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241頁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241頁

打開匣子,取出經卷,绦,小心翼翼地展開。

輕輕挲著一行行金字,絹帛手微涼,散發著淡淡的沉檀香氣。

隨隨一看書跡便知這卷經并非桓燁所寫,但字跡雋秀而筋骨,抄經之人這筆字不在桓燁之下。皇后說這是故太子,大約是哪位書家或名僧的手筆。

并不信佛,知道自己殺孽太重,也從不向神佛尋求藉。

可此時卻一字一句默默讀著桓燁留下的經卷,像是要驅散心頭的不安。

皇帝說的話也不無道理,當年的真相猶如一柄利劍,一旦公之于眾,必定會傷到他敬重戴的母親。

執意求一個這樣的結果,到底是為了他還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執念?

翻來覆去地將經卷讀了幾遍,可是經文中不會有答案,逝者也不會給答案。

隨隨靜靜地坐在案前直至日落,余暉照到經書上,微塵在中緩緩沉浮,最后夕也褪去,屋子被暮沉沉籠罩,外頭傳來竹竿敲擊銅鉤的聲音——是驛仆在廊下點燈。

隨隨眉心,將經書小心翼翼地卷起來,收回檀木盒子里。

Advertisement

就在這時,簾外響起侍衛的聲音:“大將軍,程公子求見。”

隨隨把檀木盒放回箱底,這才道:“請他去堂中坐。”

先前桓煊傷昏迷,一直在正覺寺中守著,待他醒后,回驛站小睡了兩個時辰,便跟著宮中來使去東覲見,一直無暇理會程徵的事,正想個時間他過來說話,不想他自己來了。

隨隨走到堂中,程徵起行禮:“屬下參見大將軍。”

隨隨道:“程公子請坐。”又讓侍從奉茶。

程徵見如此禮遇,心不由微微一沉,齊王傷他難辭其咎,若是還將他當作下屬,必定會嚴厲譴責,甚至懲這樣客氣地待他,便是不打算留他了。

他垂下頭,又施一禮:“屬下不自量力,連累齊王殿下傷,請大將軍責罰。”

隨隨道:“程公子言重了,你并未我幕府,是我座上賓客,豈有責罰客人之理。”

頓了頓道:“出手相救的是齊王殿下,便是要謝,也該謝他。”

程徵默然低下頭,眼眶微微泛紅:“在下知錯。”

侍從端了茶床茶來,隨隨起袖子替他斟了杯茶:“程公子有何打算?若是想留在京中考進士科舉,在下可略盡綿薄之力。”

Advertisement

說著從案頭拿起一個匣子,打開蓋子,卻是滿滿一匣子金錠和兩封薦書。

隨隨道:“請程公子笑納。”

程徵將盒子往前推了推:“程某之有愧。”

頓了頓道:“程某打算四游歷游歷,看看大好河山,開闊眼界襟,兩年后再回京赴舉。”

隨隨點點頭:“程公子若是來魏博,定要來寒舍一敘。”

說著將兩封薦書從匣子里取出來,把匣子推回到他面前,笑道:“區區盤纏之費,程公子笑納。”

程徵沉默良久,拜謝道:“多謝大將軍賞賜。”

這便是與聰明人說話的好,用不著將話說說盡,他已經明白的意思。

上元夜明確告訴他不能去勤政務本樓附近,可他還是去了,即便是因為關心,一個違抗命令并且因為私影響判斷的下屬,都不會再留。

隨隨道:“祝程公子前程似錦。”

程徵再拜答謝,退了出去,卻沒有帶走那匣金子。

隨隨也料到他多半不會收,輕輕嘆了口氣,命侍從將那匣金子收回櫥中。

第102章

那日之后, 隨隨再沒有去正覺寺過臉,只隔日令侍衛去詢問一下齊王的傷勢,并差人送了一批補氣的藥材過去。

Advertisement

桓煊趴在床上不能彈, 也不能去驛館找, 只好安自己,上元節出了那麼大的子, 的部下也多有傷亡,恤屬下,又要為桓熔謀逆案籌謀,無暇他顧也是理所當然。

桓煊底子好, 運氣也不錯,傷后最兇險的七日,他在正覺寺中安然度過,七日風并未找上他, 傷口也愈合良好, 沒有潰爛化膿的跡象,經鄭奉首肯, 桓煊在傷后第十日回了王府。

得知三子化險為夷,傷勢并無大礙, 皇后這才著人將他傷的來龍去脈稟明皇帝——先前以風寒為借口拖著,可拖久了皇帝也會起疑。

僅剩的一個嫡子重傷,自是非同小可, 皇帝當即遣了親信的中前去齊王府侍奉, 一旦傷有變,立即宮稟告,又令尚藥局兩個奉番守在桓煊榻前。

即便知道兒子的傷勢已無大礙,皇帝仍舊后怕不已, 原本略有起的風疾又沉重起來,皇后不解帶地在榻邊守了兩日兩夜。

皇帝了解妻子,知道不眠不休地照顧自己并非全然出于夫妻分,多半是有求于他,果然,待他病勢稍緩,皇后便提出要見二子。

Advertisement

皇帝看著憔悴的妻子,這些日子寢食難安,瘦得臉都了相,此時眼窩凹陷,眼皮紅腫,雙目中布滿,看著著實可憐,可他卻沉著,久久不肯松口。

皇后跪在榻邊道:“陛下將這逆子史臺和大理寺秉公辦理,妾沒有什麼話說,可他再不肖,也是妾懷胎十月誕下的骨,也是妾一手教養大的孩子,妾只求去看他一眼……”

皇帝沉默片刻,還是道:“待史臺和大理寺將案子審結,朕會讓你見他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