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序鄰心中苦笑,心到,不愧是一府長大的兄妹,算計人心、人表態的手段都是一樣果決狠辣。
薛序鄰還想同打個商量,“娘娘,臣所作所為皆是本職,此重金,心中惶恐……”
“本宮代天子賜,薛卿推辭,有無視君恩之嫌,收下吧。”
照微垂目睨著他,又特意叮囑道:“出宮的時候,記得捧著這匣子從垂拱殿前繞行,那條路安全,小心別被歹人劫掠了去。”
薛序鄰爭取不得,只好叩首道:“多謝娘娘。”
宮里當然沒有敢明火執仗的歹徒,但是垂拱殿前的值臣里有姚丞相的人,恐怕他還沒將這一百兩黃金捧回家,姚丞相就已知曉他了明熹太后贈與的一百兩黃金。
第37章
果然如薛序鄰所料, 他收明熹太后賜金一百兩之事,很快在同僚中傳開。
第二天他下值時,被醉意熏朧的姚秉風堵在政事堂外。這位丞相公子一向作風無賴, 如今更是揚言要派人燒了他的宅子,打斷他的。
他質問薛序鄰:“我爹還不夠賞識你嗎?別忘了,你的狀元是他親自點的, 你的同年人才濟濟,這狀元不是非你不可。沒想到你在我爹面前端清高的架子,坤明宮那位區區一百兩黃金就能收買你。薛序鄰, 你說實話,你看中的到底是這一百兩,還是贈你黃金的人?”
薛序鄰聞言, 語氣驀然一冷:“妄議貴主是大不敬, 姚公子慎言。”
“大不敬?”姚秉風冷嗤, “你有本事現在就折回去參我,你且看誰能奈何得了我!”
薛序鄰懶得與他周旋,繞過他要去馬廄騎馬,姚秉風卻再次攔住他, 說道:“我爹為你的事生了好大氣, 你現在就跟我去見我爹,向他老人家賠罪。”
“姚公子……”
薛序鄰正推拒,見一個小侍遠遠從政事堂里追出來,分別朝兩人一揖, 對薛序鄰說:“幸好薛大人還沒走,免得奴婢再馭馬追趕。剛才坤明宮的人來傳話, 太后娘娘有召,請大人下值后往坤明宮去一趟。”
薛序鄰向他確認了一遍:“太后娘娘讓我現在去坤明宮?”
侍道:“是。”
姚秉風冷笑一聲, 對那侍道:“你回去復命,就說薛大人已往丞相府去了,你沒有追趕上。太后娘娘想見他,也得分個先來后到吧。”
小侍可不敢傳這話,訕笑著向薛序鄰,薛序鄰將胳膊從姚秉風的鉗制中拽出來,神肅然道:“姚公子喝了酒,還是早些回去,如此妄言狂語,恐惹丞相憂心。”
姚秉風道:“你裝模作樣!你且說,是要跟我去丞相府賠罪,還是要去見坤明宮那位?”
薛序鄰向他一揖,語氣溫和而堅決:“君有召,當疾趨,此為人臣本分。”
“真是好一個本分,薛序鄰,薛伯仁,你……”
姚秉風狠狠打了個嗝,再抬頭時,薛序鄰已跟著小侍折遠去了。
此時節已是六月,臨近傍晚,涼風陣陣送爽,帶起宮娥的寬袖薄衫,隨風翩躚,恍若云庭中的仙子。
宮娥引他穿過偏堂,來到坤明宮后/庭,但見草木幽深、晚花嫣紅,簇擁著臨水亭,庭中那子著繡珠霞帔,烏發如云、流蘇如雨,隨著偏頸轉頭,仿佛朝他氤氳飄來。
薛序鄰忙低下頭,袍跪在亭外行禮。
喚他起的卻不是太后,而是坐在太后側的李遂,他一板一眼地說道:“薛卿請平,朕近日讀書,有未讀明白的地方,聽說薛卿是本朝最年輕的狀元,母后讓朕向你請教。”
薛序鄰謙和從容道:“臣德薄才淺,倘能為陛下解,是臣的福氣。不知陛下何不理解?”
李遂從石桌上拾起一本《孟子》,翻到記載孟子與公孫丑游的那頁,只見書頁上用朱砂筆圈出來一句話,是孟子所言“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也。”
薛序鄰為他釋義:“此言是說,一統天下需要等到土地不需要再開辟就能滿足溫飽、百姓不需要聚居防外也能生存的時候,此時推行王道仁政,那麼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擋這件事。”
“今日的經筵學也這麼說。”李遂疑道:“但是我問他大周為什麼仍沒有一統天下,是因為土地不夠多,百姓生活不夠安寧,還是因為沒有書上說的行仁政,他卻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一直磕頭請罪,朕不明白。”
聽了這話,薛序鄰抬頭看向照微,見含笑奕奕,似也頗為期待他的回答。
薛序鄰心中微,復垂目道:“請陛下恕臣無罪,臣才敢言。”
李遂看向照微,照微說:“大周不罪諍言,薛卿也非畏罪之人,何必躊躇,有話便說吧。”
薛序鄰深拜,聲音溫和而有力,娓娓說道:“大周有良田千萬頃,然家中據田不足二畝甚至無田者,十之有四五,因此良田雖多,溫飽難至。永京、錢塘、臨安等繁盛都會有朝廷治理、軍隊拱衛,百姓尚能高枕,然偏僻鄉縣、邊陲之城,常有匪寇流竄、肆意殺掠,百姓難安居。故孟子所言王政之基,論田與民,我大周皆有欠缺。”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