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厚則走後,梅香家就等著過個幾天就開始栽秧。一忙起來,到時候再也顧不上油坊了,梅香想先榨兩缸油,栽秧期間有人來買油,不至於抓瞎。
自韓敬平去世後,辦喪事鬧哄哄的,來買油和換油的人越發了。韓家油坊再不起來,外人怕是以為要關門了。
整個平安鎮就兩家油坊,一家是韓家,另一家是鎮子另一邊的餘家油坊,兩家明裏暗裏沒鬥爭,但各有優勢。韓敬平死了後,這種平衡有鬆的跡象。
韓敬平死前,附近的人家裏收了新菜籽,都來榨了許多油回家,農忙時節莊戶人家也不惜油水,等存油吃完了,很快又會迎來新一波客人,梅香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當夜,梅香與葉氏商議。
“阿娘,我明兒要準備開鍋了。”
葉氏頓了一下,緩緩點了點頭,“好,我跟你一起,咱們先把前頭能做的做了,後頭再把你二伯也上。”
梅香也點點頭,“咱們明兒先做好準備,後天開始。”
第二天一大早,梅香吃過了飯之後,穿上一細麻布裳,頭上戴了頭巾,葉氏也是一樣的裝扮,母兩個一起進了東院,明朗帶著弟弟妹妹跟在後頭。
東院整個院子一直很幹淨,梅香每天都會裏裏外外清理一遍。
梅香先進了東廂房,先查看韓敬平收回來的油菜籽。韓家油坊的經營方式有許多種,有人用錢買油,有人把一年存的油菜籽都放到韓家油坊,折算油,隨時來取,有人每隔一段日子背一些菜籽來榨油,韓家收取人工費。頭兩種,榨油剩下的油餅渣都歸韓家油坊,油菜籽也不是榨多油都給大夥兒,韓家在中間會留一部分利潤。最後一種,主家可以全程監督,韓家不要他一滴油和一塊油餅渣子,但每次油菜籽不能太,不然韓家開一次鍋還不夠本錢的。
絕大部分人家都會選擇第二種,自己把油菜籽送來的,折算率高一些,遠一些的地方,□□平會主去收,折算率稍微低一點點。
葉氏看到這一堆油菜籽就要掉眼淚,梅香忙勸,“阿娘,這都是阿爹的心,咱們定要把它們都榨油賣出去。”
葉氏嗯了一聲,和梅香一起拆了帶子口的繩子。
梅香仔細看了庫房裏二十多袋油菜籽,韓敬平心細,黑菜籽和黃菜籽分開了收,那裏頭混了雜或不幹燥的,一概不要。油菜籽帶了水,很快就會黴爛,整個庫房裏的油菜籽都要遭殃。
韓家東院的東廂房,是韓家最好的屋子,屋頂用的瓦是最好的,還多鋪了一層,房梁用的也是好木頭。地麵鋪的大塊青磚,整個屋子定期會用火盆熏一熏,防蟲,幹燥。裝油菜籽的麻袋也不是直接放地上的,避免地麵返。
梅香見所有的油菜籽都幹燥的很,放下了心。留下了三袋菜籽,又快速把其餘袋子口紮了。
梅香把三袋油菜籽都搬到了正房,葉氏要幫忙,梅香不讓。
正房三間屋,門開在最西邊的屋子,最東屋是大炒鍋,中間屋是大磨盤,西邊屋子是炸油桶,從東到西,整個程序都能走完。
葉氏拿來兩個篩子,娘兒兩個很快又把油菜籽都篩了一遍,明朗和明盛在一邊幫著打下手。
等篩完了油菜籽,梅香對葉氏說道,“阿娘,油坊是咱們家的產業,阿爹不在了,您是掌櫃,這鍋,您來洗吧,我和明朗去抱幹柴。”
葉氏點了點頭,親自去提了水來洗鍋。這炒鍋特別大,能裝幾百斤油菜籽,廚房裏兩個鍋加起來也比不上這一半大。
葉氏洗好了鍋後,梅香和明朗從西院豬圈旁邊抱來了許多劈柴。梅香先放了一把鬆針在灶門裏,讓葉氏點了第一把火。
火燒起來後,鍋很快就幹了,葉氏燒火,梅香炒鍋。那鐵鍋鏟比木鍁還大,長柄比年人的手臂還要長。梅香支棱著大鍋鏟,不停地攪鍋裏的油菜籽。炒油菜籽火不能太大,也不能燒偏了。葉氏給韓敬平燒了十幾年的火,比梅香經驗足,據鍋裏油菜籽的聲音都能判斷出該如何改變火勢。
等炒好了油菜籽,全部盛到幾個幹爽的大鐵桶裏。
忙活完這些,到了晌午飯時刻了。
葉氏和明朗幾個都累得不行,梅香讓大夥兒都到堂屋喝喝水,歇息歇息,剩下的,下午再弄。碾磨可不容易,好在梅香家有頭驢子,否則那麽大的磨盤,梅香一個人就算再能幹,怕也要累趴下。
葉氏喝了口水,起去了廚下,下午碾磨蒸,明兒打樁,梅香都要出大力氣的,一個做娘的,怎能自己坐在那裏歇息,讓兒當牛做馬。
葉氏堅決讓梅香跟著弟弟們一起一起喝茶水吃芝麻糖餅,梅香也不擰著,帶著弟弟妹妹們一起坐著說閑話。
梅香抱著蘭香,親親的小胖臉,捉著的兩隻小胖手,一邊拍一邊念順口溜,“拉大鋸、扯大鋸,外婆家、唱大戲,接閨、請婿,小外孫子都要去,今搭棚、明掛彩,大包子往上擺,一頓能吃三四百!”
蘭香聽到吃二百,咯咯直笑。
葉氏一個人手腳麻利做了兩個紮實的菜,家裏的鹹配著菜園裏快要老掉了的菜苔子,炒了滿滿一大盤子,磕了好幾個蛋炒醃辣椒,又蒸一碗蛋羹,做了一大鍋白米飯。前頭兩個菜都下飯的很,娘兒幾個上午都累狠了,一人吃了兩碗飯。
隻有小蘭香仍舊和著蛋羹,吃了一小碗。葉氏特意留了一些辣椒炒蛋,把鍋裏的鍋起出來,夾著菜一起吃,連明朗這個讀書郎都吃得滿流油。
家裏柴火多,廚下的爐子一直沒歇著,總是有茶水供應。韓敬平喪禮上剩了很多茶葉,葉氏每日早上泡上一大壺,是不是添一些熱水在茶壺裏,這會子吃油了,喝上一大口熱茶水,正好解膩。
娘兒幾個吃過了飯,梅香洗了碗,一家子倒頭都睡下了。
葉氏自律一些,睡了一覺就把梅香起來了,並把睡的蘭香抱起來,放到了西廂房明朗邊。小哥兒兩仍舊睡得呼呼響,葉氏不忍心醒他們。自從韓敬平沒了,明朗忽然懂事了許多,也變得更有擔當,極像今兒這樣睡得這樣香。如今他們上有熱孝,也不好去學堂讀書,要等到明年□□平滿了周年才能去。
葉氏給孩子們肚子都蓋好,帶著梅香牽了小驢,一起去了東院。
梅香先炒好的油菜籽放到磨盤上的碾槽子,小驢一圈圈拉磨盤,慢慢將油菜籽全部碾碎。
這邊梅香碾菜籽,那邊葉氏就把碾碎的放到大蒸籠裏,鍋開始蒸。
娘兒兩個忙到中途,明朗帶著弟弟妹妹來了,有些不好意思,“阿娘,姐姐,怎地不我起來。”
梅香笑了,“你下午把明盛和蘭香帶好就行了,這裏有我和阿娘呢。若是他二人不鬧騰,你自己去讀書也使得。”
一個下午,梅香和葉氏除了中途去了一趟茅房,一直在油坊忙活。明朗中途給二人端來茶水,又繼續回去讀書帶弟弟妹妹。
天快黑的時候,梅香的肚子開始咕咕嚕嚕。
葉氏耳朵尖,聽到了,笑道,“今兒可算累著了,晚上咱們吃麵條,多加些。吃了飯咱們一起去你二伯家,明兒你二伯來幫忙包餅打樁。”
梅香忙道,“阿娘,我能幹的。”
葉氏搖頭,“你再能幹,也是個孩子,怎麽能什麽都指你一個人。就請你二伯來幹一天,包餅咱們三個一起來,打樁我幹不了,你和你二伯著幹。明兒上午我托人割二斤回來,再買條魚,請你二伯好生吃兩頓,再給十五文工錢。這事你聽我的,咱們頭一回做,多個人多份主意。你阿爹以前有時候也請人呢,別說你了。
梅香聽葉氏這樣說,不再反對,又提醒,“阿娘,還要買豆腐呢,昨兒借了明銳大哥家的一塊豆腐。”
娘兒兩個一邊商議事,一邊手腳麻利把剩下的活計都做完了,一起回了正院廚房。
葉氏讓梅香燒火,自己搟麵條,讓明朗去切了塊鹹,忙忙叨叨下了一大鍋搟麵條,裏麵加了鹹,幹菌菇,煎蛋和青菜,娘兒幾個地吃了一頓。
事多了,一忙活,都顧不得傷悲了。葉氏怕孩子們虧著了,預計近來家裏天天都能見著。
等吃過了晚飯,葉氏先悶了半鍋米飯,留著明兒早上炒著吃。然後帶著明朗一起去了韓敬奇家裏,讓梅香在家帶著明盛和蘭香。
韓敬奇家裏已經吃過了晚飯,正和他婆娘周氏在說話。夫妻二人有兩子一,最大的兒子韓明輝已經十四歲了,明年就要親了,中間的兒蓮香比梅香小幾個月,下頭的小兒子韓明尚比明朗小一歲。
見到葉氏娘兒兩個過來,夫妻二人都出來相迎,“三弟妹來了,快進來坐。”
韓明朗給二伯和二媽問好,二房的孩子們也給葉氏打了招呼。
寒暄了幾句後,葉氏開門見山說道,“二哥二嫂,我來,是想請二哥明兒去幫我們包菜籽餅,跟梅香一起打樁。我本來前幾天想來打個招呼的,但如今家家都在忙後頭栽秧的事,天天都一樣。趁著秧苗還沒長好,我們家預備多榨幾缸油,不提前預備好了,後頭忙起來,各家來打油,可要抓瞎了。”
韓敬奇點頭,“三弟妹想的周到,再過一陣子,怕是家家都要去打油了。弟妹放心,明兒早上我就過去,明輝在家也無事,跟我一起過去吧。”
葉氏忙道,“明輝如今是家裏的勞力了,在家給嫂子幫手也行,去我那裏,豈不了白使喚人。”
周氏知道葉氏的意思,“弟妹,你們頭一挑大梁,多個人多份力氣,等你們娘兒兩個做了,再不用明輝跟著去了。弟妹隻需管他們爺兒兩個一頓飯就行,旁的不用客氣。”
葉氏不好拒絕,笑道,“那我就謝過二哥二嫂了。”
說好了事,葉氏帶著明朗一起回家去了。
她是農家弱智傻女,死於荒山野嶺。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已經被21少女龍寶寶所代替。腦子迅速閃過一道道記憶,這才知道被自己霸占的這具身體的主人也叫龍寶寶,但她是個癡呆傻女。為了爭奪一個王妃之位,被她堂姐毒打致死。【重生+種田+家鬥】
賀家收養了被打的奄奄一息的丫丫,有人一心等著看熱鬧,誰知賀家兩個月沒下蛋的母雞開了窩,摸田螺抓了大鯉魚,上山打到野物,日子反而越過越好了!不但如此,就連數年沒懷上的賀家長媳,都傳來了好消息!眾人驚,賀家眾人:我家寶貝兒是福星!眾人默然中夾雜著嫉妒!咋不是他們!直到有一天,丫丫站在了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位置,拋棄丫丫的叔叔嬸嬸:“孩子,我們是你親叔嬸……”某人一把摟過媳婦兒:“來人,打出去!
【爽文不虐:女主開始不懂事,漸漸成長越來越強大,超大金手指,男主寵妻如命,1v1雙潔】 簡珺瑤一睜眼,發現自己穿越了…… 穿就穿吧,竟然穿到一個青黃不接的時代。 真是倒霉催的,好不容易躲過了末世的提心弔膽,卻要面對缺少食物的困境。 原主替嫁給當朝戰王殿下,只可惜,這位王爺不但下肢癱瘓,還被皇帝一道聖旨送去西北鬼城封地。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戰王竟然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識破鬼怪,穿越第一天,簡珺瑤的馬甲就掉了一地。 幸虧她有空間在手,只要有銀子,要什麼就有什麼。 為了活命,她只能委曲求全選擇做戰王的狗腿子。 自此,兩人開始了互相利用之旅。 簡珺瑤嘆氣:「利用就利用吧,只要不互相傷害就好……」 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簡珺瑤發現,這個男人貌似那方面不行。 戰王:「聽說你到處散播謠言,說本王不行?」 簡珺瑤:「你本來就不行」 戰王一把將人推到在床上:「今天就讓你試試本王到底行不行」 簡珺瑤:「王爺饒了我吧,我還不想生猴子……」
照微隨母改嫁入祁家,祁家一對兄妹曾很不待見她。 她因性子頑劣桀驁,捱過兄長祁令瞻不少戒尺。 新婚不久天子暴斃,她成爲衆矢之的。 祁令瞻終於肯對她好一些,擁四歲太子即位,挾之以令諸侯;扶她做太后,跪呼娘娘千秋。 他們這對兄妹,權攝廟堂內外,位極無冕之王。 春時已至,擺脫了生死困境、日子越過越舒暢的照微,想起自己蹉跎二十歲,竟還是個姑娘。 曾經的竹馬今爲定北將軍,侍奉的宦官亦清秀可人,更有新科狀元賞心悅目,個個口恭體順。 照微心中起意,宣人夤夜入宮,對席長談。 宮燈熠熠,花影搖搖,照微手提金縷鞋,輕輕推開門。 卻見室內之人端坐太師椅間,旁邊擱着一把檀木戒尺。 她那已爲太傅、日理萬機的兄長,如幼時逮她偷偷出府一樣,在這裏守株待兔。 祁令瞻緩緩起身,握着戒尺朝她走來,似笑非笑。 “娘娘該不會以爲,臣這麼多年,都是在爲他人作嫁衣裳吧?”
嬌軟王妃VS糙漢可汗 新婚當日,耶律焱對李嫺韻說,除了感情,可以給她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婚後,他果然信守承諾,將她捧在手心裏寵着。 誰知道,寵着寵着,就寵到了心裏,寵上了心尖。 和親契丹沒多久,李嫺韻漸漸發現周圍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起初討厭她的百姓奉她爲神明…… 說她魅惑主上的羣臣,求着她跟可汗修成正果…… 最讓人撓頭的還是她名義上的夫君,說好的不會給她情感的,怎麼總是追着她後面跑? 小劇場1: 某日,耶律焱將李嫺韻抵在牆角。 “爲什麼躲着本汗?” “她們說您可能喜歡臣妾。” “把可能去掉,難道本汗表現得還不夠明顯?” “可是您說不會給臣妾感情。” 耶律焱扶額,他是說了多少蠢話。 “漢人常說成家立業,顯然兩者並不衝突。” 小劇場2: 日上三竿,耶律焱依舊黏着李嫺韻。 “快起來,我得走了,街上病人等着我問診,西邊的良田需要灌溉,東邊的宅基地需要丈量,繅絲扎染我得去指導……唔……” “爲夫是病人,你不心疼?” 李嫺韻看着壯得賽十頭牛的男人,一臉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