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我力能扛鼎 第82章 第 82 章

《我力能扛鼎》 第82章 第 82 章

 海量的信息嘩啦啦地往唐荼荼耳朵里灌,和“你自己想,你說了算”的華瓊比起來,簡直太人了。

 傅九兩:“這沁州黃米選得好,是咱們四大名米之一,也是山西的特產。晉商以鹽發家,但能走出去的特產不多,黃米來了北方賣得不錯,去了南方卻往往要滯銷——因為江浙一帶多的是粥米,不差這一樣小米,且南地和粥,小米口嗓,南方人不喝的。”

 唐荼荼:“噢!”

 傅九兩:“這岷縣當歸啊,二姑娘選得也好。當歸補活絡,尤以岷縣最道地。但藥材是大樁生意,甘肅的藥材貨通天下,姑娘只進一樣當歸,怎麼比得過人家本地過去的藥材商?”

 唐荼荼:“哇!”

 所生活的年代,已經沒有“產地”和“藥材道地”的概念了,只有“培育高產新品種、提升深加工能力”這一個概念。各省的城市基地自給自足,種出來什麼就吃什麼,與外省之間幾乎沒有糧食作的流通。

Advertisement

 因為珍貴的流通道,要留給稀缺資源,不會浪費在“用我們這里好吃的小米,換你們那里好吃的玉米”上。

 且中華上下幾千年,糧食作換了許多,很多知名知姓的作,也與后世的培育品種長得不大一樣。

 眼下,唐荼荼總算會到了海綿一樣瘋狂汲取知識的快樂,認準以后要跟著九兩哥了。

 等唐荼荼停到一家花椒攤時,問“花椒呢?兩浙有花椒嗎”之時,傅九兩怔了怔。

 他愣愣道:“兩浙大約是沒有花椒,花椒多產自陜西、四川、甘肅,山西與河南也有,兩浙有麼?”

 劉大劉二是隨商隊去過南方的,著天想了想,紛紛搖頭,還真沒!

 劉大:“花椒樹不耐澇,連著半月的降水就死了,兩浙種不住的。”

 唐荼荼:“但是花椒能驅寒祛啊,兩浙不是特別麼?冬天還特別冷?他們那兒人不吃熱鍋子麼?椒麻?辣子丁?水煮片?”

Advertisement

 劉大劉二、傅九兩一齊齊傻住了。

 作為八大菜系之二,蘇菜、浙菜都以清鮮平和、原原味見長,沒聽過有麻辣菜。他們幾個人個個吃遍食,平時吃著蘇菜浙菜只覺得鮮適口,從沒往深里想過。

 難道蘇菜、浙菜口味寡淡清甜,是因為蘇浙不產花椒、辣椒,做不出麻辣口的菜來?

 唐荼荼腦子慢,還不知道自己發現了大商機,可瞧他們三個的表知道花椒有門兒了,指著貨攤,頭回財大氣了一回。

 “掌柜我買花椒,有多要多!”

 作者有話要說:傅九兩,上回出現在40-42章,那個在一條畫舫上鑒寶的小哥哥。

 看到有崽崽們問為啥荼荼這麼菜,還一定要經商。

 兩點考慮哈。一是劇需要,下一卷荼荼需要很大一筆錢救爹,再下一卷需要很大一筆錢幫二皇子,還需要很大一筆錢解華家一個危局,最后一卷需要很大很大很大一筆錢從零開始造一座城,但二皇子沒什麼錢……

Advertisement

 第二點是人設需要,五個小伙伴的技能占了二皇子所說的四個正統,軍(戰、軍事人才等等)、糧、大國重(先進的火和路橋基建工程等等),匠人營國(是說城市規劃),只要再加一個商業,社會發展的幾個質要素就全了。中期以后應該會涉及到商法稅法改革,還有下府、都司和邊關的發展等等,最后回到現代,去矯正那個畸形的城市基地。

 荼荼的城市規劃能力在京城沒什麼施展之地,同時必須得補足這個商,把華瓊的唯資本論、和自己在基地公社化制下培養出的這麼一個腦袋結合起來,就是符合國的市場經濟了。

 所以菜也得努力賺錢,反正咱們文長,慢慢寫嘛,荼荼遲早會變巨賈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