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戲班百十人,立刻在臺上跪倒一片,高聲呼喊;“謝王爺!東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王德化早就準備好了,一個托盤上百十顆銀豆子。
“接賞!”王德化一聲吆喝,托盤一甩,百十顆銀豆子撒向戲臺。
演員們一陣哄搶,臺下觀眾歡呼一片。
李建安起鼓掌,轉看向難民營那邊。
那邊大鍋灶火已經停了,伙計們搬來一筐筐大海碗,正在鋪滿幾面大條桌。
幾個伙夫用水舀子盛粥,很快幾百碗熱氣騰騰的米粥出鍋了。
在王永福指揮主持下,幾十個小太監抬起大條桌,大呼小往這邊來。
高起潛、王之心、王之俊幾個臣帶領數百民,跟在粥桌后面。
戲臺這邊演員們正在謝臺,稍微安靜下來的環境當中,一個刺耳的聲音說道;“嘩眾取寵!自吹自擂!胡編造!貽笑大方!”
眾人循聲去,正是史申必問。
李建安看了看申必問,并沒有理會他。
申必問反倒來勁了,向李建安這邊靠近;“李將軍,這戲排的不錯,簡直以假真啊!”
曹化淳怒喝;“老匹夫!你放什麼狗屁!這戲文有哪點不對?東王殿下護國安民,千秋忠義,你休要胡攪蠻纏!”
“你走開!老夫不和閹狗說話。”申必問推開曹化淳,挑釁一般向李建安拱手;“王爺,下有一事不明,當面請教。”
李建安不想搭理他,只是眾目睽睽之下,出于文人的禮節只好還禮;“不敢,大人請說?”
申必問高聲說道;“世人都說李將軍樂善好施,敢問將軍,今日放粥是朝廷出糧還是將軍出糧?”
“朝廷出糧。”李建安道。
申必問道;“既然是朝廷出糧,為何不在京城放粥?城中民眾多,不在城中放粥,卻讓民步行數里來到這田莊。你可知便是這四五里路,許多民都走不過來,這不是坑人嗎?”
李建安氣惱;“以申大人高見,應該在城中放粥,是嗎?”
“那是自然!”申必問理直氣壯;“老百姓得走不了路,你還要瞎折騰,簡直用心歹毒,欺人太甚!”
李建安拱手;“敢問大人,若在城中放粥,如何甄別民?”
申必問一愣,想了想;“這個很容易。但凡民必然瘦骨嶙峋,不遮,蓬頭垢面。若有富貴者冒充民喝粥,一眼便知。”
李建安道;“如今城中缺糧,哪來胖子?便是有余糧者,誰不想占便宜?誰家沒幾件破服?弄頭發,涂點鍋灰還不是舉手之勞。”
“這個……”申必問一時語噻,無言以對。
李建安又道;“大方定,我軍數萬人馬,糧食何其珍貴。北京百萬人口,若都來喝粥,不日就將斷糧。到時民斷糧,我軍數萬人馬,也將風塵困頓。”
申必問喝道;“你把粥場設在這里,渾水魚的就不來嗎?”
李建安道;“渾水魚無法杜絕,但會大量減。”
> “把粥場設在這里,民在此過夜,城里有家者不會來。”
“為了喝一碗粥,來回走十里路,城里有業者、有工者不會來。”
“如此,渾水魚者數量有限,放粥才可持久。”
申必問撇著;“你是省糧了,可是許多民走不了路,豈不是被你害了?”
李建安道;“若是連五里路都走不了,便是來了粥場也救不活。”
“你說的倒輕松!”申必問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人命關天,你這民如子的戲碼,可要穿幫了!”
“本王從沒講過民如子,只說過敬民如父。”李建安拱手;“敢問申大人是何方人士?”
申必問一愣;“老夫是京城人氏。”
李建安道;“不才晚輩山東人士,自京師以來,驅賊滅寇,收復京畿,沿路所見百姓多有救助,不說活民十數萬,卻也大差不差。”
“敢問大人家鄉,為國為民所作何事?救活幾人?”
申必問頓時一愣,隨即惱怒;“老夫的事不用你管!你小子收買人心,用的是朝廷錢糧!老夫被闖賊搶了,家里每日吃糠咽菜,自顧尚且不暇……”
李建安搶來話頭;“大人底氣充沛,神健碩,可不像是吃不飽飯的。城里民走不了路,大人何不駕駛自家車馬,將民送到此地。豈非兩全其?民得救,大人也贏得好名聲?”
幾句話夾槍帶棒,嘲諷愚弄,氣得申必問渾發抖,滿臉通紅。
申必問又又氣,指著李建安吹胡子瞪眼;“你……你……”
“你什麼?”李建安打開他手臂;“你跟老不死的還是歇會兒吧,你懂個屁!”
哈哈哈,眾人一片嬉笑,尤其朱八三幾個武將笑得前俯后仰,眉飛舞。
許多武將被文臣欺負了一輩子,覺太解氣了!
申必問滿臉通紅,覺無地自容。他猛然一跺腳,一聲大喝;“好!豎子刁,老夫說不過你!我這就回去,把民接來。”
申必問猛烈甩袖袍,哼的一聲,轉就走。
哈哈哈,眾人嬉笑,不以為意。
陳新甲笑道;“世人都說山東李建安仗義豪,武功超凡。今日得見,原來口才如此了得,佩服,佩服。”
李建安急忙還禮,笑道;“大人說笑了。小王年輕氣盛,難免逞口舌之利。”
許多人不暗暗點頭,對李建安刮目相看。
在這些文人高眼中,武將大多獷豪野沒文化。許多人原本以為李建安只是員猛將,這時才知道李建安口才一流,最重要的是邏輯清晰。
世人最怕邏輯,一個人一件事,邏輯對了,事就功一半。
許多人都看出李建安想要朝主政,不過大明朝二百多年都是文臣掌權,許多人懷疑李建安穩不住局面。與這些職業整人的老文臣相比,無論勾心斗角,還是論資排輩,李建安可以說是年輕小白。
如今李建安氣走申必問,倒讓許多人心里驚詫,莫非李建安真的能夠穩定朝綱,一躍而穩最高位?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崇禎十七年正月。此時,距離歷史上的大明滅亡。只有兩個月時間了。李自成大兵即將來犯。多爾袞于關外虎視眈眈。滿朝文武,盼著新主天兵殺至,改朝換代,效忠新朝。為了茍合性命于亂世。為了拯救大明朝江山!剛剛穿越成大明太子朱慈烺的朱見海。決定帶著父皇朱由檢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