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1083章 密約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1083章 密約

“陛下。”

葛爾丹笑了笑。

“我準噶爾汗國,對朱明恭順有加,可以是俯首稱臣,聽任其號令,這天底下,再沒有比我們準噶爾汗國,對朱明更恭順有加的藩屬了。”

“可是,我準噶爾汗國,對朱明如此的恭順服眾,卻換來了什麼?”

“換來了朱明,對我等視之不理,換來了朱明,吝嗇施舍的那幾枝火銃……”

“還有朱明的提防有加。”

說到這,葛爾丹話鋒一轉。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件事,我才特意的從西伯利亞遠道而來,覲見天子……”

“你是想代你哥哥僧格,與我大唐說和的?”

李來福問。

葛爾丹點了點頭。

“不錯。”

“你這麼篤定,朕會同意?”

李來福樂了,他年齡雖小,但在李巖的培養下,心智卻遠超尋常年,此刻,是冷哼一聲。

“朕與你們準噶爾汗國,是海深仇也,朕豈會與你們休兵止戰?”

“陛下倘若不愿意與我朝休兵止戰,今日就不會召見我了。”

“更不會,在眾臣面前,召見我。”

葛爾丹笑著回答,明顯,是早有心理準備,李來福猛的站起來,有些怒不可遏,明顯,是年家家的心思,被看穿之后的惱怒。

“你真當朕可欺乎?”

“來人,將他拿下……”

“唯。”

宮殿外的衛兵,當即闖進來,就要將葛爾丹扭送下去。

但這時,殿卻響起了李巖的聲音。

“且慢。”

李巖說話,明顯是比李來福要好使的多。

這不是,李巖一張口,奉李來福旨意,要將葛爾丹拿下的衛士,趕止下了手中的作,而原本幾乎被按倒在地的葛爾丹,也得以重新站起來,他看向了丞相李巖,拱了拱手道。

Advertisement

“多謝丞相。”

李巖卻沒搭理葛爾丹,而是向李來福拱手。

“陛下,這個葛爾丹雖然出言不遜,但還不能夠輕易將他擒下誅殺了。”

說到這,李巖一擺手,示意衛兵將葛爾丹領下去。

當葛爾丹被帶出克里姆林宮,好生招待后,李巖這才朝李來福拱手道。

“陛下,這是一個機會。”

“何解?”

李來福詫異問。

“皇上,如今我大唐之重點,在西而不在東,在歐而不在神。”

李巖回答道。

大唐現在的是一個橫了歐亞大陸的大帝國。

但這個國家,卻也是有自己的重點的。

由于大唐的東方,離大明太近,離天堂太遠。

因此,這里雖然是大唐曾經的家園,但卻已經是大唐高層決定放棄的一方地盤了。

這一點,大唐上下,都是心知而肚明的。

倘若不是要放棄在東方的地盤,他們又豈將,將中樞朝廷,搬到歐洲,搬到莫斯科,還將先帝的陵寢,給搬到這里來?

但是,大唐的國力并沒有雄厚到,像大明朝那樣,可以在多線,應付多個敵人的地步。

如果東西兩線同時兵的話,無疑吸引大唐很多的力量,使得大唐不能夠專心致志的向西開拓,瓜分歐洲。

相比于爭奪歐洲的富庶之地而言,西伯利亞,還有中亞,西亞當地的地盤,大唐上下,是不太在意的。

呃,這些地盤本就沒多大的油水,他們當然不太在意了。

相比于歐洲的油水而言,這里簡直就是爛到不能夠行的爛地。

雖然這些地方的地底下,可能夠埋藏著對于后世工業文明時代的國家而言,非常重要的油氣資源,還有礦產。

但在當下的時代,除了大明朝外,依然停留在手工業時代的大唐,還有歐陸諸國,實際上是都沒有意識到,這些礦藏的重要

Advertisement

在他們眼里,真正值得去爭取的資源,是富庶的城鎮,繁榮的商貿中心,還有那些個適宜農耕的沃土地。

在這樣的況下,大唐是不太在意,東邊那些個爛地的,之所以還占著這些地盤,無非就是要慢慢的把當地的人口,給移到歐洲,把當地的資源,財富,給轉移走罷了。

既然打算拋棄這片土地了,大唐也就不想,在當地,維持太多的駐軍了。

畢竟,在專心開拓歐洲的況下,在東方繼續的維持太多的軍事實力,可不是一個好的決定。

此刻,只聽見李巖,朝李來福說道。

“陛下,我朝為了防準噶爾汗國,可是常年有三萬余士兵,駐守邊疆。”

“我朝總共才多兵馬了?”

“三萬兵馬,倘若能夠勻到別去……”

“這個……”

李來福挑了挑眉。

這倒是。

大唐的軍事實力,在這擱著呢。

大唐總共才二十萬府兵,在征服東歐后,又有了幾萬蒙古偽軍。

但也就是二十來萬的軍事力量。

但這架不住大唐的疆域廣大啊。

大唐可是一個,在疆域上不遜于大明朝的龐然大

在世界領土上,排名第二,領土面積,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呢。

這麼廣袤的領土,哪怕是爛地,需要的駐軍也不

而且大唐的特殊軍制,也就是府兵制度,使得大唐并不能夠將二十多萬軍隊給員起來。

除非是關系到國運的生死一戰。

否則,大唐最多也就是員起來十萬的常備軍。

再多,就有點不太現實了。

這也是為什麼,在主西域后,大唐屢次征戰,軍隊規模都局限在數萬人的原因。

因為再多的兵力。

就不是以大唐的國力,府兵,能夠調遣起來了。

Advertisement

也就是,一路向西之時,大唐遇到的敵人,都是菜

譬如說,準噶爾汗國,布哈拉汗國,還有不怎麼強的莫臥兒帝國,以及面那個羅剎國,土爾扈特部之類的。

這些國家實際上都不是太強,最強的莫臥兒帝國,也因為大明朝的對大唐的支持,而被羅虎一戰擊敗。

在這樣的況下。

大唐靠著數萬人的軍隊,組的野戰軍團,就能夠在戰場上,任意的縱橫馳騁。

征戰四方了。

不過,大唐的高層也都能夠看出來。

這樣的菜仗,很快就會結束了。

接下來,大唐要面對的敵人,可不是區區的幾萬人,能夠料理的。

為什麼當下大唐,要在東歐保持守勢,與三國同盟商量,在幾年不發起進攻?

就是因為,大唐上下都清楚,兵力不夠。

二十萬府兵,分布在廣袤的領土上,還有要幾年,將家搬遷到東歐,然后安下來。

靠著上番的十萬府兵。

在東歐撐死也就是集中五萬人馬。

五萬人馬,即便是能夠打下地盤,也守不住啊。

何況,他們連羅剎國當地,也沒徹底的消化掉呢。

在這樣的況下。

如今,與準噶爾汗國,緩和關系,一下子就能夠為大唐,解放出來三萬人的兵悍卒。

這如何不讓,李巖重視?

這也是為何,葛爾丹能夠輕松的覲見天子,出現在朝堂上的原因。

此刻,只聽李巖道。

“與準噶爾汗國,和約,我們便可以,省出數萬的兵力了。”

“這幾萬人的兵力,用在他,豈不哉?”

“這……”

李來福猶豫了下,誠然,李巖所說,是頗有道理的。

他思考了一下后道。

“丞相,可萬一準噶爾汗國,在和約締結后,襲我國呢?”

Advertisement

“哼哼。”

李來福的問題問罷,李巖頓時冷笑一聲。

“這也得看看,準噶爾汗國,有沒有這個實力,就憑他們那點兵馬,咱們不去找他們的麻煩就行了,他們豈敢,找咱們的麻煩?”

“若非他們占據的地盤,實在無甚油水,出兵花銷又大,而且其主力難以尋覓,我大唐早就將他們擊破了,豈會留他們,繼續茍活到今日?”

“況且,歷來貌似,也并非是準噶爾汗國,襲我國,而是我國襲準噶爾汗國……”

呃,貌似還真是這樣。

準噶爾汗國是一直老實的,他們先是被大唐帝國一個突襲,丟到了西域天山以北的祖宗之地,被趕到了楚河流域。

最后,在圖爾琿臺吉的努力下,靠著暴打哈薩克,獲得了一片容,然后,以圖爾琿臺吉的努力下,大唐帝國跟準噶爾汗國締結了合約,雙方還換了一部分的領土。

在這樣的況下。

雙方開始了幾年的和平。

結果,這和平沒持續幾年,大唐卻又對準噶爾汗國發起了特別軍事行

突襲了準噶爾汗國,一下子,把哈薩克給奪走了。

無奈之下,僧格也就只得,帶著部眾倉皇北逃到了西伯利亞,直到當下……

從這些過往的例子來看,貌似在與準噶爾汗國的往中,大唐一直都是蠻橫不講理的那一個啊……

這倒也正常。

準噶爾汗國一直是于弱勢的一方。

弱勢的怎麼可能會主的找強勢一方的麻煩?

除非,這個強勢的一方,遭到了某種危機,不再強勢了一樣。

要說準噶爾汗國主挑起戰爭,那不用說,就是赤的污蔑。

大概就跟日本鬼子說常凱申挑起中日戰爭一樣荒唐可笑。

屬于強國對弱國的污蔑。

李來福緩了一陣,消化了這個道理,他點了點頭。

“那就依丞相之言,跟準噶爾汗國,再議和約。”

“皇爺,不能夠是和約,是約。”

劉芳亮提醒道。

“對對對,一定得是約。”

李巖重重的頷首,然后解釋道。

“這個和約必須得在私底下議,表面上,我們兩國還是老死不相往來的,要不然,朱明那邊,知道我們跟準噶爾汗國議和了,不得要挑撥離間。”

大明朝可是個攪屎,大唐對其,可是不得不防。

……

葛爾丹的大唐之行,就這麼的輕松順利的完了自己此行的目標。

功的,獲得了一份唐準互不侵犯條約。

這份條約的約束力實際上并不強,但是,在大唐并力西進的這個關鍵節骨眼上。

只要準噶爾汗國,不主的挑起事端來。

那麼,兩國綿長的邊境上,戰爭卻可以停止下來了。

準噶爾汗國可以獲得,夢寐以求的,在西伯利亞休養生息,坐觀時變的大好機會。

而大唐帝國,也可以省出來數萬大軍,用以更重要的歐洲。

去歐洲征戰沙場。

這是一份雙贏的條約啊。

不過,李巖并不知道,這個葛爾丹是包藏禍心的。

他雖然與大唐簽訂了約,但他并沒有,放棄其他的外

在跟大唐簽訂了約后,葛爾丹這個活佛,就像是后世,喜歡滿世界溜達,搞事的禿驢們一樣,又開始了新的行程,這一次,他的目標是華沙……

準噶爾汗國,要在三國同盟,還有自衛同盟之間,兩邊站隊。

不只是兩邊站邊。

他還要跟兩邊的各個勢力,都建立起來聯絡。

葛爾丹十分清楚,這場在數年,會打響的大戰,將是蒙古帝國,最后的復興機會。

一旦錯過的話。

那麼,蒙古人將再無興盛的可能了。

當葛爾丹正致力于復興蒙古帝國,而奔走于歐洲,借道大唐,向華沙去時。

華沙。

卡齊米日國王,正在的檢閱著軍隊。

這支軍隊規模并不大,只有五百人而已。

三百士兵,兩百衛。

眼下,悉數穿著嶄新的黑軍服,肅立在黑夜里面的場上,空氣里,都凝固著一肅殺的氣息。

在這天的凌晨,華沙略顯寒冷的風兒吹拂。

卡齊米日國王,戎裝在,腰挎著利劍,騎著一匹白小母馬,一臉威儀的,檢閱著面前的五百人。

這五百人,都是卡齊米日,挑細選出來的士兵。

他們事先都進行了嚴格的甄別,絕對可靠,絕對放心。

如今,這五百士兵,就是將下來,發對貴族們的奪權政變的主力。

古往今來,政變這種事,實際上大多數況下,并不會用太多的武裝力量。

相反,只需要極數的武裝力量,在關鍵時刻,發揮得當,就能夠取得功,反之,倘若用的人手太多,那反倒容易失敗,因為人多雜,指揮鏈條又太長,出現意外的可能太高。

反倒是心謀劃,只要數人參加,甚至只有幾個,十幾個人參加的政變,其功的概率,要顯得稍高那麼一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