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237章 番外四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237章 番外四

 胤礽在西海岸停留了許久。

 唐甄在華夏城中收留了許多人, 其中大多是年輕的孩子和孱弱的人。因為壯年人都被抓去當奴隸,唐甄若收留壯年人,就會和其他勢力起沖突。

 唐甄雖想證道, 但并不傻。若華夏城不能長久的保存下來,那麼教化和救助就是一紙空談。

 善事, 只有能長久的做下去才有意義, 否則就是自我自我滿足。

 華夏城中并非只有洲原住民, 還有許多黑人孩子、白人孩子。當然,最多的還是大清的商人和士兵家屬。

 唐甄指著一個白人小孩道:“他父母信仰不同教派,所以他被稱為惡魔之子。就相當于信佛的人和信道的男人結婚, 生出的孩子就不能要了?這里的歐洲人小孩要麼是來自爾蘭和蘇格蘭, 要麼是惡魔之子。”

 爾蘭和蘇格蘭?

 胤礽在記憶中搜索, 想到了爾蘭荒和蘇格蘭荒。

 爾蘭荒發生在1651年到1653年, 蘇格蘭荒發生在1690年,都是康熙在位期間發生的事。

 這兩場荒, 都讓這兩個類似英國藩國的國家死了百分之十以上的人口。

 英國的國土面積很小。在爾蘭和蘇格蘭名義上并英國之后, 按照常理, 英國國王應該大力開發新的國土,讓這些國土與英國共同繁華。

 但這常理是華夏的常理。

 華夏王朝向來就是領土擴張到那, 只要有錢有能力能控制得住, 就一定會興水利, 勸農桑, 開學堂,把教化和技帶到哪里。除非是如安南這樣的地方,離中央王朝太遠, 實在是不好管。

 不過對于太遠的國土, 華夏王朝還有個分封的妙招。當初大明控制不了云南等西南重地, 就將其封給沐英。之后沐國公與大明同休。

Advertisement

 大清了沐國公代代教化云南的澤,在三藩平定后,將云南納中央王朝直屬管理。

 英國就那麼點地,卻吝嗇開發蘇格蘭和爾蘭。自從蘇格蘭和爾蘭并英國之后,發展到極大制。

 比如爾蘭,因為爾蘭當時是英國重要的牲畜和糧食出口基地,所以爾蘭人只能吃土豆果腹,不準吃他們種出來的生長在下的金黃麥谷。

 除了這次荒。到了十九世紀,爾蘭出現了土豆病,荒更加嚴重,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

 而英國不但不積極賑災,還嘲笑是爾蘭人“下等”“懶惰”“奢侈”才會遇到這樣的天災,是上帝的懲罰。

 高等人都是吃小麥等長在下、種植較為困難的作,那是神的恩賜。爾蘭人以深埋在土中、見不到、長相也千奇百怪,種植很簡單、產量很高的土豆為食,是背離了神。

 很難想象,后世英國“國菜”是炸魚和薯條,這時候,他們卻歧視吃土豆。

 或許他們不是歧視吃土豆,而只是歧視吃土豆的人。吃土豆的人,就是卑賤的象征。

 因為對爾蘭人的歧視,英國王只捐贈了兩千英鎊和一船腐爛的糧食。

 那時候英國已經進維多利亞時期,完了工業革命,于巔峰時期。英國王不僅自己吝嗇救助爾蘭人,還不允許其他國家救助。

 蘇丹國王很同爾蘭人,想要捐贈一萬英鎊,被英國王訓斥制止,只能捐贈一千英鎊。蘇丹國王贈送了三船糧食給爾蘭人。英國王知道后大為惱怒,嚴令止其他國家對爾蘭援助。

 后來大量爾蘭人逃到洲。后世國許多上層貴族上都留著逃荒爾蘭人的

Advertisement

 不過這群后代提起曾經的爾蘭大逃荒,卻將其當做勇氣和高貴的象征,并對其他國家做當初英國對爾蘭做的事。

 真是諷刺。

 爾蘭的荒和蘇格蘭的荒導致了爾蘭和蘇格蘭的民族意識空前覺醒,是爾蘭自由邦建立和蘇格蘭延續至今的獨立運興起的原因。

 現在威廉三世雖沒有像維多利亞王一樣殘忍,但他為了大同盟戰爭,國糧食捉襟見肘,自然也不可能救援蘇格蘭。

 胤礽被康熙教導而的帝王思維,則在思索是否在這進程中有利可圖。

 他正思索著,當有小孩聽到胤礽是大清太子的時候,噗通跪下,給胤礽不斷磕頭。

 小孩寵若驚,用不連貫的漢語解釋原因。

 原來,他家了大清粥棚的恩惠,又在大清船隊上找到了活干,一家人才能來到新大陸重新生活。

 他父母現在新大陸開墾土地,他就在城里上學。

 旁邊也有許多孩子給胤礽磕頭,謝謝大清給他們的援助。

 對思想已經定型的年人而言,大清施的粥是神靈的恩賜。但對于孩子們而言,他們只記得是大清那一碗摻了沙子卻比他們平常吃的食更可口的粥,救下了他們全家。

 胤礽的心突 然了。

 至現在,或許他應該拋棄帝王思維,將思維轉到唐甄弟子這個份,用一個正常的好心人的視線打量這一座華夏城。

 至于爾蘭和蘇格蘭獨立的事,等到了那個歷史進程的時候,再由之后的大清皇帝來思考吧。嗯,他可以先把這些事寫課本,讓后代們提前做好功課。

 “老師,我想在這里當一段時間的教書先生,可以嗎?”胤礽決定在這場旅途中,把皇帝的份拋棄得更徹底一些。

Advertisement

 唐甄笑道:“好,當然好。我們這教書先生可缺得很!”

 于是胤礽拉著李彤,以及船上所有會讀書識字的人,都擔任了一段時間的臨時先生。

 李彤帶了幾個嬤嬤同行。

 這些嬤嬤都是宮中有品級的,都識字。

 們本對拋頭面有點拘束,見這里人幾乎都拋頭面,便也放開了一些,分擔了李彤部分教學任務。

 論教書和編寫教材,李彤和胤礽是最專業的,可能比他們皇帝皇后的本職工作更加專業。

 他們在和這些學生們相后不久,就將教學暫時給其他人,小兩口子閉門編寫華夏城能用的教材。

 華夏城的孩子們目前的目標不是讀書做,而是讀書明理。

 他們目前的學力,只要有小皇子們啟蒙的水準就可以了。

 如果他們還想繼續學習,可以拜其他華夏人為師,也可以來華夏求學。

 《三字經》仍舊是啟蒙的好教材。不過這里的孩子們,可以增加一些海外近代史中與他們來歷相關的部分。

 唐甄給他們編纂的課本中,也有他們本來歷的部分。

 華夏教化從來都不是抹消被教化者的過去。華夏的神話故事中,也一直包含著各個民族的神話寓言故事。

 知道自己的過去,才能選擇自己的現在和未來。

 所以唐甄很認真地教導孩子們他們從哪來,為何會落到這種地步,現在的生活對他們而言預示著什麼,他們的未來要怎麼走。

 他們若想融華夏,那麼就好好學習,學好了,華夏也會為他們的家鄉。

 若他們想走更艱難的路,想要讓自己真正的家鄉變得興盛,那麼他們就要學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明白前路的艱辛。

Advertisement

 胤礽也將他們遭遇的事編了新的《三字經》中。

 爾蘭和蘇格蘭的荒,因教派爭斗而產生的惡魔之子,歐洲人對洲原住民的迫害……寫完這些之后,胤礽覺得這樣不夠好。他又走訪了更多的人,編寫了出了新的東西。

 爾蘭與蘇格蘭的神話與歷史中的英雄,洲原住民曾經創造過的輝煌歷史存……這些也被胤礽寫了新《三字經》中。

 孩子們知道自己上承擔的苦難。這些孩子們的父母經常和他們提起。

 但他們對自己民族曾經的輝煌一無所知。連他們的父母都以為他們是低等民族。

 當他們把《三字經》中背誦的容向父母求助,問這些事是否真實時,這些已經被苦難磨滅了年輕容的逃難者們視線突然模糊。

 他們想起了自己趴在長輩膝蓋上,在溫暖的爐火中聽到的那些神奇的睡前故事。

 英雄與神靈,國王與賢臣,奇跡與一切好如夢的傳說……有洲原住民指著面前的玉米、土豆,哽咽道:“這些就是我們文明存在過的痕跡。”

 就算文明跡被砸碎,就算文字和壁畫被銷毀,就算傳承了歷史的大巫和祭祀都被燒死,就算他們自己也已經記不得他們的文字和歷史,但在荒中養活了許多歐洲人的玉米和土豆仍舊倔強地替洲原住民們保留著,他們曾經擁有過輝煌文明的痕跡。

 若沒有輝煌的文明,這些糧食是怎麼由拇指大的果實,被培養如今這樣甜糯可口?

 我們是有文明的啊。

 “好好讀書,好好讀書……”被歐洲人命名為印第安人的洲原住民地抱著自己的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讀書,把《三字經》背住,把《三字經》教給你的孩子。”

 孩子趴在父母的肩頭,道:“你要學嗎?我也可以教你哦。”

 年輕卻面容蒼老的印第安人愣住了:“我……學?”

 孩子點頭:“我們一起學。”

 大人和孩子互相注視著對方。

 半晌,大人點了點頭。

 “好,我們一起學。”

 ……

 當胤礽編寫好新的《三字經》后,發現孩子們對新容,比原本容背誦和默寫更練。

 胤礽笑著嘆了口氣。

 他就知道,一定會這樣。

 不只是華夏民族。所有民族,都會追尋和向往著自己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