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耽美BL 夫夫孩子熱炕頭 58

《夫夫孩子熱炕頭》 58

他們家雇用的坐著的可是學堂的椅子!

這下回來他犯愁了,孩子們上學是重要,可他們雇用吃飯的時候,總不能站著吧?

中午吃飯的時候,于良吉特意出去看了一眼,今天中午吃燒大鵝,還有個韭菜炒蛋。

湯是胡辣湯,味道很沖,但是很好喝。

因為今天是雙日子,是男的可以洗澡的日子,喝了胡辣湯出了汗,去洗個澡,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就去下田,晚上回來吃了飯再歇歇,睡一覺,別提多得勁兒了。

他們是得勁兒了,于良吉還犯愁呢!

下午孫大爺給送了一板水豆腐過來,如今青黃不接的時候,菜,冬天的儲存也都吃沒了,新菜下得,豆腐正是旺季,于家定了每日一板水豆腐,沒辦法,人太多,不做豆腐黃大廚是真的想不出來做別的了。

幸好豆腐可以做很多種菜肴,例如昨天的醬燉豆腐,今天的油煎豆腐。

接了豆腐,黃大廚又跟孫大爺說了:“明天麻煩送五香豆干,就十斤好了。”

都是下力氣的漢子,吃十斤應該沒問題,家里還有不大粒花生,也用五香料給煮了,到時候跟五香豆干一起調拌,也是個涼菜。

“好,還有幾天能鏟完地?”這麼每天供人吃喝,可是一大筆開銷,孫大爺有點擔心小于舉人能不能有錢了?

“還有幾天就鏟好了。”黃大廚遞給孫大爺一包香料:“用這個來熏豆干,味道會更好。”

“哎!”孫大爺也不客氣,這個是黃大廚的私人贈送,是他自己帶來的香料,不是拿主家的東西。

“一次放一勺就夠,別多放。”黃大廚叮囑。

“一勺,不多放!”孫大爺樂呵呵的收下了,自從黃大廚給他出主意,試驗了一把他給的香料,五香豆干的味道更好了,買的人也更多了。

Advertisement

下午石宏大他們回來了,買了半扇豬,和好幾只大公,以及兩頭羊。

甚至還有一些調味料,油鹽醬醋茶都填補了不,還有六匹薄棉布,給家里人做服用。

宋氏母不愧是專業的繡娘,做服快,納鞋底子有劉宋氏和阿雅幫忙,已經做好了全家人一人兩套的服鞋子,不過布料也沒剩多了,石宏大買了布料回來,還讓們做夏衫。

夏衫做好,這個年代已經流行短袖和七分了,關鍵是大夏天的穿著涼快啊!

不過讓于良吉高興的是,石宏大回來了,他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這是三十個馬扎,我早就讓人做了,現在做好了正好拿了回來,這幾日學堂就要開學了,椅子還得回去。”石宏大這次去,也是為了拿這批馬扎回來。

“嗯!”于良吉出了大大的笑容:“后天就準備,大后天開學!”

看他笑的這麼開心,石宏大忍不住逗弄他:“學堂開業這麼高興?”

“當然了!”于良吉順便跟他嘀咕了一番從老村長那里得到的消息。

“還有這種事?”石宏大眼神閃爍了一下,要是真的這樣,那府城那邊的學政大人,可就有責任了。

“所以啊,等咱們這邊有人考中秀才了,讓他們后悔去吧!”于良吉十分有把握的說。

“秀才很好考嗎?”對于科舉,不論是文舉還是武舉,石宏大都不是很了解。

“秀才的考試都是有一定范圍的,只要讓他們把這個范圍的東西都啃了,肯定能考上!”這一點,于良吉可以打包票。

“那就好,到時候咱們就去打臉!”石宏大聽了他的話,決定先按兵不,不要求理,要求后續發展,肯定很有意思。

Advertisement

晚飯后于良吉還在書房寫寫畫畫,第二天石宏大又去了一趟縣城,將牌匾帶了回來。

跟于良吉估算的差不多,家里孩子稍微大一些都不打算送來上學了,一個是半大孩子也算是勞力了,可以干一些活,另一個就是孩子大了,坐不住,還是從小孩子開始培養吧。

牌匾回來當天就掛上去了,只不過蒙了個紅綢子。

開堂授課的時間就是在下午,上午的時候,老村長來了,帶著二十二個家長,都是家里能說了算的人,還有他們的孩子,拎著小巧包裝的六禮。

在禮堂敬拜了孔子與太公,就是孔仲尼和姜子牙,這倆一個是文圣人,一個是武圣人。

孔仲尼的儒學教育源遠流長,幾乎是統計了整個社會。

姜子牙西出祁山幫助西周文、武二帝奠定八百年基業。

拜完了文武兩位圣人的畫像之后,便是拜師,奉上拜師禮,兩位老師分別賜下文武兩套服,林先生給孩子們的都是小長袍和小方巾,穿戴上之后真的跟小書生似的;洪先生給的都是短打扮,護腕和護膝一戴勝就跟個小高手一樣。

然后帶著孩子們悉一下學堂,先生的教書地方是在后院的西廂房,東廂房是廚房和浴室,正屋的五間大房兩家人各住兩間,中間是堂屋,吃飯聊天聚會的地方。

來的孩子,算上于良吉送來的于寶寶和家里三個小孩子,再加上先生的娃兒,勉強湊夠了五十個,其中孩子二十個,男娃娃三十個。

可能是今天孩子們剛到,再加上拜師儀式之類的,氣氛比較嚴肅,都很老實,也不敢隨便調皮。

學校前頭是一片開闊地,洪先生弄了些單雙杠、高低杠之類的健材,但凡是能就地取材不花錢或者花錢的他都弄了,包括給小孩子們玩的跳跳板。

Advertisement

后院也有千秋之類的給小姑娘玩兒。

于良吉是在正房的東屋里授課的,他為山長,是要指導秀才往上考取舉人的,但是目前沒有秀才,所以他很輕松。

不過還是弄了一套教材出來,跟兩位先生商量了一下。

看到于良吉弄出來的教材,林杰眼前一亮!

這樣的教材,學通了科舉的話,一個秀才是穩拿!

不止是文科,武舉他也想了辦法,這個年代的武舉也很好過,只要手了得,會背孫子兵法,知道三十六計,就可以得個武秀才的名號。

要是再會點排兵布陣,武舉人完全沒問題!

洪澤濤沒能考上武舉人,輸就輸在,他不會排兵布陣!

看到于良吉連武舉人的教材都會編寫,他立刻就心了!

一個一米八多的壯漢,在你前面扭扭,你是什麼覺?

反正于良吉有點反胃!

他躲在石宏大后,出半個頭看著眼前的洪澤濤:“洪先生,你這是怎麼了?”

石宏大抱著胳膊,也是疑的看著洪澤濤,據所知,這位跟妻子特別恩,并且沒有啥不良嗜好,對小于舉人這麼虎視眈眈,沒問題吧?

“我,我想請小于舉人,教我排兵布陣!”洪澤濤終于鼓起勇氣,說了出來。

“那個,在以后的教材里,就有,你可以隨便看!”于良吉出頭說完又了回去,典型的膽小怕事狀。

實在是洪澤濤個頭高,一激說話就直噴口水!

石宏大不介意,于良吉可不了,還是讓石宏大頂在前頭吧!

“哎!”一聽還有后續,教材可以隨便看,洪澤濤高興了:“我這就回去了!”

他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舅哥!

有文就有武,大舅哥不就是想繼續考舉人嗎?有了教材他們倆可以一起研究研究啊!

Advertisement

“他走了!”石宏大手把小于舉人從后拎出來:“我去洗把臉,你趕回去看看寶寶,第一天上學呢。”

135 鏟完一遍

十八里鋪的學堂招生授課,并沒有讓張家村知道,不過十八里鋪有了學堂的事,他們還是聽說了的,但是張家村沒重視。

哪個村子沒個私立的學堂之類的?

但是哪個學堂都沒有張家村的有名!

不過十八里鋪的學堂開始授課之后,十八里鋪的孩子,再也沒去過張家村,更沒去上學。

學堂開學之后,兩位先生教了幾天,也發現了,十八里鋪的孩子,素質都很好,對學武比學文興趣,所以只能上午學文,下午練武,然后放學回家。

學文的服兩天一洗,學武的服,就得一天一洗。

不洗本穿不了,因為一臭汗,偶爾還有泥······。

于寶寶上學上的也很來勁,因為是于家開的學堂,倒是不用擔心寶寶欺負,而且也不用忌諱,畢竟是屬于“自家范圍”的地盤。

哪怕于寶寶有重孝在,也可以去。

除了吃葷腥,他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學習,一起練武。

跟家里甲不同,他跟劉文喜家的大兒子都比較喜歡讀書,而甲更喜歡練武。

鏟頭遍地四天才完全結束,其實三天就差不多了,不過第四天去了一上午,中午回來吃飯。

因為是最后一天了,于良吉干脆讓人做了四菜一湯。

黃大廚開火做了兩葷兩素,一個紅燒,一個燉大鵝,一個溜豆腐泡兒,一個油炸花生米。

打了一個青菜蛋花湯。

然后蒸了兩大鍋燉白面饅頭。

還在雜貨鋪打了兩壇子高粱酒。

劉文喜已經算好了工錢,本來今天是半天,但是于良吉也給當了一天來算計,讓給結一天的工錢,多出來的就當給大家的辛苦費了。

地鏟的很干凈,連雜草都給帶了出來,別看這麼一個小作,重復起來可不容易,要多彎一次腰。

不過自從雜草被撿了回來,基本上都被家里人給挑選了出來,豬草當然是喂給小豬了,苣荬菜和婆婆丁,也都切碎了拌上米糠,喂小小鴨小鵝子,吃剩下的湯湯水水,拌點苞米面兒,喂給小狗狗。

剩下的青草都給馬匹和牛還有驢子打牙祭了,平時就喂一點棒子面,有的時候還買一些豆腐渣給它們。

偶爾喂兩頓黑豆子。

大牲口養活的不錯。

話說回來,也多虧了人家給撿回來的一筐一筐的雜草,不管是人吃還是馬嚼,反正沒給留在田里一點。

劉宋氏做了二十個荷包,用的是家里給于良吉做服的時候,留下來的邊角料,都是好料子的,拼拼湊湊做了二十個荷包,每個荷包里都裝了他們的工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