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云上青梅 第207頁

《云上青梅》 第207頁

巡按史既已掌握了“提線香”,他就算是被住了命門。

這些年,田嶺在原州的許多作,京中不是不知道。

但田嶺頗得民心,田氏的脈淵源又略敏,而原州百姓在多年的刻意引導,“家國觀念”又弱了許多。

所以,在沒有如山鐵證之前,承嘉帝只能強忍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原州人與吐谷契這個惡鄰的生死恩怨已累積了幾百年,這里大多數人家的族譜上,都能找出至幾十個死在吐谷契人刀下的先祖姓名。

“提線香”是吐谷契人的東西。

只要將“田家藏有大量吐谷契人的詭藥,顯然有所勾結”這樣的消息放出去,原州人就算半信半疑,也絕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堅定地站在田嶺這一邊。

“上午在公審臺上,你想通這層后,就放棄了自辯。那時你已經很清楚,沒了民心擁戴,你面對京中就沒了保命符。所以,在素合這個案子上做任何掙扎都是徒勞。不如豁出去,趕在朝廷放出你與吐谷契勾結的消息之前,一不做二不休,引外敵來將原州殺個天翻地覆。”

昏暗的審訊室,田嶺漸漸轉白的臉格外顯眼。看他這般反應,霍奉卿就知自己對他的判斷正中紅心。

Advertisement

于是補充道:“從五日前在道上被捕,到今日被送上公審臺,這期間負責看押你的,都是我挑細選的可靠人選。你沒機會向外傳遞消息,也就無法確定,雍丘的田氏族人和你在槐陵的心腹爪牙們有沒有收到風聲。所以,你不自辯,也是為了借此機會,漫天過海地傳遞這消息。”

田嶺故意在素合這案子不認罪卻也不自辯,如此就能引發爭議,拖著巡按史多審幾場。

只有這樣,他就能借百姓之口,將他已被捕、京中來了巡按史的消息迅速擴散到雍丘和槐陵。

田氏族人聚集在雍丘,而槐陵是田家幾代人苦心經營的謀反老巢。

霍奉卿推斷,這兩地里必定有深度參與田嶺謀逆圖謀、并被賦予權力可與吐谷契聯絡的人。

“只要這兩個地方里,有一個聰明人領悟了你的意圖,功潛出國境向吐谷契人通風報信,你的救兵就來了。你是這麼想的吧?”

霍奉卿嗤笑一聲。

田嶺,死死盯著他,一瞬不瞬。

霍奉卿再度回來到桌案前,重新取來一冊卷宗,翻開某頁,攤在巡按史眼前,修長的食指點著其中幾行字。

Advertisement

在巡按史低頭閱覽時,他回頭對田嶺道:“可惜,從昨日起,雍丘、槐陵兩縣就已被軍管,不許進也不許出。”

田嶺驚聞此言,稍稍愣怔后,一直強撐的鎮定終于出現裂痕:“你哪來的人同時對槐陵、雍丘實施軍管?”

他對原州的兵力門兒清。

原州軍尉府總兵力不過才二十余萬,本就有一半在邊境戍防。

秋后,顧子璇的大哥顧子帶了剩下的一半去松原希夷山練兵,鄴城這頭就剩顧子璇的二姐顧子瑗手里那兩萬人馬。

霍奉卿沒有立刻答話,又從卷宗里翻出兩張手繪的糙地圖,拍在桌面,往巡按史眼前推了推。

忙完這通,他才雙手反撐著桌沿,面向田嶺,站姿是見的閑散松弛。

“就在你被抓的那天下午,顧子已帶人從希夷山繞抵達槐陵北山。他先在北山摧毀了你那提線香煉制地點,跟著就進城軍管了槐陵。這幾天也沒閑著,親自帶人在打娘娘廟忙里忙外,查抄清點你藏在那里的庫存提線香,以及那堆神兵利。”

這些年,素合在沅城用隕星礦鍛造的兵,被夾在田家的運鹽船上運回后,田嶺再安排人將它們送到槐陵,藏在打娘娘廟的室中。

Advertisement

霍奉卿姿態越從容,田嶺就越心慌。

他驚疑不定,卻還是心存一僥幸:“就算顧子出手,那也只夠軍管槐陵一地,你不可能有人手再同時軍管雍丘縣。”

“我是沒人,”霍奉卿無辜地指了指一旁抱著劍看熱鬧的盛敬侑,“他有。”

田嶺眉頭皺得死,瞥向盛敬侑的眼神狐疑中帶著蔑視。

這個瞬間,盛敬侑的自尊到了傷害,嗓音都比平時高了一個調:“田嶺,你那什麼眼神?!你是不是忘了,原州牧只是我的職,我十年前就襲了我母親‘陶丘縣主’的封爵。”

其實也不能怪田嶺輕視了他。

他就任原州牧近三年,事事都將霍奉卿推在前,自己宛如一個形的甩手掌柜。

大概除了對他算是知知底的云知意,以及他的左膀右臂霍奉卿之外,原州許多人都不太清楚,盛敬侑這人雖在京城長大,祖籍卻也在原州。

就更不記得他是個按律允蓄府兵八千的縣主,封地陶丘還就在鄴城和田氏所在的雍丘縣之間。

“雍丘又不是槐陵那樣的十萬戶大縣,民風又溫厚講理,只要制住你田氏的人不就萬事大吉?”

被蔑視輕忽的盛敬侑越想越氣,對著田嶺兩眼噴火:“你田氏府兵加上家丁,能打的就三千多。我找顧子瑗借了兩千湊整,一萬人,兩個打你家一個都有得剩,還軍管不住區區雍丘縣了?!”

Advertisement

田嶺瀕臨崩潰,眼神漸漸狂

霍奉卿悶聲低笑,再補一刀:“而且,就算你手底下有那麼一兩個厲害人,在這樣重重封鎖下也能功潛出國境,那也不可能幫你搬來吐谷契的天降神兵。因為,從前天起,北境原州防區新增了三十萬援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