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藏玉納珠 第33章

《藏玉納珠》 第33章

第33章

此時,尋常人家才剛剛開門灑水,吃過早飯,京中大殿之上的群臣卻已經下朝了。

新帝登機時,大魏改革了古制,提前了一個時辰早朝,所以是卯時上朝,文武百不比皇帝近水樓臺,住在皇宮之中,往往要在繁星未散,晨未鳴時便早早出門上轎,在大殿集合等候上朝。

當今聖上即位已有十年,仔細算來先皇時候文武百還不用如此早便來上朝,不過當今聖上心思高遠,效仿先賢,勵圖治,登基後就將上朝時間提前了一個時辰,改了卯時。

當初令行之時,眾位慵懶慣了的大臣實在是苦不迭。若是晚了,朝中的懲治極為嚴苛,不但奪一月俸,甚至笞十小板。諸位大臣的屁坐慣了墊高椅,更是傷不起尊貴的面,是以個個兢兢業業,誰也不敢遲到。但是起得太早,堪比酷刑,一大清早,轎們落到了宮門前,轎子裡的呼嚕此起彼伏,一時引為盛況。

接著,在這令行之初,鬧出了一場甚大的風波。

原來一次早朝適逢下雨濃霧,一位距皇宮甚遠的員,雨天一時瞌睡起得略晚,怕上朝去得遲了,嫌轎子太慢,竟然自出了轎子,一路提著袍,泥水四濺,飛奔向前。結果雨天霧大,轉錯了方向,加上泥路,那員慌不擇路竟是一失足,掉了宮外的河裡,加上年歲老邁,氣力不足,不通水,而趕來的小廝們營救又不及時,便活活淹死了。

這淹死的乃是一位德高重的老臣,登時惹起一場軒然大波。

一批朝中棟樑以新帝不遵祖制為由,上諫皇上收回命。新帝龍椅尚未坐熱,威嚴未立,驟遇宮,一時也是進退兩難。

Advertisement

就在龍掃地之際,堯家二郎諫書聖上,直言聖上語出為制,不可朝令夕改,若恤年老衰之臣,可令其等還家酣睡,免了晨起之苦,簡拔一批青年才俊充斥朝野。

新帝見之大喜,借著這由頭厚賜了一批老臣,讓其榮歸故里,又提拔了一批年輕員,才慢慢坐穩了帝位。

人都道二郎狂妄自大,卻不知這二郎雖然平日裡有些驕狂任,但是真正涉及江山關隘,卻是立場分明地站在聖上一邊,真真是讓聖上念於心,堪稱忠臣賢士的典範,就算載史冊,也無須太多潤筆修飾。

可是今日不知怎的了,一向維護聖諭的大魏棟樑,卻是姍姍來遲。待得堯太尉殿時,文武百已經站滿了四大趟,齊刷刷地與聖上一起看著堯家二郎玉冠長衫,長袖飄搖,襟帶飛揚款款而來。

聖上遲疑半天才張,不知該如何開口訓誡堯家二郎,於是又慢慢閉上,瞟了站在一側的臣太監一眼,示意他盡了監督百的本職,替聖上分憂開口。

被聖上瞟了這一眼,那監督百出勤的太監心中就是一苦:聖上您這萬乘之軀不開口,卻讓我這沒把的來得罪這一向冷傲的堯太尉?

這頓時心中如油鍋,煎炸得很,暗想是否現在中拉泡新鮮的,只說吃壞了肚子,來個屎遁才好?

不過太尉今日心甚好,待站立在大殿群臣前側,不待臣開口,便主領罰,自免去一個月的俸祿,再笞十小板。

此話一出,龍椅上的聖上長出了一口龍氣,那快要嚇拉了的臣太監也可以後門,一時君臣和樂,大殿裡如沐春

大臣們皆心知肚明笞板不過是走個形式,哪個行刑的臣敢如此不開眼,真的下力敲打太尉大人的尊。不過從來都是第一個上朝的太尉,今兒個居然遲到了,實在是讓眾位大臣驚訝。

Advertisement

下朝後按規矩,著肚子爬起來上朝的群臣們來到殿側去食早飯,吃完後,便各自回衙門關口公幹。

白水流走在堯暮野的旁,與他一同坐在殿側單獨擺放的一張檀木桌旁,不由調侃起太尉大人:「昨日休沐,我曾派人去你府上送信箋,邀你一同宴飲,可你卻不在府中。今日又是上朝晚至,不知兄臺昨夜與哪位佳人邀約,以至於高睡不起?」

白水流這話乃是調侃,自己都沒有當真之意。堯暮野若是能被人牽絆之人,早就兒繞膝,何至於到現在還撥得京城一眾貴恨嫁?

可是沒想到堯暮野聽了他這番戲言,卻角微微掛笑,也沒有反駁之意,只端起了太監們剛剛端送上來的香米粥淺飲了一口。

沒想到自己一語言中,一時間拿著灌漿饅頭竟忘了咬下去,只是微微瞪著眼道:「還真是如此?這是哪位府裡的貴,竟有這等本事絆住了兄臺,不知我可曾見過?」

可是堯太尉卻不多言,淡淡道:「生來靦腆,不人知,想來白兄也未曾見……今日的饅頭甚是味,倒是不像宮中庖廚的調味啊!」

見堯家二郎轉了話題,白水流一時也問不下去了。就在這時,守在一旁伺候的小太監機靈低答道:「回稟太尉大人,這饅頭乃是宮中的蕭妃得了西北家鄉的臘味,稟明皇上,得了聖上恩準後,親手調水和麵,制出來上屜蒸煮,替聖上犒勞百們早朝的辛勞。為了這頓早餐,蕭妃娘娘可是午夜便起了,生生忙碌了後半夜呢……」

白水流一邊咬著饅頭,一邊笑著言道:「哦?那可真是要謝謝蕭妃娘娘的這一番苦心了。」

堯暮野卻沒有接話,只是將那吃了一半的饅頭放在了桌上,喝了一碗米粥後,便向白水流告辭,起準備回軍營了。

Advertisement

見他起,那小太監忙不迭地也跟了出來,在太尉大人的後彎著腰道:「請太尉且留一步,小的蕭妃娘娘所托,想跟大人打聽些事。」

堯太尉卻並沒有停下腳步,一邊走一邊整理著發冠的扣帶,繼續疾步前行。

那小太監不及太尉的長步闊,追攆得上氣不接下氣,便只能抓了時機道:「蕭妃娘娘的家兄因為酒醉闖他人府宅,輕薄了一個小丫鬟,被京中的天巡府抓了去,按理說只要賠了銀子,這也不算是什麼大罪,可是蕭妃家兄卻遲……遲遲不被放人,據說還淪落了發配的罪責,蕭妃便命小的來跟太尉大人打聽一二,不知太尉大人……可……可知裡詳?」

原來蕭山犯事,第二日蕭家便得了消息。王夫人聽聞自己一向穩重的大兒子竟然酒後私闖了寡婦的宅院,又被扭送了天巡府,簡直是如五雷轟頂,連那勒額都不管用了。幸而那日進宮時,收買了宮太監和侍衛的門路,便尋了由頭,有王夫人出面,再次求見蕭妃。當初第一次進宮,蕭妃問及六姑娘為何沒來時,王夫人只含糊到那丫頭生病了,是以此時便去了蕭山玉珠之事,一味說蕭山醉酒而已。哭求著二兒從中斡旋,領了聖旨救下的大哥。

蕭妃聽了大哥醉酒的荒唐,也聽得瞠目,只低聲讓母親趕閉了——在宮中,哪個字都不得說錯,這等無德家醜怎麼好張揚?

至於領聖旨去救大哥,更是西北民婦的異想天開了。可是那蕭山又不能不管,於是蕭妃只能自掏了腰包,拜託宮裡有門路的太監,代為疏通斡旋。

本是芝麻綠豆大的事,跑的太監樂得賺上一筆油水,可是府衙跑了一遭後,那封銀便原封不地退回到了消費娘娘那。

Advertisement

再細細追問,太監只含糊地說,此事干係甚深,只怕娘娘兄長的罪名還要加重,而這也不是天巡府自己的意思,實在是上方授意,約那邪風是從太尉大人刮來的。

蕭妃這一聽可是大吃一驚。前思後想,怎麼也不能把為商賈的大哥,與那權傾朝野的堯家二聯繫到一

於是今日便借著犒賞百的由頭,派了自己的小太監前來親自問一問太尉。

可惜太尉今日心雖好,卻並沒有遠至後的小太監,被那太監問得太,便冷著臉回說道:「你是蕭妃宮裡的?想那蕭妃宮甚久,怎麼還沒有學全規矩,教導好下人?這麼一路尾隨,可是對本無禮?來人,送他去學規矩!」

此話一出,隨侍的侍衛走上前去,就將那小太監按倒在了地上,只堵了,捆綁著便送去了罰去了。

再說蕭妃,一夜勞未睡,只等著小太監回信。

誰知卻等來了那小太監被打得半死,一路用擔架送回了宮中。

原本蕭妃心好不大確定,可是現在卻是有了些底了——大哥的確是得罪了那位一向冷淡不多言的堯太尉!而且,得罪得還不輕呢!若是太尉大人不肯鬆口,只怕蕭家便要大禍臨頭。

可是這裡的冤孽是從何生出,一時又理不順,蕭妃深吸了口氣,決定再召母親宮,倒是要好好問問,那一夜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大哥輕薄的又是何人的丫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