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軍事歷史 問鼎十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

《問鼎十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

 隨著耶律必攝的戰死,皇城里的戰斗也落下了帷幕。

 得知皇帝戰死的消息,或是失去了戰斗力,或是失去了理智舍生忘死的殉國,更有人高呼“陪同耶律必攝"拔劍自刎之人。

 但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最終的命運.....

 在古羖歷大敗之后,契丹銳全軍覆沒,遼朝已經無力回天。

 北城、皇城的固守,不過就是茍延殘而已。面對中原已經正規化的軍隊,新組的兵卒本就不是對手。

 利用城池的優勢,還有勉強一戰,失去了這項優勢,連對抗的資格都沒有。

 各類喜訊如期而至,皇宮各要地攻陷的消息逐一傳至,最關鍵的消息莫過于契丹皇帝耶律必攝戰死。

 聽到耶律必攝戰死的經過,羅度有些好笑,耶律必攝到死還想給自己搏一個好的名

 不過舒元賊壞賊壞,并沒有順了他的意思,但舒元的話是讓羅度很是舒服。

 本來嘛,華夏歷朝歷代君王皿都是昔年耶律德從中原掠奪去的,今日取要回來,天經地義。

 對于契丹百姓是仁德、兇暴,那也是他這個中原皇帝自己的事

 什麼時候到耶律必攝用本來就是他們的東西,跟他來談條件,讓他對契丹百姓好一些?

 如何對待自己的子民,哪里得到外人說三道四?

 不過羅度還是下令厚葬耶律必攝,大度的給了他帝王葬禮的規格。

 “陛下,神衛軍傳來消息,說是發現了趙匡義、趙匡、趙德昭的尸。”

 聽到三人的死訊,羅度有些意外,問道:“他們是怎麼死的?”

 原來荊季彰在落井下石以后,聽著下方沒有了靜,便放心的鉆井中。

 有一句話說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這句話用在這里也恰好合適。

Advertisement

 落井下石,石頭砸的也是高個的。

 壯的趙匡義、趙匡首當其沖給砸死了。趙德昭隨了他母親,并沒有繼承老趙家壯碩的格,加上年紀不大,在兩位叔叔的支撐下,了重傷,并未立刻死去。

 趙德昭悲憤之下,忍著痛等著荊季彰下井,給了對方一刀。

 他給在了兩之下,無法自由行,只夠得著荊季彰的跟腱,一刀割破了脛后脈。

 荊季彰驚駭之下,殺了本就瀕死的趙德昭,卻止不住往外流的,只能在井下高呼救命。

 路過的兵士聽到了呼喊,將荊季彰救出了枯井。這路過的兵士正好是營司的老卒劉福麾下神衛軍的一都五百人的小分隊,都頭阮福洪知道昔年羅度與趙匡胤的況,便費力搬移開了石頭,將趙匡義、趙匡、趙德昭都從井中撈了出來,報告給了上司劉福。

 劉福忙讓人將消息傳給了羅度。

 羅度想不到趙匡義居然死得如此憋屈,讓一個小太監用落石活生生砸死了,不免怔了怔,嘆了口氣道:“可惜,還沒來得及謝他呢。”

 有一說一,沒有趙匡義一力促的古羖歷大戰,讓他們有機會野戰全殲契丹銳,攻打臨潢北城與皇城的戰役不會如此順利。

 經驗富的老卒跟新兵蛋子,在戰場上的表現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語的。

 不想他竟然就這麼死了.....

 “罷了,好歹也為大虞一統北地出過力,死者為大,好生安葬吧!”

 羅度揮了揮手,讓人下去了。

 這想著歷史上的宋太宗死得如此憋屈,不免有些唏噓。

 蕭夷懶在一旁陪同聽著喜訊,此刻見羅度為趙家人懷,不免奇道:“耶律必攝死了,陛下都不曾有此表,趙

Advertisement

 家三人有何特殊之?”

 羅度說道:“倒沒有什麼特殊,只是.....”他想了想,還是忍不住黑一下趙匡義,道:“只是有些惋惜,趙匡義若不死,我還有心將他丟到西域去,指不定能助我大虞盡快平定西域。”

 蕭夷懶一臉不解。

 這契丹抵定,大遼覆滅,羅度心愉悅,忍不住多說兩句道:“知道誰是大秦戰神嗎?一統天下始皇帝的那個大秦.....”

 蕭夷懶想了想,說道:“白起?”見羅度笑而不語,再猜:“王翦?”

 羅度道:“先后陷害廉頗、李牧的郭開!”蕭夷懶傻眼片刻,隨即會意,掩口輕笑。羅度瞧得一怔,撇開了眼神。

 契丹皇城的混一直持續到正午,倒不是因為反抗的激烈,而是有很多人為了逃避兵災兵禍,如荊季彰一般,找個偏僻的地方躲藏起來。

 為了避免后患,中原諸路兵馬對于整個皇城展開了地毯式的搜尋,將各犄角旮旯都找尋了一遍,反復確認安全以后,方才通知了羅度。

 羅度騎著駿馬,從大順門在大虞兵卒目的注視下,一步步來到了契丹的開皇殿。

 站在大殿前,看著下方巍峨的士兵,高聲道:“朕永遠不會忘記,耶律德在會同十年以以中原皇帝的儀仗進東京汴梁,于崇元殿接朝賀,并且在同年二月一日,登東京皇宮正殿,接朝賀,宣布國號遼'。”

 “這是我中原最大的恥辱,朕潛邸之時,便立下弘愿,有朝一日,直搗臨潢,取回屬于我們的東西。”

 “今日在你們的浴拼殺之下,朕站在這個地方,實現了昔日的宏愿。”

 “你們都是好樣的,大虞軍人萬勝!”

Advertisement

 三司軍聽聞莫不熱沸騰,高舉著兵,大聲呼喝:“萬勝,萬勝,萬勝!”

 在一旁的符彥卿也激了瞇起了眼睛,他這一生半輩子都在跟契丹打道,深知契丹的厲害,想不到有生之年,竟然能夠看到契丹的覆滅。

 羅度聽著震耳聾的呼喊,走進了開皇殿。開皇殿里擺放著各種歷朝歷代的帝王皿,有漢武帝時期的匾額,有唐太宗李世民用的龍椅,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比如武則天造的東原鼎,后晉偽造的傳國玉璽等.....

 當年武則天為了彰顯正統,利用儒、佛、道的思想來鞏固地位,作大樂、鑄九鼎。其中諸多大鼎因為是銅制的,為后人熔煉了。代表徐州的東原鼎,留了下來,流落到了契丹。

 至于后晉偽造的傳國玉璽,契丹人一直以為這就是秦始皇的那一塊,以致于一直以正統自居,自稱:大中央遼契丹國。

 這些玩意其實沒有什麼大用,羅度并不怎麼重視,他不太習慣用別人的東西,帝王帝王,他用的東西也是帝王,又不是沒有,何必用他人的?

 但他更清楚,這些都得帶回去,留在契丹就是一種后患.....

 真正讓羅度興的還是珍藏在寶庫里的各種名家真跡:耶律德這王八犢子走的時候,將秦漢以后存儲在宮廷里的名家珍藏都帶到了北方,其中包括了王羲之、李白、杜甫、真卿、吳道子等人的真跡。

 最讓羅度高興的還是在這些真跡孤本中尋得了《韓愈集》。

 《韓愈集》是韓愈門人李漢曾編其文,總結出來的四十卷書籍,但傳至后世只余下《韓昌黎集》。

 羅度在后世就大韓愈,相比李白、杜甫這些大眾偶像,他更崇拜韓愈。

Advertisement

 在中原的時候,就有心收集韓愈的文集,不想盡在契丹尋得了。

 羅度有些驚喜的看著手中的文集,作為唐宋八大家

 之首,韓愈的文筆自不用說,《韓愈集》里除了耳能詳的《論佛骨表》、《史臺上論天旱人狀》、《論淮西事宜狀》、《師說》以外,還有許多未傳世的雄文。

 因為韓愈的文章發言真率,無所畏避,以繼承儒學道統自居,但又敢批判儒家不正確的傳統觀念。他尊儒但不墨守,敢于突破流俗之見。他甚至能夠做到自打,親自寫文章駁斥自己之前的觀點,承認自己原先的不足。因故很多文章不同流俗,不容于時代,加上印刷不發達,以及唐末五代之等各種緣故,大多失傳。

 羅度看著韓愈文章中的開明思想,推崇尊重傳統文化,又敢于挑戰不適應時代腐朽的傳統,實在對羅度的口味,慨道:“昌黎先生的雄文,失傳實在太可惜了。”

 有人說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開宋明理學家之先聲。

 前一句是當之無愧,但后一句就有些膈應人了。就韓愈那開明的思想,焉是程朱理學一潭死水可以相比的?

 羅度頓了頓,說道:“契丹人從也是我大虞子民,朕打算在臨潢建一座圖書館。這些文章、孤本,朕打算拓印一份留在臨潢,供給此地學子抄寫借閱。此外朕估計有不寶貝讓契丹歷代酋長賞賜給有功之臣,傳令下去,朕不奪他人所,不求原版。只要拓印一份即可。朕不愿先人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因此失傳.....”

 羅度拿下臨潢之后,最關注就是華夏文化的傳承。

 羅度并沒有立刻凱旋歸國,而是憑借覆滅遼朝的氣魄,在臨潢府大刀闊斧的進行整改。

 他將漢、契丹一家的思想傳給契丹百姓,然后將契丹所有貴族都席卷一空。

 契丹皇族有賢名的安置于汴京、,當作豬來圈養,惡名昭彰的直接死換取民心,順便震懾

 宵小。至于諸多貴族都準備丟往趾、琉球填充人口。

 羅度強的態度做法自然引得了絕大多數契丹貴族的不滿,但是他們別無選擇。

 大虞十萬銳就在臨潢府,為階下之囚,他們只能被的應允。

 當然這里面耶律賢、耶律賢適也是出了不力的。

 依照羅度的原定計劃是要殺上一批人,讓他們覺到痛了,自然就跟著老實。

 現在有了耶律賢、耶律賢適從中周旋,羅度并沒有舉起手上的刀。

 只要他們到了趾、夷洲、琉球,就算他們心有不滿也沒有用了。在沒有路引的況下,即便給他們上翅膀也沒本事從趾、夷洲、琉球回到契丹。

 “陛下!林將軍與陳先生到了.....””

 羅度放下手中的一切,大步走出了龍眉宮,看著在宮外等候的林仁肇、陳堯,他“哈哈”大笑著說道:“林都督、陳先生,讓朕好等,走,我們說話。”

 他帶著幾分激一手拉著一個,向宮走去。林仁肇、陳堯皆有寵若驚的覺。

 林仁肇此次覆滅高麗,奪取渤海,功不可沒。陳堯在高麗部呼風喚雨,讓中原有足夠正當的理由占領高麗,也是居功至偉。

 羅不了對他們一通夸獎。林仁肇、陳堯皆是紅滿面。

 羅度先給兩人表了功,方才說起正事:“都督,怎麼樣,一路可算順利?”

 當初契丹在揣測林仁肇行蹤的時候,一直以為林仁肇的軍隊是打算迂回至他們大后方。

 其實這是他們高看了他們自己,最初羅度確實有這個想法,但是在趙匡義的幫助下,契丹銳一朝盡喪,他便讓林仁肇率部往東北深進發了。失去銳的契丹,僅憑他的中軍與潘的部隊足矣。

 羅度打算完全掌控東北,他要在東北的出海口建

 立一個軍港。

 至于原因自然是為了往東打算橫白令海,前往洲大陸。

 林仁肇是了解羅度的壯志雄心的,定前往洲大陸開疆擴土的水師都督,在這方面是盡心竭力,說道:“這方面契丹幫了我們大忙,他們幾乎掃了東北,諸多夷民都為他們遷離故地。此次探路并未遇到什麼麻煩,偶爾一些網之魚,也隨手收拾了。”

 他說著懷中,道:“這里是顧先生繪制的地圖,臣親自探察了一番,發現有兩地方適合建立營地。分別是庫頁島,還有率賓府,陛下請看!”

 羅手接過林仁肇遞來的地圖,只是看了一眼,不由微微一笑:庫頁島自然就是庫頁島,這不用解釋。

 率賓府不就是海參崴嗎?真是兩好地方呀。

 “就在率賓府吧,這名字有些不好聽,改海參崴!”

 羅度當即拍板說道:“庫頁島雖好,過于偏遠。海參崴這里可以建造一個港口城市,將我朝海東半島、倭地連接起來,形一個經濟區,便于發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