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說, 朝廷吏治清明,天下百姓過得不錯,偶爾有天災, 但人禍幾乎見不著,這又不是世,沒到民反的時候。海匪全是人渣扎堆, 劫掠往來商人、搶百姓財、屠戮我同胞, 不懂民族大義,沒有同胞神, 殺了不冤。”
晏昰將那圖疊了幾疊,給廿一收起來。
“這回不提你那律法了?”
“按律法也得殺。”唐荼荼正道。
“上背著人命的,該殺。島上的老弱婦孺也不無辜, 又會造船、又會種地織布,去哪兒不能活?寧愿生活在島上,給海匪提供后備支援,都是窩藏包庇罪,判個罪民也不算冤枉他們, 協同作惡者不需要寬容。”
晏昰盯著打量了一會兒, 笑起來:“倒是有兩分見識。”
這是唐荼荼頭回從他里聽見一句讓自己舒坦的話。剛才二殿下夸想的法子“妙極”的那句,不是夸這個人的,不能算。
夜已深, 東西兩院還沒熱鬧完,沒先前那麼吵鬧了,都坐在兩邊院子里低聲絮語。
這宅子大, 盛了幾十人也不覺擁,月籠輕紗,蟲鳴聲吱吱咕咕地, 反倒添了兩分靜謐。
唐荼荼忽然站起來,“殿下喝酒麼,黃梅酒?”
問完,也不等晏昰回答,抬腳進了院子,沒一會兒就端著兩碗酒出來。
后有影衛的腳步聲走近,口之按例是要先試毒的,晏昰朝后一揮手,那影衛便停住了腳。
本來烤味道就重,唐荼荼為了講那圖又好半天沒停,口得厲害,一口喝下去小半碗黃梅酒,才想起來跟他了下碗。
兩碗沿“叮”得一聲脆響。
晏昰眼皮歡快地蹦了蹦,一時沒想起來,上回跟自己杯的是皇兄、是父皇,還是哪個皇叔了。
這黃梅酒是家下人自己釀的,味道不算多好,勁頭也不夠,不過是解。
晏昰一口飲盡,神思有點飄遠了。
這華家,也是著人去查過的。他家從老太爺開始買田置業,幾個兒各有出息,如今商通南北,家業初。
今日見那華夫人也是個爽利人,事事安排得妥帖,瞧著比唐二那父親要厲害許多,也難怪娘與爹過不到一塊兒去。
放下那酒碗,晏昰忽的問:“你前頭說要跟我討賞,所求為何?”
唐荼荼平靜的心又突突跳起來,扭頭驚問:“我這會兒就能說麼?殿下那圖還沒繪出來呢。”
晏昰頷首:“你且說說,要是不麻煩,我順手給你辦了。”
他今晚比唐荼荼以往任何一次見他,都要好說話,眼里也比今晚剛坐下那會兒溫煦得多,簡直有點慈眉善目的意思。
唐荼荼沒想到給他支個招,竟能有這樣的待遇,一時有點寵若驚。
今晚明擺著是有點飄了,連“逆時針”、“洋流”這種詞都順出來了,可講給二殿下聽的時候,唐荼荼心里有張,沒多“我會不會被當妖怪砍頭”的恐慌。
這位二殿下,行事確實正派,唐荼荼從第一回見他時就是這麼覺得的。
心臟在腔里突突了半晌,壯著膽子問:“殿下,您是不是在全國各地、天南海北都有眼線?”
晏昰涼涼一瞥:“你問這做什麼?”
因為這一個月來,唐荼荼跟他打過四次道,每一回都覺得他耳聰目明,這邊不管什麼事兒,二殿下都能飛快地從不知名的途徑知道。唐荼荼不信這麼大個皇子,天天盯著自己一人琢磨,他一定是耳聽八方。
而唐荼荼從那半套《太平覽》中得知,盛朝疆域和后世中國地圖相差不大,是整個北邊要比后世水一大圈,新疆、蒙、還有東北的大半土地,此時都在蒙古和金人手里。
這樣算來,京城的位置明顯太靠北了,所以南邊又有南京應天府作為陪都,南北兩個直隸要想輻全國,京城要上傳下達,各府要直呈天聽,消息必然靈敏暢通至極。
晏昰乜一眼:“不必試探我,你說你所求便是。”
看來是猜對了。
唐荼荼這麼想著,端正了表:“我不知道殿下是把我想了妖怪,想我中了邪,還是別的什麼。”
對天比出三指頭,逐字鄭重道:“但我對天發誓:我國守法,熱和平,崇尚公正與法治。”
“是我看的書多了點,學的東西雜了點,恰巧懂得多了點,但我真的跟妖魔鬼怪沒半點關系。殿下今后要是有什麼問題——噢,大問題您也用不著我——殿下要是有什麼零狗碎的小事,拿不定主意的,管來找我,我必竭盡全力給殿下想想法子。”
這都什麼跟什麼。
“呵。”晏昰又笑了聲。
他大約是不習慣正兒八經笑的,于是每一聲笑,都像是從鼻腔里溢出來的一聲“哼”。唐荼荼總要仔細瞧瞧他的表,通過角弧度、眼神來判斷判斷他這是笑,還是冷嘲熱諷。
噢,這回是笑。
唐荼荼心里輕松起來。
晏昰淡聲道:“你是什麼,我自有判斷。說你所求吧。”
唐荼荼張了又閉好幾回,比先前開口跟他討賞時還要遲疑。一向做事果斷、從不瞻前顧后的,眼下竟有點拿不定主意。
半晌,唐荼荼深吸口氣,才憋出一句:“殿下能不能……幫我找一個人?”
——找人?
晏昰心里一跳,各種念頭走馬燈似的轉起來。
十四歲的丫頭,有點急智并不難得,學識淵博如的是麟角,可天底下奇人雖然,總還是有的。兄長門客過千,里邊有許多十幾歲的年都驚才絕艷,便是晏昰自己不養客,他手邊年歲小的奇人也不,在國子監里多有神之名。
可這個年紀的小孩,眼皮子淺,一聽“賞”往往要出點孩子氣來,張討的多數是厚賞。
晏昰從不胡許諾,他先頭應承下來時,就已經猜過唐荼荼大概會討什麼賞了。照這樣的心機,要討的賞一定不出格,不會惹惱自己,但應該也不是金銀珠寶這些俗。
晏昰便往父兄那兩頭猜,心說唐二可能會求自己給爹加,或者求著讓哥破格進國子監,去更好的地方進學,再給哥引薦個名師。
——可所求,與自己想的全然不相干,竟然是“找一個人”?
晏昰心里警惕,面上不聲:“哦?什麼?”
唐荼荼:“我也不知道,他可能……用的是假名。”
像自己一樣。
晏昰又問:“那人什麼年紀?”
唐荼荼更惆悵了:“……什麼年紀都可能。”
像自己一樣,穿進哪個殼子里,就頂了誰的份。
這話聽來實在奇怪,晏昰立馬想到了背后的那位“名師”,不聲問:“你總得與我說說,這是你什麼人?對方有什麼特征,你二人經歷過什麼事兒?你與他分開時,約定好在哪里等,有沒有能認出對方的信?”
唐荼荼想了想:“他算是……我的師兄吧。他這人算很好,會觀天象,天時地利都會看,會占星,可能會發明點什麼奇奇怪怪的能遠的東西,畫出很詳細的星圖來。”
“他做事比較死板,要是生活拮據得過不下去了,也可能會扮個算命先生,滿大街地拉人算命,他不會相面,但因為懂得多,忽悠人的本事很厲害。”
晏昰眉眼漸漸變了。
能算天時、會觀星象,就能斷吉兇,算律歷,看風云氣。唐二說他師兄不會算命,可歷來會觀天時的,又有哪個不會卜筮的?
晏昰聽過見過的人中,有欽天監監正有如此大能。
那監正今年已經九十多歲了,幾乎被滿朝文武視為半仙。早年那監正對父皇說了一句“多子多禍”,就讓父皇上了心,在潛邸的那十多年里生了三個兒,皇兄、自己、還有三妹嘉善,后來的弟妹都是父皇登基幾年后才有的。
這幾年父皇年紀大了,子嗣愈難,難免對那位監正生了怨。可父皇心里再不喜,也得客客氣氣地對他。
一個唐二還不夠,背后竟然還有奇人?
晏昰聲音放緩,溫和得幾乎像是哄:“你們師門還有多人?你還想找誰,都一并告訴我,名冊發下去一齊去找,省得一趟趟地耽誤我工夫。”
唐荼荼聽出了關節,這個問題死活不回答了。木著臉,把剛才二殿下的原話送回去:“殿下,你不要試探我。”
晏昰神微滯,半晌,笑出聲來。
“姓甚名誰不知,年歲也不知,普天之下找這麼一個無名氏,你當我有通天之能?”
唐荼荼臉變了又變,最后一咬牙,給他了個底:“信我們沒有,但我們都會唱一首門派歌。”
晏昰:“你哼兩句聽聽。”
唐荼荼又喝了一口酒潤嗓,低聲唱起來:“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
晏昰,并上廿一,還有他們后的一眾影衛,都把這鮮明的曲調、簡單有力的歌詞記下來了。
西院里的燒烤爐已經熄了,華家的仆役們吃飽喝足,一個個拿著杌子板凳從院里出來了。
人多眼雜,唐荼荼立馬站起,撂下一句“今晚和殿下聊得很愉快,您早點睡”。說完,抱著盤碗福了一禮,大步邁進了門檻,回院兒里了。
華家的仆役散了席,魚貫而出。晏昰坐在石桌前也沒,這石桌支在院門右手邊,這里視野偏,也沒人看過來。
那笑意在晏昰臉上持續了半盞茶的工夫,到底是收下去了。他合上眼,把今晚的事從頭到尾想了一遍。
“廿一。”
“奴才在。”
晏昰問:“唐二去過海邊麼?”
廿一道:“沒有,唐二姑娘出生就在京城,這十四年來也一直住在京城。有大前年的初秋,唐家老太爺過世三年、子孫除服的時候,被爹娘領著回過一趟山西祖家。”
沒去過海邊,對海事知之甚詳,連渤海多寬、海水怎麼流都清楚。
晏昰又問:“京城哪家書齋里在印海防海事相關的書?”
“奴才明日去查,各家大書齋都有書單子,想來并不難查。”
廿一又道:“是海事復雜,國子監不學這個,京城學子們大約也是不看這個的。奴才記得前年進士一科的方略策中,考的那道海事題,咱們京城舉人幾乎全部折戟,有直隸出了兩份甲等卷子,另外有蘇南和江南上八府沿海縣城的考生,共三十余人,湊湊合合答出了那道海事題。”
“批卷的考擬錄后送宮,皇上看了后覺得全是贅言,無一卷對海政有實用,讓考通通改批為乙等。”
與鄉試在自省考試不同,會試是所有考生都要進京趕考的,匯集天下名士。而取錄的進士中,十之八|九出自京畿與江南,尤以蘇南與浙北更勝一籌。
一南一北這兩塊地方最是繁榮,學風也最為昌盛,直隸與蘇浙也幾乎全都在沿海地界,要是這些學富五車、打小住在海邊的舉人們都答不上一道海事題,能說明時下的書齋里不印關于海事的書,沒這樣的書,書生們自然也就不懂這樣的事。
晏昰心里冷哼。
果然是忽悠他的,還信誓旦旦說是從書上看到學來的,里真是沒幾句真話,那“妖怪”一說,反倒更像是真的。
晏昰低聲吩咐:“不要打草驚蛇,去查唐家族譜,拿著唐二的生辰八字去欽天監算一算,看看能不能查出來由,另外將上所有奇詭之都記《異人錄》中。”
“還有那師兄,派人好好去查——尤其去查查各地近兩年來聲名鵲起的星象師、相師、風水師,通通匯集名錄呈上來。越是舉止古怪的人,越要留意,會占會算,必與常人不同。”
廿一神一凜:“奴才領命。”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
渣男負我,沒關係,姐改嫁,聽你喊我一聲「嬸嬸」過過癮。白蓮欺我,沒關係,姐搖身一變,手拿係統,開掛虐廢你。世人陰我,沒關係,戰神王爺護著我,不怕死就上啊!看現代病毒專家,強勢重生,攜絕世美男夫君,聯手虐渣……
戚寸心是東陵府尊府裏的燒火丫鬟。 每天都蹲在灶台前,把自己弄得髒兮兮。日子枯燥,生活拮据。 她不得不去另找了份工,趁着每次出府的時間,去給花樓裏的姑娘洗衣服,賺外快。 某天,她在花樓後院裏看見一個美少年被人關在籠子裏,幾乎奄奄一息。 花娘嫌棄他是個將死之人,正後悔自己買了個賠錢貨。戚寸心坐在板凳上洗衣服,抬頭正對上籠子裏他那雙漂亮的眼。 於是那天,戚寸心花光了自己攢了很久的銀錢,把他偷偷帶回了府裏。 他又乖又甜又黏人,還長得特別好看。戚寸心發誓要好好存錢,等以後出了府,就跟他成親。 —— 謝緲以前覺得這世上最有趣的,是將死之人最後的垂死掙扎,是將世人踩入塵埃的無上權力。 後來他發現有趣的,還有她。於是他僞裝成她眼中的無垢白雪,濯濯春柳。 或是偶然的興致,才讓他在被她從鐵籠裏背出來的那時候,生平第一次,想要玩弄一個女子的心。 卻未料,最後被玩弄的,卻是他自己。
唐窈出身侯府,姿容昳麗,家世顯赫,嫁給鬱清珣十一載,兩人鸞鳳和鳴,夫妻情深,兒女雙全,不知羨煞多少京中貴婦。 無人知曉,她將來會被囚在院裏悄然死去,就連一雙兒女也無法避免夭折命運。 而這一切,只因鬱清珣帶了個養女進府。 他視那養女如親女,處處庇護,處處關心,甚至超過自己一雙兒女。 唐窈懷着不甘死去,再一睜眼,卻重回到那養女初入國公府時。 此時,兒女尚在,一切還未發生。 她不再隱忍,也不再自欺欺人地以爲對方待她有情。 堅定甩下和離,不再回首。 * 京中傳聞,國公鬱清珣甚愛妻子唐窈,愛到爲她忤逆母親,不碰通房不納妾侍。 鬱清珣聞言卻不以爲然。 他愛唐窈的身體,愛她的美貌,愛她的溫柔體貼,卻從不認爲自己有愛過她這個人。 兒女私情於他而言只是累贅。 娶她不過是父母之命,縱她不過是看她嬌軟可人,重她愛她不過是因爲一雙兒女。 至於私情,從未有過。 卻沒想有朝一日,唐窈會想跟他和離! 更沒想遭他否決後,她竟膽大妄爲地將他告上公堂,寧願承受杖刑也要放言休夫,與他恩斷義絕! 他不明白她爲何如此決絕,更不懂爲什麼她說不愛後,自己會如此難受。 * 後來,那位權傾朝野的鬱國公求而不得,想要入贅,甚至不惜爲面首。 唐窈卻只是微微一笑,“國公曾言情愛無用,還請自重。” 再後來,他懷着卑微愛慕,不求迴應,只甘願做她裙下臣。
嫁到秦家第二個月,孟元元獨守了空房。不是夫君過世、遠行,而是他被親爹孃認了回去。 臨行前賀勘問她跟不跟去,她搖頭,他聽完轉身離去,再未回頭。給秦家留下豐厚田產做報答,也算了清。 孟元元毫不意外,所有人都知道,是她利用手段污了賀勘的名,他迫於清名才娶了她。既他不再是秦家二郎,這親事自也不作數。 如此,她安下心來,平淡度日。 不料一年後,秦家大伯輸光家產,更在外面簽了契書將孟元元抵掉。 走投無路,她只能帶着還未及笄的小姑千里奔逃州府,敲響了賀家的大門。 賀府高門大戶,嫡長子賀勘天人之姿,逸群之才,被家族寄予厚望,家中自然不會認他當初娶的粗鄙村婦。 賀勘本人也清醒,念着養家恩情,只在府中給人安置了個容身角落,卻從不理會。 直到一日,一女子在府中打聽公子書房,身姿嫋娜,嬌豔欲滴,衆人才知道,窩在後院的村婦真正模樣。 孟元元覺得小姑適應了這裏,去找賀勘商議:謝公子照顧,改日我便離開。 賀勘見人這段日子還算安分,清淡掃她一眼:留在府裏也無妨。 見她柔婉退下,他當她是答應下。 轉天,賀勘在後巷碰見孟元元,她正和老家來的竹馬表哥見面,商討回鄉。 第一次,賀勘覺得自己該親自管教一下這個妻子。 妻,死後亦要同冢而眠,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