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126頁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126頁

太子之前下過幾次昏著,還因此丟了監國之權,這回卻將皇帝的心意揣得分毫不差。或許是前幾回的教訓讓他明白,皇帝怕的不是兒子們爭權奪利,而是一家獨大,威脅到他的座。

隨隨一向以為太子志大才疏,目短淺,雖然懷疑他謀害了桓燁,卻從未將之視為對手,這回才發現他并不如料想的那麼好對付。

不過也沒指靠著一次刺殺便將太子扳倒,皇帝并非不知道兩個兒子兄弟鬩墻,卻一直睜只眼閉只眼,提防著太子,卻沒有廢儲另立的意思,比起手握兵權、桀驁不馴的三子,或許唯唯諾諾、仰人鼻息的二子更合他的意。

這次只需取得太子設局的證據,將把柄在手里,在形勢有利的時候發難,一擊必中,他再不能翻,只有在奪回河朔的兵權之后,才有足夠的籌碼。

隨隨在溫泉宮休養,不能出星辰殿,由于太子和齊王遇刺一事,溫泉行宮加強了守備,星辰殿外也有披甲執銳的羽林衛守著,的屬下不能冒險往這里遞消息,也只能耐心等待。

有桓煊陪著,日子倒也過得很快。他不去兵營的時候,便在床邊陪著,教認字,打棋譜給看,跟說說長安城里近來發生的趣聞軼事,他不善言辭,能把趣聞軼事講得味同嚼蠟,還一本正經地納悶,盯著隨隨:“你為什麼不笑?孤講得不好笑?”

Advertisement

隨隨總是因他的神忍俊不,笑得差點把傷口崩裂。

桓煊還包攬了喂藥一職,耐心地用小湯匙一勺一勺地喂藥湯,隨隨忍了幾次,終于苦得不了,搶過碗一飲而盡。

齊王殿下沒了用武之地,老大不高興,便開始給喂粥喂羹,每天臉和腰,檢查喂下去的粥羹有沒有變。也不知道這事有什麼樂趣可言,他卻樂此不疲,不去兵營的時候,一天得喂五六頓。

在驪山養傷,隨隨潤了不,桓煊因著行宮、兵營、朝堂三奔波,倒是瘦了些。

三個月后,隨隨的傷口已沒什麼大礙,的封誥也下來了。

雖是大公主出面,但隨隨知道定是出自桓煊的授意,不由大為驚愕。替桓煊擋了那一箭,知道一定會有賞賜,卻不想他會替要個封誥——雖說不是實封,但以如今的份已是相當出格了。

桓煊只當寵若驚,輕描淡寫道:“見多怪,一個鄉君罷了,有了出,將來可以府做個側室,免得你天胡思想。”

他有心娶之事卻放在心里沒說,畢竟如今只是他的打算,待拿下淮西,與父親將事定下,有了十的把握再告訴不遲。

Advertisement

隨隨了封誥,自要宮謝恩,皇后不理事,如今是德妃掌著后宮大小事務,德妃見了的容貌暗自詫異了一回,倒是毫沒對份起疑,賞了一支金釵并一些宮錦,便即打發出去了。

從宮里出來,桓煊便將送回了山池院,他自己卻馬不停蹄地回了兵營——糧草快整備完畢,一個月后大軍便要開拔,他已沒有時間再回山池院陪伴了。

回到山池院,傳遞消息便容易多了,隨隨回去不出三日便接到了部下送進來的信,他們扣下了兩個知道的刺客,暫且關押在靈花寺佛塔下的地牢里,只等著派用場時提出來便是。

此外還有兩個消息,一是朝廷派往河朔的中監軍果然引起將士極大不滿,蕭同安雖然終于換得盼已久的朝廷敕封,為名正言順的三鎮節度使,但在軍中的威信越發岌岌可危,以至于到了出行都要數百親兵護衛的地步。

隨隨估計要不了半年,薛郅就會按捺不住向蕭同安下手。朝廷本來就不把蕭同安這個傀儡放在心上,又發重兵征討淮西,哪里顧得上河朔,蕭同安在同意朝廷派中監軍的那一刻,便給自己掘好了墳墓。

Advertisement

河朔的形勢在意料之中,可另一個消息卻怔了怔。

他們在江南找到了一個曾經在皇后宮中當差的侍,或許知道些先太子暴薨的,因為這些私有關,部下不好審問,便將人送到了靈花寺中,等親自審問。

聽說剛回來又要去城外寺廟里禮佛,高嬤嬤自是竭力阻攔——還記得上回鹿隨隨去青龍寺染上風寒差點丟命的事,哪里敢再放出去。

隨隨好說歹說,最后只能扯出齊王這面大旗:“殿下就要出征了,我只想去求佛祖保佑他打了勝仗平安歸來。”

高嬤嬤這才踟躕起來:“娘子子還未將養好,老奴代娘子去便是。”

隨隨道:“求佛怎麼能人代求,萬一佛祖覺著我心不誠怎麼辦?”

頓了頓道:“我中了一箭能死里逃生,全賴佛祖保佑,也該自己去道個謝。”

高嬤嬤聽說得理,不由搖起來:“娘子千萬早去早回。”

隨隨滿口的答應:“我省得的,嬤嬤放心。”

老嬤嬤嘮嘮叨叨地叮嚀了半天,又囑咐春條照顧好娘子,這才不不愿地去安排車馬。

出山池院不久,隨隨便覺到他們被人跟蹤了。

什麼人會跟蹤齊王的一個外宅?莫非是因得了個封誥,有人以為在齊王心里有分量,想從這里下手?

佯裝不覺,到青龍寺拜了佛,添了香油錢,給桓煊和山池院的眾人求了平安符,便即去了靈花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