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穿越時空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

延熙十五年初夏,荊州大地上一片祥和.除了長江流域不斷發的小之外,確實是一片祥和。

自從延熙十三年,第六次北伐結束以後,荊州軍民進了到了爲期兩年的休養生息階段,但從農業生產和百姓生活層面上來講,基本還算得上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至於荊州的世家大族們嘛.日子不見得過的多好,但是吧,也不算太壞。

雖然去年因爲黃崇的事兒,跟朝廷和張溪鬧得有點不太愉快,但最終雙方還是各退一步,保持了默契,黃崇也因此得以上任。

而黃崇上任以來,也基本沒出什麼幺蛾子。

黃崇還是有點自己老爹的風範的,爲人聰明,務實,他選擇聽從張溪的建議,上任桂太守後,延續了當年蒯祺擔任桂太守期間的政策,基本沒有什麼改,也讓荊州的大小世家鬆了一口氣。

再加上桂到底地偏僻,這地方窮的,哪年不要其他州郡接濟就算是大收了.荊州世家大族們在桂,還真的沒什麼切利益可言。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荊州世家大族其實不是排斥外人來管理荊州,他們排斥的是外人管理荊州會因此損害荊州世家大族的利益。

相比於外人,跟自己利益高度綁定,知知底的本地人,自然是更加容易被荊州世家接

只是有些事,荊州世家也多明白,現在的時局,已經不是三十年前的時局了,如果不知變通的話,最終倒黴的還得是自己。

而能活到現在的世家大族,基本都是最懂得變通的。

因此吧,黃崇既然安分守己的守著桂郡不出幺蛾子,一幫荊州世家大族們也懶得去找他的麻煩。

Advertisement

再者說,如今還有一個更加讓荊州世家頭大的事,正在發生。

延熙十五年的正月,吳大帝孫權突然頒佈了詔書,在東吳境發行了一種“大泉當千”的貨幣,專門用來應對對外貿易。

就衝這名字,是個人都明白孫權到底是打的什麼鬼主意,更別說大漢這邊也早就有了直百錢的先例。

有一說一啊,早些年因爲方貿易渠道關閉,荊州世家們有一個算一個,就沒有人不參與到這場有方背書的走私活中去的。

畢竟,以往走私是要冒著風險的,一路上還得買通守關的將士們,本也相當的高。

如今走私,只要荊州世家跟東吳那邊以直百錢結算,府直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各路關卡的守軍更是一路綠燈.有這種好事兒,誰不想分一杯羹。

雖然說直百錢這個東西,荊州世家也很深惡痛絕,但是吧,這次是大漢方折半價給到荊州世家的,而荊州世家卻可以憑藉直百錢真的從東吳那邊套取價值一百錢的貨.反正割的是東吳的羊,荊州世家哪個不是賺得盆滿鉢滿的?!

就這好事兒,荊州世家大族們還是非常開心的。

但是吧,隨著東吳那邊發行了所謂的“大泉當千”,並且規定也同樣只用於對外貿易,荊州世家的好日子,可就到頭了。

是個人都能看的明白,孫權這是吃了直百錢的虧,打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了大泉當千,可比直百錢還狠上十倍。

荊州世家們嘗過直百錢的好,怎麼可能不知道大泉當千的壞

可問題是,荊州世家有心不收,這事兒還不行。

一個,是荊州牧張溪派人給各大世家傳話,如果還想繼續從事走私活的話,就必須無條件接大泉當千,否則方層面要止走私,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Advertisement

另一個,是方放出消息,說是有意恢復方貿易,並且同時承認直百錢和大泉當千的效用。

承認直百錢這個好理解,畢竟這玩意兒就是大漢自己鼓搗出來的,不承認也不行.可承認大泉當千四什麼鬼?!

如果大漢自己都承認大泉當千作爲代值貨幣的地位,那麼哪裡還能有民間走私的活路?!

別的不說,孫權那個貨,能不全力打東吳的民間走私活,以保證自己大泉當千的價值?!東吳的世家大族還會願意跟荊州世家玩走私?!拿著大泉當千去方貿易平臺上收割大漢的羊他不香麼?!

真到了那個時候,荊州世家要麼放棄走私活帶來的利益,老老實實的走方貿易渠道,接定局,要麼,就接大泉當千,拼著損失一部分利益,繼續維持走私活

兩者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必須接大泉當千,只不過走方貿易,是要稅的,而走私,是不需要稅的。

這麼一比較的話,荊州世家不得不選擇大量囤積直百錢,用於減輕自己在走私貿易中的損失,而這麼做,也變相的承認了大泉當千的使用價值。但是,總來說,荊州世家大族,在最近的半年裡,確實虧了不東吳這幫混蛋玩意兒,貪得無厭啊,那個大泉當千發的,一點節制都沒有。

前期賺得有多狠,後期虧的就有多心疼.這就是現在荊州世家大族們最真實的寫照。

可偏偏,荊州世家大族們對此還沒有多辦法可用。

老一套的辦法,煽,哄騙,製造民變等等,經過黃崇事件後,大家都明白,至在張溪坐鎮荊州期間,是一點用都沒有的這老小子掌握著軍權。

Advertisement

走常規途徑,通過朝廷渠道去彈劾張溪,爭取把張溪調離荊州.別開玩笑了,就張溪在大漢的地位,在高層部的人緣,彈劾他的奏章恐怕連尚書省那一關都過不去。

所以啊,荊州世家們發現,自己是真的拿張溪沒辦法,除了製造一些輿論來抹黑一下張溪的人品外,好像真沒啥辦法給自己出氣。

而製造輿論,抹黑張溪的人品這一招,進行的同樣也很不順利。

以往世家大族用這一招無往不利,是因爲輿論控權掌握在世家大族手裡,而一個人在這個時代爲,最重要的就是名聲,尤其是執政地所在的民間評價,就顯得尤爲重要。

名聲不好的人,很難得到朝廷重用。

可這一招,對張溪也不太管用。

首先吧,張溪的位基本已經算是到頭了。

職是兵部尚書,武職是驃騎將軍.再往上升,恐怕也就是進三省和晉升爲大將軍了。

而這兩個職位,在理論上,是不可能共同兼任了.沒有那個皇帝會放心把軍權和政權都到一個人手裡,除了諸葛亮。

顯然,張溪在劉禪心裡,可沒有諸葛亮這樣的地位,自然,他也不可能有進中樞的機會,要本地名聲沒啥大用。

其次吧,張溪的名聲,其實在這個時空,也說不上多好。

雖然吧,天下人公認張溪是名將,但是因爲“送裝事件”坑了郭淮兩次,導致天下人對張溪的風評,真不算太高。

送一次裝,還能說是臨陣用計,不得已而爲之.算是大丈夫不拘小節的表現。

但連著送兩次,還坑的都是同一個人,這麼用計,就顯得多有些刻薄了。

在中原和河北地區,張溪的名聲,真說不上太好。

Advertisement

畢竟早年間中原地區是曹魏的地盤,而中原地區又掌控著天下的輿論權,連關羽這樣的人,中原世家對他的評價也不算太好,承認他是名將的同時,還得附加上一條“倨傲”,張飛更慘,直接多了一條“暴戾”的評價可想而知,張溪的名聲能好到哪兒去。

這樣的人,你再怎麼抹黑他,好像對他來說,也是不痛不的。

再加上第三個要素荊州,有一座嶽麓書院,而這座出院的創始人之一,就是張溪。

嶽麓書院從不收徒教學,但是卻提供天下藏書,允許天下學子在這裡閱讀藏書,流學問,也歡迎天下名士來嶽麓書院講學授課這就是一個現代的大型圖書館。

這座書院存在了快二十年了,不知道有多的天下學子,寒門士子,以及一些到戰波及,跑到荊州來避難,順便借住在嶽麓書院的名士大儒過書院的好

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荊州世家抹黑張溪,這幫學子,士子,名士大儒,能有十分之一站出來,替張溪辯解上兩句,就已經足夠幫張溪洗白了。

總而言之.荊州世家沒轍啊,打不過,罵不走,虧了錢必須自己吞,最後連口嗨報復一下都做不到。

難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