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我力能扛鼎 第269章 第 269 章

《我力能扛鼎》 第269章 第 269 章

 像上了發條的機, 休息一天都奢侈。短短歇了兩天養足神后,唐荼荼就奔著山上跑了。

 幾萬斤生理鹽水發遍了全縣城,了全城大夫津津樂道的“神仙水”, 山上的工場卻仍然簡陋得不像樣。

 幾十名工人在三個小院里忙活,院中幾頂油帳,天生火煮水,通了一條排污渠,這就是全部的工場設施了,放后世是妥妥的黑作坊。

 清明節前后的幾日新雨, 把東鎮的泥路和荒山洗刷了一遍, 幾十車土方拿油布蓋著, 沒一點

 年掌柜張羅人手, 以三牲和香紙拜過了土地爺,這就要開工了。

 唐荼荼借著芳草漂亮的針線活,拜托丫鬟給自己了個兩寸見長的荷包, 上頭繡五個字——項目負責人。

 “姑娘,這荷包做甚麼用?”

 白布底,紅字, 看著怪不吉利的,姑娘非要這個兒。

 唐荼荼栓了繩掛在脖子上,笑了聲:“沒用。”

 就是想過把上輩子沒獨立帶過大工程的癮。

 別說, 這輕飄飄一片布, 戴上了, 心里滋味還怪復雜的。眼下沒有老師把關,沒有同事分工合作, 這“總負責人”也是桿司令, 要一個人孤軍戰。

 工場選址地離縣衙不遠, 不過四十里地,騎馬用不了半個時辰。

 唐荼荼馬,只敢白天騎馬,晚上回家時坐馬車,提前買口熱食,在馬車上順便把晚飯解決了。

 每天迎著朝出發,披星戴月回家,唐夫人想就姑娘家的安全問題說兩句吧,卻找不著事頭說——早上衙役送過去,晚上年掌柜派人送回來,那年家的家丁不知是什麼來頭,不茍言笑,金剛怒目的,拳腳功夫好得出奇。

Advertisement

 想來想去到底不放心,跟老爺知會一聲吧,唐老爺輾轉反側了一宿,黎明時分終于想通了,殷殷落了句。

 “夫人不必管,荼荼那孩子有分寸。”

 爹娘心里的愁腸百結,唐荼荼全然顧不上理會,一忙起來昏天黑地的。在每天有限的十二個時辰里,除了保證充足睡眠,連一日三餐的時間都是出來的。

 隨記事本不離手,兩天能寫滿一本,耳邊永遠有人在問詢。

 “姑娘,用夯土磚能行嗎?您說的混凝土骨料到底是什麼東西?”

 “姑娘看看這回的磚,水滲得慢,上頭灑了水,積水三日也沒滲到底兒。”

 唐荼荼:“這砂不行,砂礫需要篩揀,這礫石大的小的七八糟,到時候出料不均勻,墻干了后就不能均勻力。去找木匠做一套鐵篩網,我要的是指甲蓋大小的礫石。”

 混凝土與普通的夯土漿不一樣。時下民間百姓砌墻壘房,舍得用磚的那都是大戶人家——貧民蓋房子是先以堅韌的木柱起形,再拿黃黏土和泥一層一層往上砌,干一層,抹一層,直到房子型。

 這樣的土屋壽命極短,一大風能吹跑土,力氣大的壯漢一腳能踹翻整面墻。

 講究一些的人家用黃米湯代替水攪拌石灰漿,借米湯中的支鏈淀做膠凝材料,凝固后就可以在石灰隙中生的微觀結構,讓磚塊黏得更實——明清時期多段長城就是這麼筑起來的。

 但天然原料所限,磚墻本就有抗差、中空隙多、吸水吸的缺點。普通磚窯燒出來的磚與后世沒法比,要是用作化工廠的主材,不出一個月就會因為污水泄焦頭爛額,得時時提心吊膽,找補問題。

Advertisement

 像娘說的窯,專門給皇家燒磚的那些磚廠,一塊結實牢固的大青磚從料到型能燒兩年。就算二哥,就算太子一路給亮綠燈,耗時也久得沒法想象。

 唐荼荼打算一步到位,拋開磚墻,也不用磚混結構,直接挑戰全鋼筋混凝土澆筑。

 盛朝是能煉得出鋼的,華夏是炒鋼法的祖宗,只是煉的鋼通通拿來造兵甲刀械了,還從來沒有人想過打二十米長的鋼筋。

 唐荼荼揣著點劣念想:真要造出鋼筋混凝土的工場,其使用壽命能送走三任皇帝。

 與其做什麼百出的磚墻,不倫不類的磚混,不如砸下巨資試試最難的鋼筋混凝土,想極盡后世工藝之能事,在東鎮打造一座地標建筑。

 ……

 出師未捷,腦細胞先死了一半。

 饒是年掌柜找來的泥瓦匠打鐵匠手藝再好,也聽不懂張力拉力力是什麼東西,看不懂結構圖紙。

 唐荼荼講得舌尖都禿嚕了,也沒給匠人們講明白,反倒把一群泥瓦匠說怕了,連連擺手說“這活接不了”,領完工錢一哄而散了。

 只留下個凄凄涼涼的地基。

 唐荼荼坐在抹平的泥地上,數了半個時辰螞蟻,終于垂頭喪氣地明白:民間的技人才靠的是能生巧,吃的是手的飯,能養家糊口就是好景了,他們沒毅力去提進技,一聽事兒多事兒難,就邁開大腳板溜得飛快。

 “姑娘,吃口飯歇歇吧。”

 唐荼荼回頭去看,一群影衛笑,拱手的作揖的,口里全稱的是“姑娘累了”。

 “姑娘巾幗不讓須眉。”

 唐荼荼被逗笑了,下馬褂,回屋去洗漱了。

 日日穿著舊裳來,再裹一更破的馬褂干活,饒是如此,也撐不過兩個時辰,不過晌午就又灰頭土臉了。

Advertisement

 唐荼荼洗干凈手和臉,把一盆灰水潑進籬笆墻下,躺進搖椅里,蜷一朵自閉的蘑菇。

 ——啊,好難啊。

 芙蘭端來一盅小餛飩,配了三樣素菜,炒得微焦的海米煮蕓苔,煎出金黃殼的脆皮豆腐,還有素燒茄,都是姑娘平日吃的,也沒能提起姑娘的食來。

 唐荼荼邊走神,邊細嚼慢咽地吃,盯著圖紙不挪眼,一門心思想還能怎麼簡化圖紙,怎麼給匠人講明白。

 芙蘭:“不然就算了吧。”

 唐荼荼抬眼看:“為什麼?”

 “我聽那些個泥瓦匠絮叨,說姑娘不過是造個屋子,何不刪繁就簡呢?這勞心費力造一個占地一畝的大屋,與造一片小屋舍,齊排排連起來,又有什麼分別呢?”

 “……唉。”

 唐荼荼口干舌燥,不想解釋了,老神在在蹬了兩下地,搖椅吱扭吱扭搖起來。

 這些不懂科技之偉大的無知者啊,要不是理智還在,唐荼荼真想撬開他們的腦殼,把自己二十年所學全灌進去,這樣,就有一千個聰明的腦瓜子跟自己一起想,攻堅克難,組建一個曠古未有的超強智囊團。

 設計的廠房圖紙,長30米寬20米,面積600平,已經是跟時代生產力妥協了又妥協的結果。

 后世的廠房輒三五千平,能容納許多工人同時工作,因為只有足夠大,才有條件考慮后續的車間、流水線、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監督管理。

 一個化工廠,又要煉石,又要冶金,將來早晚會添進大型設備,門不造大點兒,頂梁不撐高點兒,大型設備都進不來門。

 年掌柜有了歲數,到底比小丫頭見識廣,揮揮手把芙蘭攆走,坐到另一張搖椅上,與唐荼荼一塊兒晃悠。

Advertisement

 “姑娘別愁,太子殿下的詔已到,您要的大匠都在路上了,興許明兒后兒就能趕過來。”

 唐荼荼騰得坐直了:“大匠?!”

 “對,名匠。”

 唐荼荼驚喜再問:“是工部的魯班匠?”

 年掌柜話都到邊了,見姑娘難得出個孩子樣,便心賣關子:“不止哩,等人來了姑娘自己瞧。”

 打過兩三回道了,太子殿下就沒辦過什麼不靠譜的事兒。唐荼荼滿心期待的智囊團有了影,索不在這兒耗著了,吃完午飯便早早坐上馬車回了家。

 府里氣氛沉肅,唐荼荼慣走二堂的側門回家,進門時睄一眼,一群縣吏都腳步匆匆地往勤政堂走,抱著文書箱。

 留了心眼,問:“漕司府來人了?”

 看門的衙差哪里知道這個,只含混說:“派了兩個兒來,不知道來干嘛。”

 議事到了傍晚,人才散去。

 唐老爺臉上帶著沉沉思量,怕夫人和閨擔心,了點口風:“明一早,要我帶著案宗去漕司府回話去。三法司的大人都到了,皇上點的欽差是大理寺卿尤既明。”

 四品,大理寺主卿下的二把手。

 唐荼荼心忖:尤家最上頭的老太爺如今在朝中任右丞相,是先帝留下來輔弼皇上的老,年逾古稀,大概快要致仕了,沒聽說這幾年辦過什麼風雷之事。

 倒是聽說尤家家風教育出的子孫多是剛正不阿的脾氣,出了好幾位有名的“律博士”,品雖微,卻是在國子監教授法學課的博士銜,能親手參與王朝大誥編修,有時也會侍立皇上側以供圣詢。

 而每三年的開科取士,尤家子孫盡數報考律學與刑訟科,是京城當之無愧的法學世家。

 提尤卿做欽差主審兩案,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來了個齊,皇上必定是下心思狠狠整治了。

 唐荼荼忖完這點,別的就想不到了,的見識還不夠把朝廷那些高誰家幾個兒子幾個孫、正房偏房什麼的捋順。

 倒是葉先生苦口婆心,多勸了幾句:“老爺今晚早點睡,明日到了漕司府可別再犯軸了,您又不是事主,到了欽差面前把繳獲的贓上去就行了,多余話不必說。漕司是細致人,您過府去,一言一行必有人指點,老爺可萬萬別擰著干。”

 唐荼荼愣住:“什麼意思?”

 唐老爺圓實的臉上掛了層薄霜,沉著眉沒吭聲。

 葉三峰見老爺沒不讓姑娘聽的意思,便掰開了碎了給唐荼荼講。

 “今兒那兩個小過來,把大肚教的案宗全提走了,話里話外的意思是這案子跟老爺不相干了,后續提證、審訊、刑訟等一切事宜都給漕司的人。”

 這……不應該麼?

 唐荼荼沒想明白。

 “漕司管的是漕政,民間‘漕司’是了個土名,名實是轉運使。因為天津既是京畿又是上府,品再升一等,為正二品大員。”

 “與尋常縣任期三年不同,轉運使一任是五年——當初這位漕司大人上任時,天津私鹽泛濫,這位大人一手整頓鹽政,一手疏通了天津北上通州段的運河,立下了大功,朝中幾位閣老力薦他連任,今兒是在任的第八年了。”

 “大肚教背后惡積禍盈,這案子查到后邊,必定要有員出來認罪,主失察,縣吏失糾,百姓失舉,各個都有錯。要向上追責到幾品,全看皇上有幾分惱火,皇上有幾分惱火,全看呈上去的案宗怎麼寫。”

 唐荼荼張大,一個無聲的“啊”。

 葉三峰眼皮懶得睜,半醉不醉似的,說話卻清明。

 “案宗寫得好,漕司就能將自己摘出來,一點罪責都不必沾,之后,一封圣諭督促督促,警醒警醒,這事兒就算翻篇了——今日那兩位員過來的意思,就是要把案宗先帶回去,‘潤’,免得老爺直不楞登地給欽差呈上去。”

 唐荼荼慢慢合上,算是聽明白了。不合時宜地想到了別

 什麼潤,這分明是數學和語文的大比拼——這兩月,衙門和公孫大人暗中搜羅了上百份證詞,多主犯多從犯,十年間多婦人深其害,被平到案宗上都會變數字。

 十里八鄉牽連了幾百人的大案,三法司沒空一個不地提審,首要看的就是案宗。

 一份真實準確詳盡的公文,字字可作刀,斬向該斬的人。稍加改一詞一句,刀就會鈍。

 唐荼荼忽然記起來,二哥跟說過的,這位掛帥是太子殿下的親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