement

太后平躺在床榻上,語氣有些虛弱,「哀家聽說,你把他們都抓了是不是?」

「是。」皇帝的語氣有些冷,「朕已經把他們收監了,明日早朝過後,讓他們去遊街示眾,等待秋後決。」

「你一定就要做到如此狠絕嗎?我已經沒想著要保他們的榮華富貴,我不過是求你饒他們的命,你明明可以做到不殺了他們,可你還是要殺……」

「兒臣認為這個問題沒有繼續探討的意義。」皇帝打斷的話,「母后您方才說兒臣做事狠絕,兒臣認了,對待那些行為不軌的人,兒臣就是如此下手果斷,當初兒臣殺逸王叔的時候,您不是也知道了嗎?您當時可沒有反對,如今兒臣對自己的舅舅和表兄弟秉公理又有什麼錯呢?」

「你……」

「母后已經生了病,就不必費太多力氣來說話了,兒臣的脾氣,你應該最清楚,只要是兒臣決定的事,誰也勸不了,其實兒臣的這份狠辣果決,不也是繼承了母后您的脾嗎?您當初在後宮之中對旁人下手的時候,恐怕比如今的兒臣更加狠絕。」

皇帝說到此,嗤笑一聲,「就像這次您對淑太妃下手,你們二人也有十幾年的了,從前一直都好,可經過這次宴會之後,您也容不下了,您怕出更多的事,便想著用一碗下了毒的葯了解命?您可真是很辣又膽大,竟敢在醫院就下手了,也不怕旁人懷疑到您的頭上去,您是不是覺得自己為太后,朕無論如何都會保住您,所以您行事可以如此肆無忌憚……」

「你說什麼?誰要下毒害淑太妃了?」太後面上浮現一莫名其妙,「哀家何時給下毒了?這麼多年一直都依附著哀家,哀家對一向不差,何時想過要去謀害了?又翻不起什麼浪花。」

的確翻不起什麼浪花,可胡說八道卻有可能連累您的名聲損,您平日裏最是好面子,不願意給人留話柄,此次宴會,說的那些話若是被有心之人聽了去,回頭被人查起來,您當年做的那些事瞞不住了,所以您想要趁著事還沒被人翻出來之前,就先將殺人滅口……」

皇帝說話期間,雙眼一直盯著太后的神,似乎是想要的神來審視心的想法。

他這話自然是試探。

而太后給出的反應也和他預料的十分接近——

「胡言語!哀家絕對沒有對下手!宴會結束之後,哀家一門心思都想著要查出那個寫戲本子的人,淑太妃說的那些話固然惹出了子,可若是死了,哀家上的嫌疑不就更重了嗎?哀家就算是想除掉,也不能選擇當天夜裏就直接在醫院下手吧?這未免也太草率了,哀家怕的是那個寫戲本子的人後邊還會繼續鬧出更多的事來,他才是哀家真正要提防的心腹大患,必須把他揪出來才行。」

明白事的輕重緩急,如今焦頭爛額的,哪有心思去管淑太妃怎麼樣。

「這麼看來的話,出現在太醫院裏的那碗毒藥,當真就不是母后的安排了。」

「當然不是!」太后說到這,眉頭鎖,「是誰要害淑太妃嗎?該不會又是想把這事嫁禍到哀家的頭上?淑太妃現在如何?是死是活?」

還活著,且兒臣下了命令讓暫時居住在原來的寢宮,派了侍衛看守,也算是監視,若是有什麼異常的行為,侍衛會第一時間前來稟報。」

皇帝頓了頓,又道:「其實兒臣在過來探您之前,正在和楊景赫討論,推發展的幕後人會是誰。」

接下來的時間,皇帝便將自己心中的猜測和太后講述了一番。

「八是寧王,只有他才會有這麼多心眼。」

太后說著,眉頭擰得更,「更何況他的消息一直很靈通,對於當年宮裏發生的事也是相當清楚,你當初不是問我,為何要給溫玉禮郡主之位嗎?還不是寧王到我面前拿德妃說事,我不願節外生枝,這才妥協了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