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須得解釋明白,免得院長以后每次幫忙打掃衛生,都把一大堆東西拿回來,估計不出一年,孤兒院就變廢料場了。
“院長,你跟大哥在這里挑一下東西,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扔了吧,時間也不早了,搞定之后,給弟弟妹妹們煮飯去,我拿這枚銀幣回房間里研究研究,如果是好東西,我就拿去一起換錢了。”
陳三順道。
“好的,你快去研究吧。”
院長得知陳三順弄了古董杜鵑盆,還有一個黃花梨鼓凳之后,心大好,按照這種局勢下去,那三千萬貌似也不是事兒啊。
一天就弄了好幾百萬呢。
顯然,院長想得有點多了,這撿哪里會天天有,運氣好一天有一兩個,運氣不好,一個月都未必有一個。
當然,主要還是得看實力和眼力。
而陳三順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里發現這麼多寶,一來是際遇,二來是他擁有超強的鑒寶能力,外加一雙逆天視眼,這就是所謂的開掛。
如果沒有視眼,他至有一半以上的是發現不了的,連鑒寶大師都發現不了,可想而知普通人,想要撿個是多麼的困難。
回到房間,陳三順重新找了一塊抹布,將銀幣放在里面用力地,作很慢,手勁兒也很大。
大概十分鐘,陳三順停止了手中的作,然后將抹布攤開,一枚直徑約莫四厘米的銀幣,清晰地展現他眼前,帶著一抹淡淡的銀。
“漳州軍餉!”
看著這四個大字,陳三順瞪大了雙眼。
這是南明王朝發行的錢幣,除了已知出土的春秋鏟型銀幣之外,就是漳州軍餉的圓形銀幣。
華夏國最早出現的是外國銀餅,稱重計算,大的稱作“馬錢”,是海馬形的,中等的稱為“花邊錢”,小的稱為“十字錢”。
“花邊錢”有大中小三等,大的重七錢三分左右,中的重三錢有七,小的重一錢有七,民間統稱為“洋番”。
據傳華夏國最早的銀幣是在道二十四年,時任閩浙總督的劉韻珂,為鎮灣灣嘉義洪協、郭崇文起義而鑄的漳州軍餉銀,銀幣98%,直徑為38毫米到40毫米。
陳三順翻到背面,銀幣背面上有兩個字,足紋。
這兩個字的下面還有兩個字,那就是“通行”。
“足紋通行。”
陳三順吞了一下口水,這東西不屬于這里,這漳州軍餉出現在錦城,讓他很驚訝,照道理,這枚銀幣甚至連蜀一帶都不可能出現。
但偏偏出現了,其中必有蹊蹺。
陳三順也沒多想,將東西放進一塊小布料中,然后塞進了口袋,走出了房間。
時間差不多了,周心怡開水煮的銅錢應該也可以了。
來到廚房,院長和大哥肖虎在一旁炒菜,廚房的一個長方桌上,放著四十幾個盤子,這些盤子是多用的,有裝飯的區域,也有三個裝菜的區域,所有的飯菜,都是按照孩子況分配的。
吃得多的就給的多,吃得的就相對給點,不然會浪費,孩子多半都吃得比較,男孩子的食量就相對比較大,自然就分得多一些。
另外一個爐灶前,周心怡滿頭大汗,顯然在燒柴火,難得給孤兒院賺點錢,也是非常的用心,這讓陳三順很。
“二哥,你來了,這銅錢可以了不?煮了差不多二十分鐘了。”
周心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