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已至,居延地區開始下雪。
連綿的風雪凍住了大地,也凍住了所有野心家和投機分子。
在居延澤以西,靠近馬鬃山一帶,且渠且雕難將自己的大纛立在了此地。
一個多月以前,他遇到了一次有預謀的刺殺,幾乎喪命,之後,他便將大纛立在了此地。
選擇此地,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裏是居延澤的西部,與幕北、祁連相,既可以監視居延各部,又可以在急之時,逃回自己的老巢。
此刻,帳外,大雪紛飛,整個居延澤都被風雪所覆蓋。
便是最有經驗的牧民,在這樣的時候也理智的在穹廬之中,圍著篝火等待風雪過去。
「漢朝那邊有答覆了嗎?」且渠且雕難嘶啞著聲音,問著他的親信也是他的親弟弟且渠呼難。
且渠呼難的模樣與且渠且雕難很相似,只是材要矮一些,眼睛要小一點,他微微屈道:「左大將,還沒有接到漢朝方面的回復……」
且渠且雕難聽完,整個人都癱在了塌上,眼中閃爍著兇。
「該死的漢朝人!」他低聲痛罵著。
很顯然,漢已經打定了主意要滅亡西匈奴了!
合黎山方向的漢軍斥候甚至曾經越過了駒衍峽,進居延澤之中。
居延各部也都是態度曖昧,蛇首兩端。
便是他帶來居延的騎兵,也不乏有人刻意的開始磨洋工,開始觀了。
以他所知,現在,在廣袤的居延,甚至整個河西,漢、匈的探子和細作與使者都在往來穿梭、遊說。
而他這個西匈奴曾經的統治者,在遇刺后已經被人忘了。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的末日將來。
無論此地最後是北匈奴所得,還是漢朝主,他都是一個失敗者,一個死人了。
但,且渠且雕難怎麼甘心?
他握著拳頭,心裏面不斷權衡著。
作為一個叛逆者,且渠且雕難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向北匈奴臣服的。
所以,他唯一的出路,便是投降漢人。
然而……
倘若他降漢……
折蘭人、盧候人、羌人,都會跟他翻臉。
恐怕,在他說出降漢這個詞的時候,便是各部造反之日——雖然現在,河西各部都已經在事實不鳥他了。
他派出去聯絡的使者,一個也沒有回來。
那些曾經恭順的部族,那些曾經阿諛奉承之人,現在已經在謀算著將他的腦袋賣一個好價錢。
至於那些曾經的敵人,那些恨他骨之人,恐怕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將他千刀萬剮。
他現在唯一能依靠的,也是他最後賴以維繫生命的,就是他手裏的那三個且渠氏本部萬騎。
這三個萬騎,是他這幾年窮盡一切手段和辦法,千辛萬苦打造出來的軍隊。
可是,在遇刺以後,且渠且雕難連這三個萬騎也不敢放心了。
誰知道,這三個萬騎里有沒有想賣他的呢?
想到這裏,且渠且雕難就滿心苦。
甚至有些絕。
他發現,自己甚至找不到求生之路的路徑,似乎只能坐以待斃!
而這是他無法接的。
幸好……幸好……還有逍遙散……
抓起一包逍遙散,打開來,點上火深深的吸了一口。
如夢似幻,且渠且雕難在煙霧繚繞之中忘卻了人間的憂煩。
而在帳外,大雪紛飛。
…………………………………………
「且渠且雕難那邊有什麼況?」在居延地區的中部,靠近一湖泊的山谷之中,戴著一頂傳統氈帽的折蘭王骨荼問著一個剛剛回來的貴族。
「這賤奴大約是被嚇破膽子了……數日來一直躲在馬鬃山上……」那人輕聲答道。
「馬鬃山附近只有三千餘人……大王,要不要奴才帶人去殺了他?」立刻就有一個貴族高聲說道:「只要殺了這賤奴,河西就是我們的了!」
折蘭部族雖然在馬邑之戰到重創,幾乎損失了所有的銳,但虎死餘威在,況且折蘭人的基還在,這幾年休養生息,特別是與且渠且雕難結盟,折蘭人的實力迅速恢復,雖然與巔峰相比,還是有些差距,但卻也重新擁有了接近一萬騎兵。
折蘭的一萬騎兵,可是足以橫掃整個河西,打垮一切的力量。
帳中所有人都確信,只要自己手,那麼奪取河西的控制不問題!
況且,還有北匈奴的馳援!
狐鹿涉和句犁湖都已經承諾,只要折蘭願意反正,殺死且渠且雕難,獻上於單,那麼就以折蘭為河西之主,將整個河西走廊都給折蘭!
這樣的好事,自然沒有人拒絕。
每一個折蘭貴族都是心澎湃。
但,骨荼卻不敢這麼心寬。
他是馬邑之戰的倖存者,在戰鬥中他被俘,最後被軍臣花了三千個被擄被俘漢家軍民才換了回來。
講道理,他應該對軍臣忠心耿耿,哪怕不能為了保護於單去死,也應該至儘力。
但,就是他,這個最不可能背叛軍臣的人,與且渠且雕難聯手,屠滅了軍臣當初留在河西的本部和單於庭的衛隊。
從而建立了西匈奴這個割據政權。
如今,他又在眼看西匈奴要沉船之際,與北匈奴眉來眼去,達了協議。
在過去,骨荼是絕對不可能做這些事。
只能說,戰敗給他造的影響太大了。
那次慘敗,不僅僅給他留下了永世難忘的教訓,更讓他對於折蘭人的武力產生了深深的質疑。
「先不要去他……」骨荼擺手道:「且渠且雕難留著還有些用……」
對於這些折蘭的新生貴族們,骨荼其實是很不滿,這些人與從前的折蘭人沒有差別,滿腦子都只有打打殺殺。
但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靠打打殺殺就可以立足的時代了。
況且,單純論武力,折蘭的實力,別說是去打漢軍的神騎了,恐怕隨便一支漢軍野戰騎兵都可以沖的折蘭人七零八落——他曾在長安被安排去參觀過灞上軍、棘門軍的訓練和演習,對此他心知肚明。
是故,在骨荼看來,河西之爭現在才剛剛開始。
一開始就發大招?以後怎麼辦?
況且,合黎山的漢軍正在磨刀霍霍,這個時候訌?不是給漢朝人機會嗎?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裡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辛棄疾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到帝都金陵,同時也帶來了一場場風波與一團團迷霧。 具有雙重身份的貴公子,爭嫡中的太子與親王,手握禁軍的國中第一高手,統率南境鐵騎的美麗郡主……周旋在這些權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間,爲什麼反而是行事低調的蘇哲成爲了所有事件的核心? 掀起狂風巨濤的那隻幕後之手,會不會就是前一波惡浪席捲之後留下的泡沫? 他的身份,究竟是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少年將軍,還是病體支離年壽難永的陰沉謀士? 他重回舊地再遇舊友,他翻雲覆雨機關算盡,到底是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這是一個既有晦暗陰謀,也有兄弟情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沒有走到最終結局之前,也許你,也可以左右它的走向……期待你的觀看,更期待你的意見哦~~
一個城府極深的刑警,莫名重生來到民國時期,被邀加入軍統后,開始憑著兩世為人的經驗與智慧,追查日本間諜組織。總是隱藏在墨鏡之后的雙眼,觀察入微,與細小處發現日軍間諜的線索。在戰線后方,與日軍間諜,展開殊死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