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耽美BL 穿到明朝考科舉 第98章

《穿到明朝考科舉》 第98章

轉天早上送水車進城來時, 那家回回就把訂的鮮牛羊送到了崔府。

崔燮之前照顧家里, 花四百五十兩銀子買下了南貨店,又崔源簽了轉包協議, 把店里原有的伙計也轉給他們。再加上理南貨收回的五百余兩銀子, 之前賣舊料、家的百十兩, 家里總算有了過千兩的現銀。

他在兩家柜上各押了二百兩周轉,外院放了一百兩零用, 剩下的都教老夫人收起來, 將來萬一有個婚喪嫁娶、湊份回禮什麼的也備辦的起來。

有了錢,也就能松松快快地花在吃食上了。

他自己喝, 羊給老人孩子, 省得糖不耐, 喝了生病。廚下來請示他做什麼點心,崔燮從前也不留心點心的做法,便他們隨意蒸些雙皮、糖蒸酪,多的牛就配上磚茶煮茶。

糖蒸酪是蒙元時就有的, 只是蒸好的酪要用冰凝結, 挑費大些, 自家倒也能做。雙皮卻是廣式點心,他們家這北京廚子聽都沒聽過,只好問他怎麼弄。崔燮自己也沒正式看過菜譜,只記得大概作法,他們先煮出皮再加蛋清蒸,反正凝一碗就, 說給他們之后就任他們索去了。

索過程中不得浪費材料,崔燮是要送人的,也不急著吃,他們回廚下慢慢試,做不好的就自己吃了,只要保證早餐時給崔家老每人上一碗羊就行。

倒是茶容易做,只要把磚茶碾碎了熬得釅釅的,再兌進現熬的淡,加一勺糖漿就了。大明做點心的方子都是先熬糖漿,用蛋清粘去糖漿上的一層浮沫,熬出的糖漿清亮甘甜,也不容易壞,能擱在罐子里保存上好一陣子,隨吃隨加。

Advertisement

他早餐就喝上了茶,但覺得味道和他前世喝的不大一樣,略有些淡,便廚下試著把糖漿熬焦糖再煮。

茶的香氣濃,淡焦糖也更勾人食。弟妹們喝著加了杏仁煮也略膻的羊,眼地看著他碗里的茶,恨不能也喝一口。老夫人慣孩子,便替他們說:“我老婆子也想嘗嘗這茶,人多做幾碗來吧,也云姐跟和哥他們都想嘗嘗。”

崔燮搖了搖頭:“和哥還小呢,喝釅茶對子不好。云姐倒能喝點兒,只是別一次就喝多了,腸胃弱的人喝了牛容易瀉泄。祖母要喝就廚子用羊給你煮一碗,也別喝多了茶。”

老夫人雖他管頭管腳的,心里也熨,笑著答應了,又說:“我們喝著如好,回頭也給你爺嘗嘗。”

崔燮點了點頭:“也行,回頭廚下要是蒸出了雙皮,可千萬別他們舀起來就給祖父吃。那種大塊又的東西,吃不好容易嗆著,要吃也得先輾糊糊的。”

老夫人“哎”了一聲,笑得滿臉皺紋都到了一起:“瞧你心細的。出去一趟是歷練人,原先你在家里時可都是乖乖地聽你安排,話都不多說一句,哪似現在連爺吃飯都管上的。”

崔燮是無論如何還原不了原,聽著家人偶爾提起他從前怎樣,只能說:“原先我還小,現在已經是進了學的監生,能擔起這一家子了,想的自然不一樣。”

他不能多說原的事,匆匆喝了茶,吃了些素餡的水明餃兒和蒸點心就起去上學了。

這一天將近中午時,果然有微雨落下,就是謝千戶所說的洗刀水。同窗們看著學堂外飄的細雨就心忙意,趁課間時來問了他不知多趟:“居安齋的書今兒還能不能賣了,不會怕下雨就不來了吧?”

Advertisement

到中午散堂之后,眾人滿懷著想買書又怕買不著的忐忑心出到國學門外。

想不到出門不遠,就有一輛寬敞的青篷馬車停在國子監大門斜對面的胡同口,篷上繃了張油布,用朱漆涂著“國子監專用運書車”幾個大字。車外已圍了一圈人,正紛紛地跟車里人說話,遞銀子,接過一包包用半明白油紙封的嚴嚴實實的新書。

居安齋忒誠信了!

大雨天的,竟專給他們這些監生送書,從沒見哪家書店做得這麼的!

他們頓時忘了,從來也沒哪家書店的書一斷更斷幾個月,空當時間又出高價本搶錢,急的讀者趕在剛發售時就搶著要買。

眾人一擁而上,圍到車后爭著買書,一時買不上,就看著那些剛買過的監生拆封后出的封皮。

新出的書有裝、平裝兩種:平裝本就是普通的藍紙封皮,裝本封套正面印的是穿孝的諸葛,封底印的是個琴的周瑜,中間以云頭隔開。若把封套展平,比較著則會發現孔明的線條凝實,紅潤,而周瑜印得稍小,也偏虛淡,以云頭隔分隔開后,就有了諸葛亮懷念已故去的周瑜的意境。

一名監生嘆道:“還是居安齋出的書得我心意。都說諸葛吊孝時哭周瑜只是假哭,我卻覺得這兩人一時瑜亮,豈能沒有心心相惜之?只是分屬蜀吳,不能任罷了。”

另一人道:“周瑜心地偏狹,不一定容得下孔明,孔明卻有容人之量,自然是真心哭他。”

又有人駁斥道:“周瑜未必真的偏狹,他怎地不嫉妒東吳人,只嫉妒諸葛丞相?只是兩國相爭,怕蜀國出了那般人,將來害了吳國,才不得不對付諸葛。這也是時世所迫,若大漢江山未壞,眾人同朝為臣,恐怕又是另一番氣象。”

Advertisement

眾人雖有爭議,卻又怕鬧得太厲害了會們注意到這邊,來把賣書的車趕走,都只低聲爭辯,老老實實地排隊買書。崔燮他們扔在后,也不著急,打著傘慢悠悠地回了齋里,出那本關漢卿全集,倚在廊下邊哼哼邊看。

他那調子不準,但咬字十分清楚,幾名路過的同窗聽他哼著《單刀會》,便笑他:“和衷怎麼還看這前元的雜劇本子,要看三國故事,這短劇豈如帶彩圖的《六才子批評三國》痛快?”

崔燮把書頁掩在前,笑道:“那不是林博士批評我的文章時說了要我多看些戲曲,寫比偶句時學那些舒長婉曼的腔調嗎?我自知文采略欠,當然要補一補。”

那同窗說:“那何必看前朝的曲子,咱們祭酒寫的戲更好,駢驪工整,音辭并茂,還有教化之工。彝倫堂應當就藏有《伍倫全備記》的本子,何不借這本看?不過看戲本子也是無聊,月中休沐就在眼前了,為兄帶你去看響云班的南戲多好?”

休沐日啊……崔燮笑著搖了搖頭:“我已定好要學別的了,恐怕沒時間看戲,要辜負賢兄的好意了。”

那監生憐憫地看了他一眼,搖頭嘆道:“休沐時還要跟著先生讀書,你還有什麼時候不讀書。年紀輕輕的就過這般日子,還有什麼趣味?”

不,其實他休沐那天就不讀書,是跟著謝千戶學劍法去的。

他低下頭,掩飾地說:“我剛國子監,有許多事還不習慣,想來往后就好了。”

往后就習慣了。

比如做夢夢見某人之后還得去見人家這種事。

第一次夢見謝瑛,還只是夢見他穿著自己做的服,見面后他還心忙意了半天呢;這回他夢里都親了一回了,還能淡定地準備著去人家里帶什麼吃的,這就是進步嘛。

Advertisement

到了十五休沐那日,廚下也做出了香濃郁的焦糖茶,蒸了細膩的雙皮,還有京里人都喝的糖蒸酪。

制品易壞,崔燮就先自己去國子監參加祭禮,讓車夫掐著祭禮結束的時間,把帶冰的飲料吃食送過來,連他一同捎到謝府。結果祭禮結束,出了大門的時候,他又看見了謝山駕著千戶府那輛車在外面等著。

崔燮一回生,二回,笑道:“又要勞煩謝山小哥了。”

謝山道:“不勞煩。公子是這麼過去還是換裳?”

當然要換,不然不好活

崔燮換了件沒穿過的綠曳撒,從自家車里拎出冰的茶和點心,坐上謝家的車到了他家里。謝瑛只在見面時多看了他幾秒,之后便把眼瞼垂下去,遮住了目。他的態度還是和平常一樣,仿佛已經忘了那天的失態,笑意盈盈地嘗了他帶來的茶點,夸贊道:“我還以為是蒙古那種帶咸味的茶,想不到是甜的,果然不錯。”

他雖然還是笑著,崔燮卻莫名覺得這笑容有點程式化,不像平常那麼生親切。

后來謝千戶教他刀法時就更明顯,教學都是自己慢慢地練一遍就算了,就是他有時候作做得不到位,謝瑛都寧愿自己在前面多練幾次,而不會像之前那樣托著他的手,幫他擺對姿勢。

崔燮不猜測,他還是在意那天晚上差點親上的事故,想跟自己保持距離。可那天的事也不能怪誰,氣氛太好,謝千戶長得又那麼好看,他自己也差點沒把持住……

要是當時真像他夢里那樣繼續下去了,他們倆今天又會怎麼樣?是索承認彼此都沒那麼直,就這麼往著試試,還是尷尬到以后都不能再見面了?

他拖著刀,想象著謝千戶冷冷地對他說“那一晚只是個錯誤,我們不要再錯下去了”的模樣,忍不住笑出聲來。

不行,他們果然不適合那種狗劇,還是這樣……隨緣吧。還能常常見面,該干什麼干什麼就夠了。

謝瑛他笑得有些莫名,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他穿這麼艷麗的大綠,顯得氣比平常還好,笑得又那麼沒心沒肺,像是完全看不出他刻意的疏遠似的。

恐怕也不知道那天在關帝廟前,他差點做了什麼。

還是個小孩子心,沒心沒肺的……謝瑛搖了搖頭,喃喃地念了他一聲,心緒也舒展開了些,從他手里接過直刀,倒轉刀柄在他額頭點了點,朗聲說:“我再練一遍,看清楚了,舉刀迎敵這一式,手臂是從下面這麼穿過來的。”

就在崔燮忙著練武健的時候,崔家大宅里也迎進了一位稀罕的客人。那人穿著青鸂鶒補服,才二十七八的年紀,眉眼清俊,乘著一乘青呢小轎,左右也沒排儀仗,只帶了幾個書辦,托著一塊蒙有紅綢的木匾,低調地進了崔府。

偏趕上崔燮去了謝瑛家,這一去就得到晚飯后才能回來。

崔良棟急地喚人去接他回來,那車夫怯怯地說:“公子可是去錦衛千戶府上了,不是咱們能去的地方。強接他回來,會不會惹了錦衛不快?”

那也不能放著縣尊老父母沒人招待啊!

崔老夫人雖是請了一軸誥命的宜人,可畢竟是個宅婦人,又是久病不能陪客的,老太爺更是癱在床上不會說話……他急的團團轉,終于想起家里還養著位舉人,連忙人把陸舉人請到前頭待客,一面又請縣尊進去見老夫人。

那位大興縣令來得突然,家里全無準備,還正人推著老太爺在院里看風景呢。

蔣縣令進門的時候,正房大門口堵著紙閣,兩側延出通到廂房臺基盡頭的紙廊,看著竟沒有能進出人的口兒。走近了才能看出來紙閣正面開著個門,門上垂著沉沉的油紙門簾子,兩邊甚至還建了油紙窗。

紙閣下方卻是醬紋紙,折出一條條微微白的折痕,顯得雅致又莊重,住了上頭輕飄飄的半明油紙壁。

蔣縣令這房子敞闊致,廊下有一隊人蠕蠕而行,仆人都似極適應這紙廊似的,只覺得他家靡費太過,忍不住問崔良棟:“貴府在這仲夏天氣,怎麼倒把門窗堵住,在廊下建廊了?”

奢侈也不是這麼個奢侈法兒吧,堵得這麼嚴實,不嫌悶熱麼?

崔良棟在他邊引路,連忙解釋道:“敝府老太爺癱在床上多年,怕見風,一向都是在臥房里躺著。我家公子當家之后,恐怕祖父躺久了心不暢,病更沉重,就變賣了家里的東西,找匠人做了椅、紙廊,好老太爺能出來見見太。”

蔣縣令細看了一眼那團人影,果然模糊看出其中有一個長長的椅子,這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臉上微紅,嘆道:“原來如此,崔監生真是孝心可嘉,不虧為得了圣上嘉獎的義民。恐怕他是想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才舍得將價值近百兩的貨捐贈養濟院。我先時但見著這片紙廊,險些誤會貴府奢華靡費,卻是本輕斷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