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上靜學規矩十分認真努力。當然了,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腦補了太多關於皇后和淮王的小劇場,越腦補越覺得皇宮像個龍潭虎,應該加倍小心應對。
本著不被皇后抓小辮子的原則,上靜一點都不怕辛苦,連嚴厲的教習嬤嬤都誇獎能吃苦,規矩學得快。
小年這一日,蕭景珩照例吃完早飯準備出門上學,上靜送他到門口,兩個小孩一邊往外走,一邊正商量幾日後進宮的事。
眼下這院子裏可沒之前那樣清凈了,蕓姑姑送了不丫鬟僕婦過來。不過上靜和蕭景珩警惕比較高,並不敢隨隨便便信任這些丫鬟,因此上靜只留下了幾個干雜活的丫鬟僕婦,二等以上的丫鬟一個都沒留。
嫁進來的媳婦,喜歡用自家帶來的陪房,這是慣例,上靜家裏沒陪送家人,已經託了蕓姑姑回家去討要了,因此將人退回來,蕓姑姑也沒多說什麼。只是越發覺得上靜仔細。
新來的丫鬟比之前的小紅們可勤謹規矩多了,只要上靜有吩咐,不管是哪裏的活,們都搶著干。
但這不僅沒讓上靜覺得輕鬆開心,反倒更讓警惕不已。
在淮王府生活幾個月了,無依無靠的小孩子早就驗遍了人冷暖,很清楚自己在僕役眼中的分量。
因此就算新來的丫鬟規矩又勤快,上靜還是傾向於繼續從小紅那裏花錢買服務。
另一件讓上靜十分不放心的事是,前些日子一直避著的張嬤嬤,突然又開始勤快的來當差了。
這讓上靜和蕭景珩懷疑,是不是張嬤嬤背後的主子對有了新的指示。
「覺四都是監視我們的人,還能放心吃飯睡覺嘛!」上靜心塞的直嘆氣。
蕭景珩以前就見識過這樣的陣仗,見慣不怪地答道:「以前也是這樣,自打我中毒變了『獃子』之後,才消停下來。」
「等等!」上靜一把扯住了蕭景珩:「你提醒我了!他們不會再下毒吧?」
「靜姐姐覺得呢?」蕭景珩認真想了想之後才答道:「如果依著我來說,至目前不會。」
「也是。」上靜微微點頭:「好不容易整出這麼一樁婚事,結果你死了,或者我死了,算怎麼回事啊!若是我們在這個時候出事,你父王一定氣死了。」
「是的。」蕭景珩點點頭說道:「而且若是我們出事,靜姐姐家裏也一定不會不聞不問。所以大廚房送來的飯還是能安心吃的。徐側妃沒那麼傻。」
「若我們被下毒了,這個管家主母至不了理家不善的責任,被其他幾位側妃咬住不放,丟了管家權利可就糟了。」
「那就好。」上靜微微鬆了口氣。
「但是,」蕭景珩轉過著上靜,又多補充了一句:「我也僅僅是指若有人買通了大廚房的人下毒,徐側妃有責任。」
「明白。」上靜心領神會:「如果我們瞎吃了什麼來歷不明的東西,那就是我們自己作死。還有小孩子如果出去跑遇到意外,那也是很難防範的。」
「嗯。」蕭景珩點點頭:「所以靜姐姐,最近別小紅幫忙辦年貨了。」
「唉!好吧!」上靜有些失地嘆了口氣:「原本想讓你過個好年的。」
「我已經能過個好年了。」蕭景珩笑了:「靜姐姐已經給我買了整整一攢盒的零食點心,今年還有靜姐姐陪著我一起守歲,這會是我有生以來過得最好的年。」
「你呀!」上靜也笑了,踮起腳了蕭景珩的腦瓜頂,嘆道:「可真是個容易滿足的孩子。一個零食攢盒就能讓你樂這麼久。」
湊巧此時蕓姑姑過來,恰好看到這一幕,因此微笑著嘆道:「九爺和九夫人的可真好。」
呵呵……戲!上靜在心裏默默吐槽,嘆得真麼真誠,連都快信了。
誇獎八九歲的婚夫妻好,這啥心態啊!簡直侮辱和蕭景珩之間珍貴的革命友誼。
「姑姑怎麼得空過來了?」上靜心裏mmp,臉上笑嘻嘻,表控制還是到位的。
「還好趕上了。」蕓姑姑笑著答道:「今兒王爺得空,請九爺和九夫人一起去前廳。」
「現在嗎?」上靜一愣。
「是!」蕓姑姑點點頭:「王爺和王妃已經在前廳等著了。」
哦吼,連王妃都冒出來了,看來這是要走個過場讓敬茶改口??上靜瞭然地點點頭。
「姑姑稍待片刻,容我去換裳。」上靜朝蕓姑姑一笑,接著毫不客氣地扯著蕭景珩就往回走。
而蕭景珩呢,別看年紀不大,演技倒是不錯,被上靜扯得踉踉蹌蹌,但卻一聲不吭,看起來就是十足呆樣。
上靜沒去準備進宮穿的那禮服,而是自己翻箱子找了一在家裏穿過的華麗子。
去年祖母生日時穿的,時隔將近一年,子已經短了一截,甚至遮不住繡鞋。
的鞋其實也有些小了,看起來,緞鞋面被撐得十分不平整,走起路來夾腳。
出來的時候,蕓姑姑果然第一時間注意到了的子和鞋,卻並未說什麼,而是笑著指了指上靜樸素的雙丫髻:「奴婢幫九夫人重新髮髻吧。」
「那就有勞姑姑了。」上靜立刻點了點頭:「我這髮髻是使丫鬟幫忙梳的,去見父王和母妃,的確有些太失禮。」
「這是奴婢應該做的。」蕓姑姑笑笑,陪著上靜重新回到屋裏,給梳頭:「九夫人的首飾收在哪裏。」
「姑姑見笑了,」上靜笑著答道:「首飾也不知塞在哪個嫁妝箱子裏,都堆在西耳房,從地板一直摞到天花板,也沒辦法翻檢,我手頭能用的首飾就這幾樣,見長輩著實太簡素了些,也不知父王和母妃會不會計較。」
說著上靜將出嫁那日,上鴛匆匆塞給的幾樣小首飾拿了出來。
蕓姑姑垂眸看了看那幾樣細巧卻緻的首飾,不聲地答道:「不會,王爺和王妃都是極寬和的人,怎會在這樣的小事上同您計較。」
關於元配: 陳萱臨終前回憶自己的一生,她少時喪父,母親改嫁,卻也有叔叔養大成人。她十八歲嫁人,婆家不算寬厚,卻也沒有虐待她。在許多年後被無數人形容為兵荒馬亂的亂世,她過的不算好,卻也不很差。隻是,如果有機會重來,她仍是不希望再遇到魏年。是的,魏年待她不差,他隻是看不到她而已。—>
蘭山君孤兒出身,長在淮陵,吃百家飯長大,學得一手殺豬的本事,本是要開一個屠宰場的。誰知老天給她開了一個玩笑。 十六歲那年,她被接回了洛陽的鎮國公府,成了國公府第流落在外的嫡次女。 最初,她以爲這是老天看她殺豬太可憐給的恩待。後來又過了十年,她戰戰兢兢討好家人,汲汲營營嫁人,備受十年白眼,被送去暗不見天日的院子裏關着時,這才恍然發現,從鄉野來京,應當是她殺豬殺多了老天給的懲罰,而不是恩待。 此後又是一年,她被關在小院子裏看不見天日,不知日月更迭,冷菜餿飯度日,受盡苦楚,卻依舊是不甘不願,不敢死去。 唯一能聊慰苦悶的是,在黑暗之中,她摸到了一本書。 窗戶未曾封死,依舊透進了一縷春光。 她慢慢的挪到窗邊,藉着這屢光去看—— 這是一本手札。裏面記下了一個少年六歲到十六歲的感悟。有滿腔熱血,有遠大志向,他覺得自己像是一把利劍,只等着君王拔它出鞘。 她倒是認得執筆者。是她被送離洛陽那天,也同樣登上斷頭臺的鬱清梧。 所以重回十六歲,她與鬱清梧第一次相見時,便覺得他是一位可悲的紙上摯友。 等她在洛陽裏面艱難的重掌命運,偶然忽視一個個聲音,從春日裏的光曦窺見了他內心的躊躇不前,糾結痛苦卻又無愧於心的大志,毅然決然要走向一條死路時,她心裏突然生出些鬱怒來。 他們的命運何其相似,都不應死在權貴的愚弄之下。 她和他,都該活下來。 —— 遇見蘭山君前,鬱清梧寫札記:先生,天下,百姓。 遇見蘭山君後,鬱清梧寫札記:山君,山君,山君。 #山君倔得很,但沒關係,我會低頭# 他心隨她動,低頭哀求,“山君,我試着剋制過了。”