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后,我成了渣男他皇嬸 第576章 禽獸不如

《重生后,我成了渣男他皇嬸》 第576章 禽獸不如

郡王單刀直,“王采丹自盡,可是王爺的手筆?”

“是。”

郡王頗意外,他雖有猜測,卻只有五,畢竟這著實是下下之策,不太像是晉王干的事。

“竟真是你?如今正是在剛剛陷害過晉王妃的關口上,王爺難道不怕皇上起疑?”

趙承淵把玩著琉璃杯,淡淡道,“本王殺與不殺,他都會生疑,沒什麼大不了的。”

郡王嘆了口氣,“也是。好在昨日剛好是廖家送聘禮的日子,那聘禮有頗打王家的臉,王夫人便認定了是不堪折辱自盡,讓皇上嚴懲廖氏。是以皇上在派仵作驗尸后沒再深究此事,就這麼定案揭過去了。”

趙承淵微笑聽著。

郡王看他神,恍然大悟,“王爺故意挑這一日去的?”

趙承淵將琉璃杯湊近邊,淡聲道,“自己手殺人為下下策,可這下下策若是做好了,一樣是上策。”

郡王疑,“上策?”

這頂多算是僥幸逃過一劫,對自己沒甚好又險之又險的一步棋,怎麼也算不得上策吧?

趙承淵問,“你會懷疑到本王頭上,甚至王妃也會懷疑到本王頭上,你可知皇上為何不再深究了?”

郡王擰眉思索片刻,“我懷疑你是因依著王采丹的子不會自盡,后來不太懷疑了一是因為你不會做這種蠢事……”

Advertisement

他話說出口,心虛地看了趙承淵一眼,見他不甚在意,方繼續道,“二是皇上置了廖氏后我方想明白的,王采丹或許是要用自己的死報復廖氏,這樣倒也符合子。”

趙承淵點頭,“還有第三點,皇上一直想除去廖氏。廖元思雖告發有功,可皇上一直懷疑他背后有人指點。此事便是極好的借口。橫豎殺的不管是本王還是你,都無關要,皇上本也很想殺了王采丹。他若追究下去,反倒沒了置廖氏的借口。”

郡王敬佩道,“是如此,王爺思慮周全。”此人算計人心當真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吶,幸好他們倆不是敵人。

他忽而一笑,“廖元思數次對王爺不敬,王爺也不想他日子過得太舒坦吧?”

趙承淵不置可否,垂眸喝起鮮花茶。

一個花瓣沾到薄上,為他清絕華艷的臉又平添了幾分艷郡王看得有些呆愣,雖說都是堂兄弟,可人家怎麼就長這麼好看?

趙承淵斜斜瞥了他一眼,淡聲問,“怎麼,看中我手里這只杯子了?”

郡王回過神,唯恐他要自己將這杯子帶走了,疊聲道,“沒有沒有!”

開玩笑,他若帶走了,晉王是不是還要時常問問他杯子用著如何?那他平日里是用還是不用?

Advertisement

他別過眼,不去看晉王上的花瓣,繼續方才的話題,“我尚有一疑問,王爺為何非要出此下策,如此迫不及待殺了呢?”

趙承淵道,“知道一個,皇上要殺晉王妃,且布局已。”

郡王詫異,“皇上為何要殺晉王妃?怕定國公與王爺聯手篡位?”

趙承淵搖頭,“本王也不清楚。”若是如此,那皇上前世為何也要殺攸寧?

他繼續道,“前些日子王妃去肅伯府給王采丹添妝,實則是打探此事,之后王妃猜出了皇上布的局。王采丹此人很聰明,事后定然會反應過來晉王妃或許已經知道了真相。若抱著玉石俱焚的念頭,去尋皇上,那皇上恐怕要再設個殺局了。”

郡王接口道,“所以,王采丹必須死。”

趙承淵再喝一口茶,那上的花瓣便隨著茶水落口中。

郡王長舒一口氣,終于可以堂堂正正看晉王了。

他猶豫片刻,問道,“不知皇上設的那局,可能躲得開?要不要我來做什麼?”

他原本與晉王的合作實屬無奈之舉,如今,主開口往上攬麻煩,卻是心甘愿。

晉王妃救湘兒一命,如今又送一粒保命丹藥,相當于又保一條命。晉王說他們之間是以因利而合,各取所需,可晉王妃做的,卻是真心以待。

Advertisement

他無論如何,也該還以真心。

趙承淵瞥他一眼,“不怕攬麻煩?”

郡王鄭重道,“不怕。”

趙承淵知曉郡王此人,剛正,一旦做出決斷,便不會輕易更改。他對皇上忠誠,不為外力所,所以才會被委以重任這麼多年。

他能決定與自己合作,不過是求生使然,這種關系實則算不得穩當。他此時能主開口,兩邊的關系才算真正牢固了。

有些事,便可以告訴他了。

趙承淵只簡單闡述,“南漳戴的那副頭面,原本該是給王妃的,錯被搶了去。一年后,得了證。先帝有塊時常把玩的石頭,后來也得了證。現在王妃手中有兩塊石頭,一套頭面。”

郡王臉上驟然失,“先帝是皇上害的?”

這些事他都知道,初一那日郡王妃回府跟他說起來過,說晉王妃當時臉不太好。

若不加上的證這件事,他并不往別想。可這所有的事放到一起,真相立現。

趙承淵道,“那兩塊石頭是在本王出生后幾個月時,王儉從西涼購得。一塊給了父皇,一塊給了母后。恐怕不是巧合那麼簡單。”

郡王想起先帝的仁德,不由憤慨。

他原敬佩慶明帝是一代梟雄,可若做這等弒父奪位之事,便是禽不如了!

Advertisement

郡王神肅穆,起拱手道,“王爺若有吩咐,趙承奕但憑驅策!”

趙承淵道,“傳聞皇上手中有一支兵馬,戰力強悍,你可知曉?”

郡王點頭,“我在宮中負責衛十幾年,能察覺到皇上并不完全依賴林軍。就像年前梁川大營兵臨城下,他非但不慌,甚至還調兩千林軍圍困晉王府和定國公府。他手中若無倚仗,絕不敢如此行事。

當時梁川大營有五萬兵馬,京郊大營有三萬,林軍不足一萬。他手里的兵馬恐怕總該有兩三萬,才能有此底氣。只是這麼多兵馬,他能藏在哪里?”

趙承淵道,“小于林,大于市。”

郡王眸,“王爺查到了?”

趙承淵道,“當時兵臨城下,皇上面上不慌,私下里定然做了部署。那麼多私兵,不則已,一,必端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