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鷗本不搭理李世民,卻又擔心李牧會因此吃醋,小心地瞄了他一眼,對李世民道:“陛下誤會了,只因逐鹿侯的詞太好,才忍不住念出聲,還陛下自重。”
讓李世民“自重”,這句話,滿天下估計也就王鷗敢說出口了。偏偏李世民還不敢說什麼,讓他自重,他就自重,生怕有半點冒犯。
在王鷗這兒吃了虧,李世民當然得在別的地方找一下平衡。李世民瞄了李牧一眼,故意難爲他,道:“李牧,你聽見了沒,牡丹夫人說你的詞做得好,朕認識牡丹夫人多年了,還從沒聽見如此誇讚一個人呢,不如你再作一首應景的來,也朕看看,你這個自稱大唐第一才子的大才子,到底是不是徒有其名?”
若是換了個人,還真給難住了。
古人作詩文,講究的是“妙手偶得之”。往往佳作,都是景和意境到了,才能誕生。李牧前世學的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那也是在茫茫的詩海,茫茫的詞海中挑選出來的。試想一下,唐宋加起來上千年,得多詩詞,佳作僅有六百餘,比例其實是非常低的。
就算是李白杜甫,也未必能按照命題作文,迅速地作出一首絕佳好詩詞來,李世民這純粹就是在難爲人了。很明顯,他是在吃李牧的飛醋,誰讓剛纔王鷗說李牧好來著?
李牧自然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心裡想,老傢伙夠壞的。我這兒剛出個風頭,你就想著打我了?嘿,偏不讓你如意。我雖然不是李白杜甫,但我有一點比李白杜甫更強——老子穿越者,背過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你在這方面找茬,可真是找錯了地方了!
李牧微微一笑,道:“陛下可是還要水調歌?”
李世民點頭,道:“牡丹夫人說你水調歌填詞填得好,那自然還得是水調歌了。”
“還是賞月麼?”
“對!”
“拿紙筆來!”
李牧喊了一聲,有人送來了紙筆。王鷗挽起袖子,非常自然地幫李牧磨墨。李世民見了,心裡頭更是吃味,卻又沒法說。在他看來,王鷗是李牧的長輩,而且王鷗本就是才,好這些東西。一個長輩,爲晚輩磨個墨,說起來也不算是什麼事兒。他若阻攔,顯得小氣。
但是心中這子醋意卻是散不掉,李世民打定了主意,若李牧寫的不好、或者沒有特別好,他都要狠狠地點評一番,打一打李牧的囂張氣焰。
存了這個念頭,李世民瞪圓了眼睛去看李牧落筆,心裡暗自期待,最好李牧第一個字就寫錯了,讓他出一個大糗。
“江山自雄麗,風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鑑此中看。”
“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海氣夜漫漫。涌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雲冠。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聞道羣仙笑我,要我俱還。揮手從此去,翳更驂鸞。”
寫出來第一句的時候,還看不出什麼。李世民正要點評一番,隨即李牧沒有停頓,就把第二句寫了出來。第二句一出,李世民頓時慶幸剛剛沒說話,要是說了出糗的就是自己了。
這一首《水調歌頭·金山觀月》是南宋詞人張孝祥的代表作,張孝祥此人雖沒有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人有名,但其人,卻也是不俗,狀元及第,更難得一正氣,由於上書爲岳飛辯冤,爲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並將其父下獄。秦檜死後,才得平反,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之一。
整首詞的水平,放在宋詞三百首中,雖不能算是頂尖,但起碼也是中游。至以李世民的水平,是挑不出什麼病來的。
但王鷗卻很明顯地可以得到,李牧“倉促”之間寫就的這一首詞,其水準要大大落後於上一首《水調歌頭》。對一個文人來說,哪有不視作品爲生命的?李牧之文采,如天上的明月,卻爲了而與李世民鬥氣,寫了一首水準大降的作品——想到這兒,王鷗的心就像被人攥了一把一樣,疼的要掉眼淚。
李知恩就在王鷗的邊,看眼眶紅了,擔心出事兒,趕握了的手,岔開話題道:“哎呀,表演好像開始了,夫君,咱們別在屋裡悶著了,陪陛下去外頭看看錶演吧。”
“對對對!”李世民正在囧,聽到李知恩的話,趕借坡下驢,道:“今日主要是賞燈,皇后也該到了,咱們一起去迎一下。”說完負手走在前面,李牧笑著搖搖頭,把筆撂下,手拉過王鷗的手,輕輕在手背上拍了兩下,王鷗看著李牧,眼眸中滿是深。
“咳!”李知恩咳嗽了一聲,道:“郎妾意回家去,陛下看見了,吃不了兜著走!”
李牧只好鬆開手,王鷗也紅了臉,挽住了白巧巧的胳膊,倆人先一步下樓了。李牧抓過李知恩的小手兒,道:“這樣滿意啦?”
“本來就該這樣麼……人家明天就嫁給你了。”李知恩靠在李牧的胳膊上,撒道:“夫君,你不是說有驚喜給我麼?都這時候了,驚喜在哪兒呢呀?”
“把心放在肚子裡,明天我保準讓你爲全長安城大姑娘小媳婦兒都羨慕的子。”
李知恩哼道:“有這麼厲害呀?我不信!”
“好呀,真是長大了,夫君的話都不信了——那這驚喜沒了,咱們吃頓飯,磕仨頭就算親瞭如何?”
“不要、”李知恩踮腳親了李牧一口:“夫君對我最好了,捨不得我失的。”
“那可沒準兒、”
“夫君——”
打打鬧鬧下了樓,在街上遇見了陪同皇后一起來的李承乾、李泰兄弟倆。此時平康坊的花魁選拔賽已經算是正式開始了,各家門口的舞臺旁邊,都多多聚攏了一些人。但可以明顯地看出,麗春院門口的人數是最多,把舞臺都圍了起來,裡三層外三層全都是人。
若是細瞅,則會發現一些奇怪之。圍攏過來的人羣中,有不小孩子,每個人的手裡都有一把餞兒。李世民瞧出了這個門道,點指了李牧一下,卻也沒說什麼。
皇后在側,李世民也規矩了很多,不敢多看王鷗,卻又忍不住想看。即便如此地小心翼翼,還是給長孫皇后發現了。長孫皇后心中雖不悅,但也知道這事兒賴不著王鷗,而且還有這麼多晚輩在旁邊,實在不好說什麼。便夾在李世民與王鷗當中,阻隔李世民的視線,讓他看不著,拉著王鷗聊些兒家的話題,讓他不進話,幾次過後,李世民自己就敗下陣來了。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走在後邊的李承乾和李泰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沒了影子,不用猜這倆小子肯定也是去賭坊了。李世民被排出來,與李牧落在一,倆人彼此看了一眼,都覺索然無味,頗有點相看兩厭的意思。
閒著也是無聊,李世民看了看李牧,道:“朕送你的禮,可還滿意?”
“呃……”李牧呆愣地看著李世民,道:“陛下,您指的是什麼?臣不記得陛下給臣送過禮啊,好像除了臣封侯的時候,陛下什麼賞賜也沒給過臣,就封侯那次,前後給了十一貫錢,那錢臣裝在了一個檀木盒子裡頭,一個字兒都沒花,打算供起來流芳百世,萬一後世子孫有個馬高鐙短之時,還能買個黃牛犁地……”
“說這些沒用的話。”李世民打斷李牧,沒好氣道:“別跟朕打馬虎眼,朕沒給你的侍妾賜誥命啊?五品誥命,你當是胡鬧呢?你聽說誰家的妾室有誥命了?整個大唐,也就是你李牧!朕對你還不夠好?”
李牧剛要張,李世民又道:“朕聽高幹說了,你還要禮金!朕哪有錢給你呀?你差朕這點錢吶?別以爲朕不知道,你那個義弟把達頭的墓挖了,說也得二三十萬貫的金銀吧?朕找你要過一文了麼?”
李牧不敢接茬了,他怕再說下去,李世民會要分賬。這個錢他可做不了主,那都是李思文的錢,看來還是說話爲妙。
“朕已經改變了。”
李世民長嘆了口氣,道:“朕這些日子,也在反思自己。著實是對你有所不公,但李牧啊,朕也得爲自己說一句話。朕待你也不薄。”
“朕是對你過分了些,如在錢財的方面,朕佔了你的便宜,朕也不否認。但你想想,朕同時也給予你很多方便吧?旁的不說,你也是朝臣,但你卻不上朝,朕有要求過你麼?”
“你雖是朕的臣子,但你像個臣子的樣兒麼?朕若以要求臣子的規矩來要求你,你能做得到麼?朕與你呀,不同於君臣,朕是真的把你當子侄來看待,朕的這份誼,你也要記在心裡頭。”
李牧有些吃不準李世民的意思了,含糊地點了點頭,沒有作聲。半晌,補了一句話,道:“陛下,臣在意的不是錢財,希陛下也能懂臣。”
李世民笑了起來,擺了擺手,道:“此事揭過吧,不提了。往後務府的事,你就全權負責,朕對你有信心,也不會再橫加干涉,朕對你只有一個要求,三年之,朕能有萬人騎兵麼?”
“呃……”李牧想了一下,謹慎回答道:“若無天災人禍,臣認爲沒有問題。”
“那就行了。”
李世民微微蹙眉,似乎在思索著什麼。李牧也不敢問,但他可以瞎猜。
若不算蝴蝶效應,按照史實來說。大唐在打完了突厥之後,應當是有個幾年的平穩期。隨後冒出來的主要敵人,頭一個是吐谷渾,然後是吐蕃,再然後是薛延陀,在貞觀的中後期,才到高句麗出場。
李世民期待的萬人騎兵,也不知道是爲了哪一家準備的。不過這種事,總不是一朝一夕的。以現在大唐的國力來說,就算有一百萬貫可以隨意支配,也養不起一萬全副武裝的騎兵。
爲啥?
造不出那些鎧甲,買不到那麼多馬匹,有錢,也打造不出一萬馬槊來!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軍備,是與國家的國力正比的。當國力沒有提升起來的時候,想有萬人的騎兵銳,有錢也沒有用,都只是空想罷了。
李世民也是想明白了這一點,才住心裡的急切,決定放手讓李牧去做,等一個結果的。
繼續往前走,眼瞅著要走到平康坊的東坊門了。李世民停止了思索,眉頭舒展開,笑了笑問道:“李牧,朕問你個事,你憑直覺告訴朕答案,不得瞞。”
“好。”
“你覺得剛剛牡丹夫人跟朕一起唸的那句‘共嬋娟’——心裡真的對朕一點意思都沒有麼?”
李牧真的要罵人了,什麼東西這是,當著面調戲人家媳婦兒啊?
李牧板著臉道:“陛下,臣覺得陛下可能是有點想多了。牡丹夫人都已經說得很明白,那是因爲臣的那首詞太好了,跟陛下沒有一點關係。”
“不不不!”李世民搖頭道:“朕剛剛分析了,兒家都害,就算心裡想著朕,礙於份面子,也不好意思呀。你要說是因爲詞,那爲何你的第二首詞出來,就不念了?朕以爲,還是這‘共嬋娟’三個字,了的心吧。李牧,你覺得朕如果下旨,把牡丹夫人納宮中……”
“不行!絕對不行!”
“如何”二字還未出口,李牧已經大喊出聲,引來李世民和旁邊的人側目。李牧趕把聲音低,拉著李世民快走了幾步,到了個僻靜,道:“陛下,您糊塗啦?您是什麼份!牡丹夫人是什麼份!您想把納宮中,您是怎麼想的?”
“朕——”李世民嘆了口氣,道:“也就是想想了。”
“想想都不行!”
“嗯?”李世民皺眉道:“朕想都不行?爲啥?”
“那個——”李牧清了下嗓子,道:“臣的意思是,陛下應該嚴於律己,就是說,這麼想,它、它有違明君的聲!”
“陛下,您可別忘了,您還有皇后,而牡丹夫人,那是清河崔氏的嫡長房孫媳婦兒。即便是陛下您,也不能強迫人家把孀居的孫媳婦兒嫁給你吧,對吧?那可是五姓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