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王侯 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

《大明王侯》 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

洪武三十年八月。

北平府西城的一條鬧市大街上,悄無聲息的新開了一家糧行,名糧行,掌櫃姓王,據聞是山西人,北平城的第一天,便將上百輛滿載糧草的大車送進了北平城外的邊軍大營,然後獨自一人進了燕王府,後來燕王殿下竟然親自將他送到府門外。

這個傳聞令這位新來的王掌櫃的份撲朔迷離起來,有人說王掌櫃與燕王甚厚,也有人說王掌櫃與燕王做了一筆大買賣,頗得燕王禮遇。

傳聞有很多種,在北平商賈或敬或畏的目注視下,大糧行應運而生,很快在北平站住了腳,而那位糧行的王掌櫃,他的份依然是那麼的神莫測。

有心人注意到,自從北平府多了大糧行以後,城外邊軍大營裡經常看見運糧大車來來往往,滿載著糧食運進大營,大車上著“大糧行”的旗幡,迎風獵獵。

一切平靜依舊。

朱棣在北平練兵,蕭凡忙著擴充錦衛,佈置京師到北地的報網,京師的朝堂則一團和氣,朱元璋垂垂老矣,一日不如一日,所有政務基本已給朱允炆打理。

而滿朝文武大臣們現在也顧不得勾心鬥角,他們的目同時盯住了朱元璋。

所有人都清楚,朱元璋快不行了,而他一旦駕崩,朝堂勢必會面臨一場重新洗牌,權力和利益將會重新分配,今日場上的風或落魄,不代表明日還能依然風或落魄。

於是,大臣們私下的往來愈發頻繁,清流和黨皆各自集會,於平靜中醞釀一場殘酷的權力爭奪。

在這樣詭異的平靜氣氛下,洪武三十年漸漸過去了。

洪武三十一年四月,朱元璋於宮中再次病倒,昏迷不醒,太醫院竭盡全力救治,纔將朱元璋救醒,但朱元璋醒來後神志已變得不清,發燒,說胡話,狀況愈發差了。

Advertisement

已代天子臨朝的朱允炆慌忙停了朝會,急匆匆趕往宮探視。

消息傳出,滿朝大譁,羣臣頓時愈發惶然或張,私下走串聯更加頻繁。

而宮裡的各司宦們,在朱允炆含淚默許下,開始忙碌著準備皇帝大行的喪葬之事,白綾,孝帶,香燭,法事等等,該準備的東西一應備妥。

滿朝慌忐忑之時,唯有錦衛都指揮使蕭凡面不改,他像俯視蕓蕓衆生的神靈一般,冷眼旁觀衆人的喜怒哀樂。

蕭凡知道,朱元璋的壽限將至了,史書記載,這一年的五月,朱元璋駕崩,如今已是四月,離他逝世的日子不到一個月了。

命中註定的事,誰也無法改變。

蕭凡將目投向了北方,那個野心的藩王,值此非常時期,他的父皇將逝,他……有膽量進京祭拜嗎?

北平燕王府。

又是一年春天,豔高照後殿左側花園中的桃林,燕王朱棣與道衍和尚坐在桃林中間的石桌旁對弈。

年年桃樹開,今年別樣紅。

今年,對燕王朱棣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謀劃準備了多年的大事,也許很快到了圖窮匕見之時。

越到這個時刻,朱棣就越張。

這件事的風險太高了,高得讓他有些承不起,因爲代價是他燕王一脈的命!

棋盤上黑白錯,均勢分明。

“啪”

邊角大飛掛。

道衍和尚從容的落下一子。

朱棣眼睛盯著棋盤,心神卻不知飄向了何方。

“先生,京師傳來消息,本月初,父皇病重昏迷……”朱棣沉鬱地道。

道衍點點頭:“貧僧已知曉。”

朱棣擡眼,目復雜的向道衍,道:“宮裡的太醫說,父皇恐怕命不久矣……”

Advertisement

“貧僧知曉。”

“先生……本王該如何做?”

道衍淡淡道:“王爺的意思,難道想回京師給天子送終?”

朱棣低下頭,沉不語,神很是猶豫。

道衍眼中漸漸散發出銳利的芒,沉聲道:“王爺,你想過你進了京之後會有什麼後果嗎?”

“本王當然想過,我若進京,蕭凡那個豎子必然不會放過我,父皇一旦駕崩,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本王起來,然後奏請新皇削了我的藩……”朱棣眼中暴出憤恨之

“王爺還進京?”

朱棣長嘆一聲,道:“可是……本王若取朱允炆而代之,大義名分很重要,若連父皇駕崩我都不回去祭奠,天下人將如何看我?我大明以孝治天下,父逝而子不奔喪,我會盡失天下人心,那時還談何大業?”

“唯有保住自己,才能圖謀大業!王爺若進了京,恐怕此生只能老死京師,大業更無希,此中利害,王爺還沒看清麼?”道衍氣定神閒的又落下一子。

朱棣看著眼前局勢複雜的棋盤,只覺一陣心浮氣躁,心緒也變得紊起來。

“本王該如何做,才能不失大義孝道之下卻能保全自?”

道衍把玩著手中的白玉棋子,深沉的笑了。

“趁天子還未駕崩,王爺何不此時病倒?到天子駕崩之時,王爺那時的病肯定愈發沉重,命已在旦夕之間,都不能了,如何進京祭奠?”

朱棣臉上閃過一抹喜,隨即又皺眉道:“可是……父皇快駕崩之時本王恰好病倒,這個……未免也太巧了吧?朱允炆和滿朝文武都不是傻子,他們會信嗎?”

道衍笑道:“無妨,王爺可以派你的三個兒子進京代父祭奠,燕王病重,猶將所有子嗣派進京師,如此大公無私,坦磊落,天下人誰會再說王爺半句不是?”

Advertisement

朱棣疑道:“可以是可以,但是……如果蕭凡那廝膽大妄爲,扣下本王三個兒子當人質……”

道衍深沉笑道:“蕭凡沒那麼大膽子,王爺雄踞幽燕,手握重兵,蕭凡不是傻子,絕不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韙,他若敢扣世子,擅啓兵事,挑釁藩王的罪名可就落在他上了,再說,他與朝中清流一直勢同水火,他若扣下世子,王爺在邊境只須稍示兵威,黃子澄那些迂腐大臣就會一齊參劾,屆時他自顧不暇,困,後果自然兇險萬分,蕭凡是聰明人,不會幹這種傻事的……”

朱棣聞言眼中泛起一抹異彩,沉良久,頓覺腦中一片清明,整個人豁然開朗。

“哈哈,先生不愧是本王的軍師,不錯,不錯!就這麼辦!明日本王就派八百里加急奏書進京,燕王沉痾漸深,病嚴重,哈哈……”

“啪”

朱棣神態從容的在棋盤上落下一子。

屠龍局,道衍辛苦佈置的一條大龍被朱棣一子輕鬆絞殺。

道衍微笑著搖搖頭,抓了一把棋子往棋盤上一扔,認輸了。

朱棣得意的哈哈大笑,笑聲豪邁,如虎嘯山林,氣勢磅礴,驚起桃林中的一羣飛鳥。

道衍深深看著朱棣,眼中流出毫不掩飾的欣賞。

天子病危,與此同時,遠在北平的燕王府也派快馬八百里加急奏報,燕王病重,命在旦夕!

滿朝大臣或驚或疑,議論紛紛。

蕭凡看過錦衛駐北平外圍的報驛站傳來的報,然後很隨意的將報往書案上一扔,角扯出幾分譏誚的冷笑。

病得真是時候啊!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

天子病沉重,諸王不安,除燕王外,其餘諸王紛紛輕車京。

Advertisement

與此同時,蕭凡派出錦衛緹騎,遍巡天下,嚴監視各地藩王麾下兵馬有無大規模調跡象。

五月初五,朱元璋再次陷昏迷,天下震不安,滿朝盡皆惶然。

蕭凡向朱允炆請示之後,急命五軍都督府關閉城門,京師實行宵,錦探分佈進京藩王別院左近,嚴監視其向。

五月初六,朱允炆調京郊大營五個千戶領軍駐皇宮,由開國功臣長興侯耿炳文統領,替換原皇宮衛,同時,蕭凡也奉命急調千名錦校尉宮值衛,刀出鞘,弩上弦,宮人若無職使,不得隨意外出,違者殺。

京師城中,皇宮外,一沉鬱凝重的肅殺之氣籠罩在所有人的心頭,令人直窒息。

沉悶抑的日子過了二十天。

五月二十三日,昏迷多日的朱元璋忽然醒轉。

朱允炆這些日子不解帶,一直在朱元璋牀邊侍奉,見朱元璋醒來,朱允炆不由大喜,握著朱元璋枯槁的老手喜淚漣漣。

朱元璋虛弱的息了幾聲,巍巍的出手,憐的著朱允炆的頭頂,目中充滿了太多的不捨。

“皇祖父!您可醒了!這些日子急死孫兒了……”朱允炆淚流滿面道。

“癡兒……朕就算不醒,你也該盡守本分,維持朝政纔是,怎麼能爲了朕而耽誤了國事?”朱元璋輕輕責怪,目卻滿是疼

“我大明以孝治天下,皇祖父不醒,孫兒如何有心思治理國事?”

朱元璋欣的笑了,遍佈老年斑的滄桑臉上,流出慈祥的和的輝。

“朕……怕是壽到頭了。”朱元璋語氣很平淡,彷彿在說著一件與他毫無關係的事。

“皇祖父!”朱允炆驚恐的瞧著他,此刻的他,像個即將被大人拋棄的孩子,那麼的無助。

朱元璋的臉漸漸變得嚴肅,咳了幾聲,問道:“可曾派兵替換了皇宮衛?”

朱允炆含淚哽咽點頭。

“各地藩王可有兵馬調跡象?”

“蕭凡派出的錦緹騎回報,藩王兵馬並無靜,大部分已京,唯有四皇叔燕王稱病,病嚴重。”

神智忽然變得清醒的朱元璋聞言眼中泛起一抹深深的複雜之

長長嘆息了一聲,朱元璋沒再多說,只是神彷彿振作了許多,他的目一片迷離,眼前似閃過許多舊年的幻象。

“允炆,扶朕起來……朕,要出宮一行。”朱元璋咬著牙,強自撐起虛弱的

朱允炆急忙扶起朱元璋,驚道:“祖父病重,不宜出行,您這個時候出宮做什麼?”

朱元璋急促的著氣,弱弱的笑道:“再不出宮,朕恐怕今生已出不了宮了……”

朱允炆一聽頓時又流下淚來:“皇祖父要去哪裡?”

“京郊……馬場!”

守在各衙門中切關注宮消息的大臣們聽說朱元璋醒了,有的暗暗鬆了口氣,有的則無比失,不論是失還是高興,他們表面上都必須做出一副欣喜若狂的樣子來。

聞知朱元璋醒來後的第一個要求居然是出宮,所有人都楞了,不知朱元璋到底想幹什麼。

不論天子想幹什麼,這個時候大臣們是不敢反對的。

下午,午門厚重沉實的朱漆大門緩緩打開,衆臣守立在宮門之外,見錦親軍儀仗出來,紛紛在儀仗兩側跪下,伏地而拜,口稱萬歲。

皇帝出行,聲勢浩大,玉輦、導蓋、盥盆、拂塵、唾壺、馬杌、椅各一,鉞、星、臥瓜、立瓜、吾杖、杖、引杖等儀仗共一百一十二,接著是玉輅、金輅、象輅和革輅各一乘、寶象五頭、導象四頭、靜鞭四、仗馬十匹、後護豹尾槍十支、儀刀十把。

蕭凡爲錦衛指揮使,忝居儀仗首領當先開道,他著嶄新亮麗的飛魚錦,袖口繡著四道金線,騎馬行在儀仗最前方,頭戴金翅盔的大漢將軍分列左右而行,朱元璋的儀仗剛出宮門,大漢將軍和五軍都督府的軍士便已封鎖了午門通往北城太平門的街道,靜鞭數鳴,淨水潑街,員百姓盡皆跪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