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朱慈烺最近一直在親軍大營、蒸餾酒作坊和宋應星的兵製作司之間奔波,不過付出總是有收獲的。
親兵大營在崇禎十三年七月底已經修建完了,如今大明報司、朱慈烺的兵製造司已經全部搬遷到親軍大營中,蒸餾酒作坊也在親軍大營附近建設了分廠,以便於五瓊漿銷往京城以外的地方。
在宋應星、胡鵬南、江忠、郭南明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定裝彈式燧發槍終於被研製出來了,朱慈烺將其命名為一六四零式單兵步槍,而且在朱慈烺的指點下,一六四零式燧發槍采用定量填裝的方法,士兵分別將兩個紙裝火藥彈放燧發槍的槍管和火藥池,然後扣扳機,火石燧發產生火花引燃用火藥池火藥,火藥池火藥引槍管紙裝火藥彈,產生巨大衝力將彈丸發出去,經過測試,使用提純後火藥的一六四零式單兵燧發槍有效程三百米左右。
目前,一六四零式單兵燧發槍已經開始投生產了,剛開始工匠們都是一人生產一把,效率非常的慢,一個練的工人生產一把燧發槍需要近半個月。
朱慈烺一次在燧發槍製作工坊發現了這個問題,隨即就把胡鵬南了過來,將流水線作業法教給胡鵬南,胡鵬南聽了之後,直呼妙哉,妙哉!
隨後胡鵬南將工匠按照燧發槍製作流程,將工匠分配到各自擅長的流程上。HTtρδ://wωw.ξWΧs9.Org
燧發槍的生產效率頓時倍提高,目前,燧發槍製作工坊每個月可產燧發槍三千支。
同時,宋應星他們在朱慈烺的指導下,功的研製出了手榴彈和地雷,當然宋應星他們取名為轟天雷和轟地雷,朱慈烺雖然覺得這個名字土的,但是卻形象,便同意宋應星這個命名了。
轟天雷和轟地雷裏雖然都放了很多尖銳的鐵釘、碎石子等,殺傷範圍可達到十個平方米的範圍,威力當然沒有後世手榴彈和地雷威力大,但是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朱慈烺以後對付建奴和起義軍的殺手鐧。
轟天雷和轟地雷也采用了流水線的生產模式,一個月可以各自生產一千枚。
朱慈烺越發覺得錢不夠用了,因為,生產一隻燧發槍,材料和工人的本就需要二十兩白銀,朱慈烺計劃先生產六千隻,雖然火槍兵衛隻有五千人,多生產一千隻是用來備用的。
生產燧發槍就需要白銀十二萬兩,這還不算配套的火藥、子彈。而生產一枚轟天雷和轟地雷的本是白銀五兩,一個月就需要花費一萬兩。
加上兩萬三千名親衛軍的軍餉、吃喝拉撒費等費用,還有大明報司的費用等等,朱慈烺覺頭大。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朱慈烺現在終於理解崇禎了,沒錢真的很痛苦。
還好五瓊漿的銷售一直不錯,加上宋應星已經研製出皂,朱慈烺給命名為舒服皂,現在舒服皂也對外銷售,因為朱慈烺想改變大明百姓的衛生狀況,所以舒服皂售價僅僅需要五百文,也就是半兩銀子,而舒服皂綜合本大概是一百文,每賣掉一塊,朱慈烺能賺四百文,加之皂的需求量大,雖然利潤低了一些,但收益也不錯。
朱慈烺因為有五瓊漿和舒服皂的輸,目前還不至於揭不開鍋,但是財政也有些捉襟見肘了。
但朱慈烺相信,隨著大明報司不斷的向大明各地擴散,五瓊漿專賣店和舒服皂專賣店也隨即在大明各州縣立,除去報司的開支,每年的盈利也是很可觀的。
朱慈烺未雨綢繆的讓宋應星加快香水、玻璃的研製,因為朱慈烺知道,隻有源源不斷的銀子,才能做更多事。
而在關於親衛軍指揮使和總兵任命上,卻出了一點波瀾。
崇禎和朱慈烺商議後決定,朱慈烺任親衛軍總兵,黃得功任複總兵兼火槍兵衛指揮使,朱複國任騎兵衛指揮使,張世澤任步兵衛指揮使,馬震清任長槍兵衛指揮使。
但是在朝會上,崇禎把這個消息放出去的時候,群臣竟然大多都是持反對意見的,就連一向不和的陳演和範複粹兩人意見都難得一致。
大臣們反對的原因有三:
一是太子儲君乃社稷本,應讀聖賢書,不可行軍伍之事,太子擔任親衛軍總兵不妥。
二是朝廷如今財政困難,無力承擔四衛軍士的開支。
三是親衛軍皆是十五六歲青年,甚至有十二三歲的孩,朱複國、張世澤僅僅十四五歲,便出任一衛指揮使,實屬胡鬧。
大臣人提出的反對意見也不是不無道理,崇禎沒有辦法隻能將此事擱置,日後再議。
之後幾日,朱慈烺便讓錦衛帶人挨個拜訪了持反對意見的大臣,並與其進行了友好的協商和會談。
被拜訪的大臣被駱養的‘誠意’打了,紛紛表示自己當時持反對意見是一時糊塗,現在自己想明白了,等崇禎皇帝再提議此事,他們表示一定持雙手讚同。
朱慈烺告訴崇禎他搞定大多數反對的大臣,建議崇禎在朝會上重新提議此事。
果然,隻有閣首輔範複粹,戶部尚書程國祥仍然反對。範複粹和程國祥反對的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你們幹嘛幹嘛,反正朝廷沒有錢。
朱慈烺也當即表示,自己這是為大明做慈善,不問朝廷要錢,隻為朝廷練兵。
就這樣,關於親衛軍一眾任命的旨意就下來了。
崇禎十三年八月初五,朱慈烺和親衛軍的一眾將領第一次會麵了。
朱慈烺知道,自己挑選的這些人對大明都是忠心耿耿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所以和黃得功、朱複國、張世澤、馬震清四人第一次見麵時,朱慈烺隻問了四個人一個問題,想不想建功立業,敗將封侯,名流青史?
四個人,而且是四個年輕的熱一下子就被點燃了。有哪個熱男兒不想建功立業?
四個人沒有任何猶豫,便齊聲呼喊道:“想!”
朱慈烺便慷慨激昂的對四人說道:“好,那就跟隨我滅滿清建奴,平軍寇匪,保萬民以太平,日月所照,皆我大明!”
朱慈烺此話一出,頓時點燃了四人腔的熱和年輕人的淩雲壯誌,四人齊聲呼道:“日月所照,皆我大明!大明萬歲!”
崇禎十三年八月十日,兩萬三千人的親衛軍被分了四個衛,每個衛五千人,每個衛配備軍醫一百名,所以每個衛實為五千一百人,剩下的二千六百人全部被史可法要走了,他要將這些人培養大明報司的後備力量。
黃得功、朱複國、張世澤、馬震清四人分別按照朱慈烺的要求挑選各自的兵。朱複國挑的人員,一般都是西北或遼東人,因為這兩個地方人在大明人中,騎算是比較好的。
黃得功按照朱慈烺要求,挑了一些看上去手機敏的,反應快的。
張世澤是步兵衛。所以他就盡可能的挑年齡大的,個子高的,格壯的。
馬震清但是不沒有什麽要求,隻要健康就行,因為他們白桿兵靠的是團隊協作和戰戰法,不是依靠個人的勇武。
曆史上,秦良玉的白桿兵很強,就是依靠的團隊協作神和良好的軍紀,白桿兵無論多人,作都可以做到整齊劃一,令行止,這才是白桿兵恐怖的地方。
四人挑好各自的人馬後,朱慈烺將從朝廷購買的裝備分發給了四個衛,沒有辦法,朱慈烺隻有自己掏錢向朝廷買,畢竟閣首輔範複粹和戶部尚書程國祥已經明確表示,朝廷沒有錢。
所以,工部的意思也是,不好意思,想要裝備,拿錢來。
所以朱慈烺不得不又二兩銀子每桿的價格購買了六千桿桿白桿槍,給長槍兵衛。
以十五兩每套的價格購買了普通盔甲套一萬五千三百套,給火槍兵、長桿兵衛、騎兵衛。
以每套三十兩的價格購買重甲五千一百套給步兵衛。同時也給步兵衛每人配了盾牌、刀箭等
而朱慈烺的兵製造司在八月十日隻有一六四零式燧發槍一千二百隻,也全部配發給了火槍兵衛。
每個衛的士兵都配齊裝備後,朱慈烺從戶部挖來給自己做會計的於馳就哭著找到朱慈烺,告訴他,自己差不多快要破產了,賬上快要沒錢了!朱慈烺讓於馳不用擔心,錢的事他來想辦法。
朱慈烺能有什麽辦法呢?當然是殺貪了,畢竟這個途徑來錢快!
書歸正傳。
朱慈烺便給黃得功等人三日時間,讓他們自行將各衛建製分配好,挑選合適的指揮。
四個親衛軍一切進正軌後,朱慈烺便將自己按照後世軍訓的項目,將立正、稍息、站軍姿、齊步走、正步走等訓練的訓練要點和要求,編寫冊,並請了宮廷的用畫師,據自己的要求將訓練羨慕畫出來,形了一本圖文並茂的親衛軍訓練手冊,並進行了大批量的印刷。
在訓練手冊的首頁,赫然寫著忠於大明,建功立業八個大字,後麵朱慈烺又寫了一些思想政治類的話,無非就是,要忠君國,終於皇上之類的話。
這是朱慈烺有意為之的,他準備將訓練手冊發放到親衛軍中,確保每人一本,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先對這些人上一次政治課!
可是,當黃得功等人,看到朱慈烺編寫的訓練手冊後,直接懵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訓練方式。
但是,他們沒有多問,尤其是朱複國簡直就是朱慈烺的腦殘,朱慈烺讓他去死,估計他都不會猶豫。
於是,整個親衛軍就按照朱慈烺的訓練手冊開始訓練了,上午統一訓練訓練手冊上容,下午各衛則訓練自己的戰鬥技巧。
自從八月十三號開始訓練,朱慈烺中途也來看過幾次訓練進展,他還是很滿意的。
。您提供大神喬木葉落去的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這是一個從小兵到將軍的故事。主角沒有部下,但是兄弟萬千。女性人物不少,可是真愛唯一。雖然白手起家,卻是志在天下。主角在戰場上的表現:反人類罪,搞大屠殺。日常工作上的表現:搞上司的女人。生活作風上的表現:搞一夫多妻。經濟作風上的表現:史上最大的貪官,最清廉的將軍,最兇狠的強盜。作者言:我們yy結果,但我們不yy過程。讓一切奇蹟,都變得合理而自然。
三皇子李正是接受過社會主義教育的人,覺得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但是他未過門的皇妃似乎要當女帝!等等,她要謀反! 某一天,當秦臨君將要謀反成功時,李正帶著王翦、呂布、李廣、李斯、郭嘉、徐世績…出現在她面前說道: “皇妃,何故謀反!” (新書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發布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一覺醒來,發現身在皇宮凈身房,正被一個老太監手拿割刀凈身是什麼體驗?徐忠萬萬沒想到,自己只是一夜宿醉,醒來后竟來到一個陌生的世界,還差點成為了太監,好在凈身時發生了點意外,讓他幸運逃過一劫。從此徐忠以一個假太監身份,混跡在女帝身邊,出謀劃策…
【大女主、女強、重生女將、女扮男裝、家國大義、架空正劇、亂世群像,感情線弱介意勿入】 她死在封候拜將,榮耀加身的那一年。 原來毫無怨恨,終登高位也會重生。 前世,她因為母親的一句話,肩負起家族重擔,女扮男裝成為宗延氏長子,隨父從軍。 卻因自己的年輕氣盛感情用事,以至阿妹慘死,叔伯累戰而亡。 皇權爭斗儲位紛爭,她愚昧無知錯信旁人令父親受挾,困戰致死。 她以親族血淚筑堤得以成長,攬兵奪權,殺伐一生,終得封候拜將榮耀加身!卻也留下終生遺憾。 一朝重生,重回十五歲初入軍營之時。 這一次她再無不甘,心甘情愿女扮男裝,為父,為家,為國而戰! 至此引無數賢才謀臣為其折腰,得萬千猛將部卒誓死追隨。 橫刀立馬,南征北戰,定江山,安天下! - 若說有什麼不同,大抵便是她的身邊始終站著一人,如那任由她驅使的惡犬,所向披靡忠心耿耿。 他從無奢求,追隨他的將軍戎馬一生,無名無分,不訴情愛,唯有忠誠二字。 很多年后將軍墓中,他肉身筑鐵立于棺前,生死相伴。 【殺伐果決的女將軍vs嗜殺瘋批的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